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1 认知心理学词条
刘胜君
1、记忆的感觉贮存 Sperling(1960)对感觉贮存做过一些经典型研究,证明了人们似乎对视觉刺激 有极准确和完整记忆,虽然保持的时间很短。用速示仪让被试做实验(50毫秒呈现并记忆英文字母),发现被试提取成绩都在4个左右,而且字母的排列位置不影响感觉记忆的提取,最后把呈现时间提高到0.5秒,提取的字母数依然保持恒定。这表明,提取数目的上限不受项目观察难度的影响----半秒时间就足够了(黄希庭,2000)。我个人对感觉记忆的理解就是当个体接受适当的刺激时,首先进入的就是个体的感觉登记系统进行编码,这个记忆编码是鲜明而且准确的,但是这个记忆编码是短暂的,如果个体的记忆系统不对感觉记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则在经过短暂的时间后记忆系统将自动清除未被个体注意或加工的感觉记忆。 2、 初级记忆模型---工作记忆模型和短时贮存 作为一种“工作”记忆,初级记忆的概念表明它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将其中的材料转换成听觉或言语表象的整体的“盒子”,相反,工作记忆研究者指出,初级记忆指的是由一些对刺激进行许多独立操作的认知过程构成的集合(黄希庭,2000)。Baddeley(1982,1983,1990;Baddeley&Lewis,1981)提出的一个模型较能代表这种观点。该模型主要展示了发声回路(articulatory loop)和视空暂存器(visuospatial scratch pad)两个子系统。 发声回路是工作记忆中的一个部件,由音位输入贮存和发音复述过程两部分组成,后者可能涉及类似无声言语之类的东西。音位贮存器的操作方式类似于我们在Atkinson-Shiffrin模型中所看到的听觉-发音-语言贮存。从本质上讲,即时的语音材料是按照它的声音或发音(口语—动作)特征进行编码和贮存的(黄希庭,2000)。个人对工作记忆的理解:工作记忆有时可等同于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人脑中能保持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跟感觉记忆可能有交集,工作记忆信息也是通过个体的记忆系统进行加工编码的,工作记忆的信息经过个体进一步的加工可进入到长时记忆。 3、认知心理学相关名词解释 选择性注意:即当一个个体在做某件事或受到某种刺激的时候,他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事件或刺激中而排除了对其他事件或刺激的注意。 认知资源:即个体完成一件事所必需的心理能量,如个体的注意、思维等。 自动化:即一个个体在开始的时候需要的认知资源是A,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后,所需的认知资源为B(B<A),B逐渐减小,即出现了自动化的现象。 永久性贮存:即个体真正的学会并掌握了某一知识或技能,它就能几乎不出差错的完整的保留下来直至个体死亡为止。 记忆压抑:即有些记忆对于个体来说在意识层面是是不能处理的,这些记忆往往被压抑到意识所不能达到的层面即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或无意识。 脑的特化:即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负责某种特殊的功能。 阅读障碍:即一个个体的阅读能力与其本身具有的智力或年龄不符。 参考文献 黄希庭.2000.《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3级心本二班张琪若作业帖 (ZZZ-QIRUO)
- 23心本一班张万平作业贴 (粽子)
- 23心本二班陈爱凤作业贴 (豆友0VuuJupGtg)
- 23心本2班蔺娟的作业帖 (eux的不分彼此)
- 23级心本一班蹇小云作业贴 (豆友BssPgqnF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