我最近又把沉默的真相看了一遍,这剧是这几年我觉得现实主义题材中塑造正派人物最成功的电视剧之一(长文慎入)
来自:Whjalndksljdj
侯贵平,李静,江阳,陈明章,朱伟,张超,张晓倩等都让我觉得塑造的非常真实一点不单薄,这其中可能最符合“伟岸正”的人物形象的就是侯贵平,因为他的死亡定格了在他最年轻最热血沸腾的时刻。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展开他人物的立体与多面,成长与复杂。但就算如此,编剧还是给了人物最大的弧光,作为一个年轻的支教教师,温暖,爱学生,去游说成绩优异的学生复读,帮他们补课。但他同样也年轻,在学生发出的求救信号时,他可能有犹豫,但也没在意。最后学生自杀,愧疚,悔恨包裹住他,让他在女友怀里脆弱无助痛哭。本身的正义感和学生的死亡是促使他决定毅然走下去的动力,最后以一种最为屈辱的方式死亡。
李静,如果说侯贵平是这个故事的起点,那李静就是拉开江阳悲壮人生的开始。为什么用悲壮不是悲剧呢,因为我觉得江阳的结局至少某种程度达到了他期待的结果,所以我不觉得他的人生是悲剧的。说回李静,侯贵平的女友,在侯贵平死后还希望为侯贵平寻找一个真相的人,当然她觉得自己没有这能力,所以想到了大学同学江阳,亲手把江阳拉入了这个故事。她爱侯贵平,但做了自己能为他做的所有事后,嫁给了一直在她脆弱无助陪伴在她身边的老师张超,编剧没有把侯贵平和李静之间的爱情描绘的多么壮怀激烈和生死相随,其实表达的就是活着的人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你人生该走的路还是要走,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亡就停止。但心里的那块石头始终压在那,所有李静依然会选择打破自己的平静生活,成为局中一员。
陈明章,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的角色。一开场问江阳要1000,到后面把1000还给江阳,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智慧,他当然是有正义感的人,但他不愿意自己的正义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故,所以他希望能有一个坚定的人去执行这份正义感,而江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他有坚定的信念和正义感,其次他一开始通过吴爱可就知道了他还有一个检察长老丈人,他善于权衡利弊得失,所以他一直贯彻始终的就是,可以随时停下来,保全自己及时抽身最重要。但这样一个看清生活百态的人,一脸精明背后暗藏的却是一腔赤诚,是想明哲保身却无法真的置身事外,见惯了黑暗依然坚守内心那一点光,所以不论他如何分析过利害得失,最后也依然会选择义无反顾地入局。如果没有遇到江阳,他可能会一直沉默,但他不仅遇到了,还把平康白雪介绍给了江阳,所以再多的权衡到最后都会变成义无反顾了。
朱伟,一个业务能力突出,正义感十足的资深刑警。但性格冲动,过于刚直。所以在和李建国的几次交锋中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自己进去学习了三年。他是这些人中最坚定的人,和江阳差不多,如果说一开始他并没有把这个案子当成一回事,毕竟和陈明章好朋友,他肯定知道这个案子的蹊跷。那么当他接到电话,和看到江阳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后,出于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和江阳同行,俩人一拍即合的开始了他们悲壮故事的开端。他是一个不那么“规矩”的警察,爆粗口,对嫌疑人动手,甚至可以为达目的不顾一切,但他内心始终有对正义的追求,有满腔的热血,这是他的底线。他不那么聪明,但却有一种梁山好汉的气质,让人坚信如果你遇到任何不公的事情,他是可以为你拔刀相助的。如果说别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顾虑和私心,那么朱伟就是想法最少的那个,唯一一次劝江阳算了也是担心江阳的安全。所以当江阳提出自杀的时候,他表现的最激动和反对,因为他不会权衡得失,他只知道,江阳对他更重要,哪怕江阳的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他也不能理性的去面对,把江阳的死发挥到最大价值。他的感性永远>理性。
张超,侯贵平,李静,江阳的老师,一个爱上自己学生,所以最后辞职的老师。一个对于自己一开始不作为而后悔的老师,他的私心是最重的,为了心爱的李静,他希望这件事有一个结局,李静彻底放下心中的石头,他作为一个老师,在痛失自己的得意门生的情况下一定是痛苦的,但作为全剧最聪明的人(从他的履历上来看智商确实是最高)他在一开始选择的自然是自保,所以他选择了即使知道也无作为,但内心的正义一直在煎熬自己,更何况出于对李静的爱,所以最后他选择入局,且提出了方案,这方案是当时当下能选择的最佳方案,即使在这个关头,他依旧保持理性,他和陈明章的正义很像,都是保护自己的正义,保护自己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没有李静,我觉得他哪怕是煎熬折磨,也不会轻易入局,他对李静的爱情可能是他理性之外唯一的感性,这感性让他不可能独善其身。
张晓倩,原名李雪,从受害者到拯救者,有着超越年纪的镇定与沉稳,所有即使遭受巨大的伤害,最后还是没有耽误学业,改头换姓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成为江谭晚报的女记者,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自己心中的正义,卧底刘明洋的报道可以看出她的职业素养,她当然也恐惧害怕,但最后还是克服了所有的障碍,作为受害者和目击者站了出来,她站出来是要迫使自己回到过去的,没有巨大的勇气谁能在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之后还能揭露自己曾经的伤疤呢?她被江阳打动,她明白曾经的黑暗不是忘却就不存在,所以她把自己血淋淋的伤疤给暴露出来。
江阳,年轻有为的高材生,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一开始在接到李静的委托时,当然会犹豫,一方面他在司法系统里,他明白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他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人,他没有把握,但在女友的坚持下,和他自己内心的正义感的驱使下,他答应了,因为他还年轻,和侯贵平一样,有巨大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当案子开展下去,他才知道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什么,但他去了侯贵平的家,他知道侯贵平的亲人遭受的一切,他无法视若无睹,更无法不动恻隐之心,且他越接近真相就越见识到这些人的丧心病狂,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在犹豫,那么越投入其中就越坚定。这其中他失去了最多,失去了大好前程,失去了爱的女友,最后失去了生命,我在想如果重来一次江阳还会这么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他还是会这么选择。编剧在刻画江阳的伟大时并没有避讳江阳的私生活,他正常的找了一个能支持他的人结婚生子,他没有因为案子停止自己的生活,但他却因为案子耽误了自己的生活,他对得起所有人,却辜负了红霞和小树,我看着大雨瓢泼下红霞骑电动车来接儿子的情景,我在想如果江阳还在,他们是不是活的会松快一些。编剧或许想传递的是你选择大我必然会辜负小我,卧底警察刘明洋也一样,他年迈的父母得不到他的赡养还需要反过来照顾他,但他即使如同痴儿了也说不后悔当警察。一个伟大的人性的闪光必然伴随身后的一些人的牺牲。
沉默的真相的正派人物之所以不扁平是因为我们能看到他们的私心,看到他们的挣扎,他们即使理想化如侯贵平和江阳也是能让你感受到真实的人的温度的,会犹豫,会崩溃,会暴躁,会脆弱,会无助,会权衡,一点不说教,所以好人只要你深挖一定是可以写的很精彩的,好人容易扁平往往是编剧没有用心塑造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唐嫣才是纯靠自己扛剧的吧? (Mommy)
- 刘诗诗至少有颜值,为啥没人审判男的?|淮水 (风起云涌)
- 原来落花补拍还是原女主出的钱哦 (李zw)
- 落花时节又逢君真的又香又甜又带劲 (haidyn)
- 特主和特出就是二/番啊,挽尊罢了,咖位如果真的大为啥不去第... (日青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