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自助|对IFS internal family system的介绍

momo

momo
2022-09-04 00:26:46 已编辑 加拿大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4 02:26:01 加拿大

    我还是把引用的部分都放回复吧,感觉主楼这样很乱。。。

    " [IFS]是一个心理动力学模型,它关注一个人的内部系统的各个部分,几乎就像一个家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彼此之间的互动也不同。在IFS中,它是访问和处理自己体内的各个部分的家族。
    [IFS] is a psychodynamic model that focuses on a person’s internal system as various parts, almost like a family — everyone in a family has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differently. With IFS, it’s accessing and working with the family of parts inside yourself. "
    https://www.kimberlykeiser.com/askusanything/what-is-ifs-therapy#:~:text=%5BIFS%5D%20is%20a%20psychodynamic%20model,family%20of%20parts%20inside%20yourself.
    "借鉴许多主要的治疗影响--心理动力学、格式塔、家庭系统、正念、以客户为中心和人本主义--IFS让客户和治疗师参与其中,帮助客户调整他们的各个部分,培养对每个部分的健康好奇心和理解,并发展一个培养和倾听每个部分的自我。
    Drawing upon many of the major influences of therapy–psychodynamic, Gestalt, family systems, mindfulness, client-centered, and humanistic–IFS engages the client and therapist in helping clients tune into their various parts, cultivating a healthy curiosity 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each part and developing a Self that nurtures and listens to each part. "
    https://drzur.com/clinical-updates/internal-family-systems/
    "IFS理论整合了许多来自更普遍使用的方法的概念,如心理动力学和系统理论,对于概念化和干预那些出现破坏性和极端行为的客户是非常有用的(Schwartz, 1995)。
    IFS theory integrates many concepts from more universally utilized approaches such as psychodynamic and systems theories and can be useful for conceptualizing and intervening with clients who present with destructive and extreme behaviors (Schwartz, 1995). "
    https://digitalcommons.du.edu/capstone_masters/371/
    (其实最后这个Schwartz是一本书,13年有新版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New Dimensions, Martha Sweezy, Ellen L. Ziskind, Richard C. Schwartz ,这本书其实才是介绍IFS的重要大头,不过贴书不方便,所以我找了另外一个提到这本书的链接。。。)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4 02:29:21 加拿大

    “在整个研究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d = -4.46和-3.05,分别由CAPS和DTS测量)、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特征(例如,解离、躯体化、情感失调、自我感知的测量总分;d = -1.27)和抑郁症(d = -1.51)显著下降。在自我同情方面,观察到预期方向的中等效应大小(d=0.72)。在互感意识的多个指标上观察到了预期方向的小到大的效应大小(范围d=0.27-1.21)。结果初步支持IFS作为治疗有童年创伤史的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有希望的做法。Intent-to-treat analyses using multilevel growth curve modeling and examination of effect size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symptoms of PTSD (d = −4.46 and −3.05 as measured by the CAPS and DTS respectively), associated features of PTSD (e.g., total score on a measure of dissociation, somatization, affect dysregulation, self-perception; d = −1.27), and depression (d = −1.51) across the study period. A medium effect size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 was observed for self-compassion (d = .72). Small to large effect sizes in the expected direction were observed for multiple indicators of interoceptive awareness (range d = .27–1.21). Results provide preliminary support for IFS as a promising pract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TSD among adults with a history of childhood trauma.”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IFS)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mong Survivors of Multiple Childhood Trauma: A Pilot Effectiveness Study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926771.2021.2013375
  • 不知所谓

    不知所谓 (wannabe) 2022-09-05 09:50:00 广东

    我之前也不记得在哪里看过IFS还挺感兴趣,但资料好像不多,感谢楼主分享,这也太专业了……

  • 流年

    流年 2022-09-05 12:13:21 上海

    谢谢分享,最近正感兴趣这个,晚上来慢慢看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5 21:48:27 加拿大

    我之前也不记得在哪里看过IFS还挺感兴趣,但资料好像不多,感谢楼主分享,这也太专业了…… 我之前也不记得在哪里看过IFS还挺感兴趣,但资料好像不多,感谢楼主分享,这也太专业了…… 不知所谓

    谢谢认可。我总结的是我现在觉得对的,但是我看到的东西本身就很有限,所以客观上肯定是不专业的,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吧。。。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5 21:58:33 加拿大

    这楼放一些我的咨询体验:

    简略的说,ifs我唯一不好的感受就是觉得有点神神叨叨的,但是对创伤抚平以及教自己怎么度过创伤反应的效果我觉得很好。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朵拉陈也解释了为什么ifs感觉有点神叨,部分是因为它的培训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操作方法,第二部分很多是联系到灵性,比如怎么跟大地母亲产生链接,怎么跟自己的高维自我产生链接。她也解释说,IFS里面的真我self,主要是一个灵性spiritual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心理学或生理学概念,所以会有真我能量这个说法。如果对这种灵性方法感到不适的,可能要考虑一下是否找ifs,或者跟ifs的咨询师先说好不要谈论此类内容。我对这个是不太信但是有些好奇,尚可接受。

    在咨询中,咨询师好像把我的每个反应都说是我的一个“部分”在出来说话。例如,我跟她说我不想回答她的问题,她就说,我很好奇这是哪个部分在说不想回答呢?是之前提到的那个保护者的部分吗?还是一个新的部分?我们看到这个部分了,它很害怕,它不想暴露自己,它也怕你其他部分暴露自己会受到伤害。我们来一起拥抱一下它。。。她还会说,好,它当时保护了你的,我们来对它说声谢谢,问问它,它现在有什么要求吗?我们看到了它的要求,它真的很好很可爱,你能不能问问它,现在它愿意让开一会儿,让你的真我出来说话吗?甚至她自己说一些话,她也会说,啊,这是我咨询师的部分在说话,这是我指导者的部分在说话,或者,刚才这个话我想想,不是我的真我说的,是我的批评者的部分说的。

    这个感觉也有点神神叨叨,但是,这个实际效果很不错,当她提到我这个不想回答的部分之后,我真的感觉是的,我是有那个部分在阻止我自我暴露,那个部分怕说出更多的羞耻,怕受到伤害。但是也有另外的一个部分,很想说出来,很想得到接纳。

    还有时候,她会让我想象一下,这个part是个什么形象呢?比如这个part大概几岁?我有一个part就是五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又会合成一个小辫,穿着浅粉白色的T和红色的小裙子,mary jane的红色小皮鞋还带一点点点点跟是我爸爸出差上海买的。然后她会问,这个小女孩,她在做什么呢?她的身体动作是什么?感受是什么?等我说过了,她会说,看起来她很孤独很害怕,你可以抱抱她吗?

    我觉得,跟别的理论交相对比一下,这个其实就是用一种手段,让来访更容易跟自己的念头分离,看到我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不是我;我有两个矛盾的念头,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是我的两个part。这样来访会更容易接受”我会产生各种想法,但是这些想法来来去去,都不是我“,这跟正念是非常一致的,跟动力学流派中的观察性的自我,跟心智化也很相通。

  • 豆友188291314

    豆友188291314 2022-09-05 22:28:35 河北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5 23:01:23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88291314

    沒有不好的你:風行全球的內在家庭系統IFS,徹底翻轉你我的生命 No Bad Parts: Healing Trauma & Restoring Wholeness with The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Model

    这本书我感觉更好读一些。不过总体而言,其实我不觉得IFS的理念有太大的独创性。关键点就是和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思维和谐相处,找出它们产生的根源,理解它们而不是消灭它们。只是它把这些负面情绪和思维人格化了,让你更容易的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这一点其实和ACT的接纳与承诺,精分的理解整合自己的阴影面,家庭系统治疗的与症状共处及症状的正面功能,都是一致的。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5 23:02:18 加拿大

    沒有不好的你:風行全球的內在家庭系統IFS,徹底翻轉你我的生命 No Bad Parts: Healing Trauma & 沒有不好的你:風行全球的內在家庭系統IFS,徹底翻轉你我的生命 No Bad Parts: Healing Trauma & Restoring Wholeness with The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Model 这本书我感觉更好读一些。不过总体而言,其实我不觉得IFS的理念有太大的独创性。关键点就是和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思维和谐相处,找出它们产生的根源,理解它们而不是消灭它们。只是它把这些负面情绪和思维人格化了,让你更容易的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这一点其实和ACT的接纳与承诺,精分的理解整合自己的阴影面,家庭系统治疗的与症状共处及症状的正面功能,都是一致的。 ... momo
    后面还一些我杂七杂八的个人感想。随便说说,聊供参考和讨论。

    我感觉,很多流派对创伤的处理是相通的,我也参加了一些SE对创伤的处理的讲座,里面提到两个概念,”滴定“和”摆荡“。”滴定“的意思就是基于来访的承受能力,一点点的让来访者进行创伤回溯,”摆荡“的意思就是,在来访对过去的回忆和来访对现实的感觉当中来回摆荡。而动力学治疗里面,比如MBT,也是”反对把治疗聚焦于过去,着重的是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如果患者不断地回忆过去,治疗师要把患者从过去拉回到现在。“ (见下面链接)。像IFS里面,主楼也提到了,创伤治疗必须是过去和现在同时存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5%8A%A8%E5%8A%9B%E5%AD%A6%E7%96%97%E6%B3%95/87593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可以比较安全的总结,不管什么流派的创伤治疗都不能够一味让来访沉浸在过去的创伤事件中,咨询师需要时不时的把来访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在。我甚至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作为选择创伤咨询师的问题之一,就是问他们对创伤治疗的理解是怎样的,如果来访者在倾诉自己的创伤停不下来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5 23:06:34 加拿大

    后面还一些我杂七杂八的个人感想。随便说说,聊供参考和讨论。 我感觉,很多流派对创伤的处理是 后面还一些我杂七杂八的个人感想。随便说说,聊供参考和讨论。 我感觉,很多流派对创伤的处理是相通的,我也参加了一些SE对创伤的处理的讲座,里面提到两个概念,”滴定“和”摆荡“。”滴定“的意思就是基于来访的承受能力,一点点的让来访者进行创伤回溯,”摆荡“的意思就是,在来访对过去的回忆和来访对现实的感觉当中来回摆荡。而动力学治疗里面,比如MBT,也是”反对把治疗聚焦于过去,着重的是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如果患者不断地回忆过去,治疗师要把患者从过去拉回到现在。“ (见下面链接)。像IFS里面,主楼也提到了,创伤治疗必须是过去和现在同时存在。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5%8A%A8%E5%8A%9B%E5%AD%A6%E7%96%97%E6%B3%95/87593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可以比较安全的总结,不管什么流派的创伤治疗都不能够一味让来访沉浸在过去的创伤事件中,咨询师需要时不时的把来访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在。我甚至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作为选择创伤咨询师的问题之一,就是问他们对创伤治疗的理解是怎样的,如果来访者在倾诉自己的创伤停不下来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 momo

    只是,咨询师如何把来访拉回到现在,各个流派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动力学的做法,可能是以聚焦于此时此地的感受的问题来让来访回到现在,注意到自己是正在回忆创伤事件的主体。IFS的做法,可能是指出有某个part正在宣泄,这个part的感受如何,想要做什么,为什么有这些感受。SE的做法,可能是让来访注意到自己身体的状态,比如运用五种感官来描述周围的环境。最后这个SE的做法,在SE的讲座里提到,是可以整合于各个流派的,我的动力学咨询师确实也有问过我五感的问题,就是让我描述看到的三种颜色,听到的三个声音,摸到的三种材料触感,等等。我没有做过CBT比如暴露疗法的创伤,但是我的想象中,可能本身CBT就不太聚焦于过去,按照逐步计划好的暴露步骤,来访会有节奏的回到现实。

    甚至我昨天看到一位uu卢塞恩的分享,说第一次见面的一个医生就给了她很大的信赖感和安全感,让她倾诉了一些创伤事件。然后我在想,我认为咨询师一定要用语言来做到拉回来访者到现实,给来访者支持,是不是有些偏颇,我做的大部分都是视频咨询,所以可能会着重于语言,因为我感受不到太多咨询师的身体语言除了表情。但是我想象中,如果是面询,应该有可能有的咨询师的本身的气场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带来访回到此时此地以及给与支持。毕竟,有研究说,接近65%的信息并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Fontenot K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J].2014.)。

    但是同时,这个拉回到现在的过程做的如何,是不是自然而然能让来访感到舒适被支持,而不是被伤害,是极需要分寸的。我觉得这是依靠咨询师的培训和经验,也依靠回溯创伤之前所建立的关系如何。人的语言和非语言,都有很大的理解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我总可以把对方的信息理解为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怎么最大概率的传达正面的信息,这靠的是咨询师的功力。我这边怎么从无数种可能中间相信咨询师的意思是最正面的那种,或者如果我认为对方是负面的意思,我能不能有勇气提出疑问来澄清,靠的是我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6 10:41:03 湖北

    只是,咨询师如何把来访拉回到现在,各个流派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动力学的做法,可能是以聚焦于此 只是,咨询师如何把来访拉回到现在,各个流派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动力学的做法,可能是以聚焦于此时此地的感受的问题来让来访回到现在,注意到自己是正在回忆创伤事件的主体。IFS的做法,可能是指出有某个part正在宣泄,这个part的感受如何,想要做什么,为什么有这些感受。SE的做法,可能是让来访注意到自己身体的状态,比如运用五种感官来描述周围的环境。最后这个SE的做法,在SE的讲座里提到,是可以整合于各个流派的,我的动力学咨询师确实也有问过我五感的问题,就是让我描述看到的三种颜色,听到的三个声音,摸到的三种材料触感,等等。我没有做过CBT比如暴露疗法的创伤,但是我的想象中,可能本身CBT就不太聚焦于过去,按照逐步计划好的暴露步骤,来访会有节奏的回到现实。 甚至我昨天看到一位uu卢塞恩的分享,说第一次见面的一个医生就给了她很大的信赖感和安全感,让她倾诉了一些创伤事件。然后我在想,我认为咨询师一定要用语言来做到拉回来访者到现实,给来访者支持,是不是有些偏颇,我做的大部分都是视频咨询,所以可能会着重于语言,因为我感受不到太多咨询师的身体语言除了表情。但是我想象中,如果是面询,应该有可能有的咨询师的本身的气场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带来访回到此时此地以及给与支持。毕竟,有研究说,接近65%的信息并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Fontenot K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J].2014.)。 但是同时,这个拉回到现在的过程做的如何,是不是自然而然能让来访感到舒适被支持,而不是被伤害,是极需要分寸的。我觉得这是依靠咨询师的培训和经验,也依靠回溯创伤之前所建立的关系如何。人的语言和非语言,都有很大的理解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我总可以把对方的信息理解为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怎么最大概率的传达正面的信息,这靠的是咨询师的功力。我这边怎么从无数种可能中间相信咨询师的意思是最正面的那种,或者如果我认为对方是负面的意思,我能不能有勇气提出疑问来澄清,靠的是我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 ... momo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6 10:44:08 加拿大

    只是,咨询师如何把来访拉回到现在,各个流派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动力学的做法,可能是以聚焦于此 只是,咨询师如何把来访拉回到现在,各个流派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动力学的做法,可能是以聚焦于此时此地的感受的问题来让来访回到现在,注意到自己是正在回忆创伤事件的主体。IFS的做法,可能是指出有某个part正在宣泄,这个part的感受如何,想要做什么,为什么有这些感受。SE的做法,可能是让来访注意到自己身体的状态,比如运用五种感官来描述周围的环境。最后这个SE的做法,在SE的讲座里提到,是可以整合于各个流派的,我的动力学咨询师确实也有问过我五感的问题,就是让我描述看到的三种颜色,听到的三个声音,摸到的三种材料触感,等等。我没有做过CBT比如暴露疗法的创伤,但是我的想象中,可能本身CBT就不太聚焦于过去,按照逐步计划好的暴露步骤,来访会有节奏的回到现实。 甚至我昨天看到一位uu卢塞恩的分享,说第一次见面的一个医生就给了她很大的信赖感和安全感,让她倾诉了一些创伤事件。然后我在想,我认为咨询师一定要用语言来做到拉回来访者到现实,给来访者支持,是不是有些偏颇,我做的大部分都是视频咨询,所以可能会着重于语言,因为我感受不到太多咨询师的身体语言除了表情。但是我想象中,如果是面询,应该有可能有的咨询师的本身的气场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带来访回到此时此地以及给与支持。毕竟,有研究说,接近65%的信息并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Fontenot K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J].2014.)。 但是同时,这个拉回到现在的过程做的如何,是不是自然而然能让来访感到舒适被支持,而不是被伤害,是极需要分寸的。我觉得这是依靠咨询师的培训和经验,也依靠回溯创伤之前所建立的关系如何。人的语言和非语言,都有很大的理解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我总可以把对方的信息理解为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怎么最大概率的传达正面的信息,这靠的是咨询师的功力。我这边怎么从无数种可能中间相信咨询师的意思是最正面的那种,或者如果我认为对方是负面的意思,我能不能有勇气提出疑问来澄清,靠的是我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 ... momo

    贴一个2019年出版的书里《The basics of psychotherapy: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Wampold,Bruce E.(威斯康星大学退休教授,一直都在做关于循证疗法的科研),对近二十多年来对治疗联盟的重要性的研究总结:

    “许多结果都强调了治疗联盟的重要性。首先,无论提供何种类型的治疗心理疗法,联盟都与结果有关(Carroll, Nich, & Rounsaville, 1997; Flückiger, Del Re, Wampold, Symonds, & Horvath, 2012; Horvath & Bedi, 2002; Krupnick et al, 1994, 1996; Wampold & Imel, 2015),这与”联盟对强调关系的治疗(如人本主义或心理动力学)比那些结构化的治疗(如CBT)更重要“的预期相反。事实上,有证据表明,联盟与精神药物治疗的结果有关(Blatt, Zuroff, Quinlan, & Pilkonis, 1996; Krupnick, Elkin, et al., 1994; Krupnick, Sotsky, et al., 1996)。 此外,这个结果和联盟是否由治疗师、来访者或观察者评定并无太大区别,尽管来访对联盟进行评定时发现联盟略高(Horvath等人,2011)。”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6 11:14:16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哦,我的三种跟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第二种不一样,是童年期的好些件强度不是太高的创伤事件造成的焦虑症。第三种是刚成年的创伤事件造成PTSD。第一种应该是一样的。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6 12:15:28 湖北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momo

    [内容不可见]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6 17:19:42 湖北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9-06 17:38:34 上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话说为什么emdr咨询师也会觉得handle不了别人🤔🤔🤔🤔🤔我本来以为没什么区别,昨天拒我的咨询师却说她觉得她只能提供支持,没法处理。

  • momo

    momo 2022-09-06 19:13:54 上海

    话说为什么emdr咨询师也会觉得handle不了别人🤔🤔🤔🤔🤔我本来以为没什么区别,昨天拒 话说为什么emdr咨询师也会觉得handle不了别人🤔🤔🤔🤔🤔我本来以为没什么区别,昨天拒我的咨询师却说她觉得她只能提供支持,没法处理。 ... momo

    楼主现在的咨询师是全英文吗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6 20:42:52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现实中如果有这样的亲人朋友,都不需要咨询了。。。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6 20:45:53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这个我不知道哎。。。因为我上面说了我的第二种是从童年期就开始的一系列,所以我也分不出到底是因为我的性格还是因为我的焦虑。我确实倒是一直都不敢看血腥的影片,有次我看冰与火之歌的第一集,看了十分钟,也没什么特别血腥的画面,就有些横七竖八的冻住的蓝色的那啥,我就吐了一天。我可以看不太血腥但是黑暗的,比如黑镜。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6 20:47:25 湖北

    现实中如果有这样的亲人朋友,都不需要咨询了。。。 现实中如果有这样的亲人朋友,都不需要咨询了。。。 momo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6 20:53:06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想象了一下,真好呀。。。真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 momo

    momo 2022-09-06 21:01:58 上海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momo

    看来想找ifs😂😂😂除了等华人咨询师有空就只能好好学习英语了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6 21:39:24 湖北

    看来想找ifs😂😂😂除了等华人咨询师有空就只能好好学习英语了 看来想找ifs😂😂😂除了等华人咨询师有空就只能好好学习英语了 momo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9-06 21:41:58 上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来到咱们组,深感学英文可救命。

  • 豆友16234743

    豆友16234743 2022-09-06 21:42:04 浙江

    看来想找ifs😂😂😂除了等华人咨询师有空就只能好好学习英语了 看来想找ifs😂😂😂除了等华人咨询师有空就只能好好学习英语了 momo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9-06 21:47:41 上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6234743

    是的,我已经把简心和psy全找了一遍🤣🤣🤣🤣🤣

  • momo

    momo 2022-09-06 21:47:56 上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6234743

    基本上都得等,他们现在不接新来访

  • 豆友16234743

    豆友16234743 2022-09-06 21:51:53 浙江

    基本上都得等,他们现在不接新来访 基本上都得等,他们现在不接新来访 momo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2-09-06 21:55:29 上海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16234743

    我不知道啊🤣🤣🤣🤣,因为我没有国外支付方式

  • momo

    momo 楼主 2022-09-07 07:45:28 加拿大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51132425

    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总结。说的是有的精神科医生,他开的安慰剂效果比其他精神科医生开的抗抑郁药的效果要好(实验中精神科医生也会每周跟病人面谈30分钟,但谈论内容限于了解情况开药,不涉及任何咨询流派)。也许会跟你说的这种治愈性的人格相关。

    图片的后半段:”对临床试验的其他分析也发现了相当大的治疗师效应(如Huppert等人,2001)。 有趣的是,在对NIMH治疗抑郁症合作研究项目药物治疗组(即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的重新分析中,开药的精神病医生的影响变得很明显(McKay, Imel, & Wampold, 2006)。 在这些试验中,精神病医生每周与病人见面约30分钟。 结果表明,抗抑郁药明显比药片安慰剂更有效,约占结果变化的3%。 然而,治疗师效应约为9%,比抗抑郁药的效果大。事实上,效果最好的精神科医生给予安慰剂的结果比给予抗抑郁药的较差的精神科医生的结果更好!这更令人惊讶,因为这种效果是由来访和精神科医生之间的有限接触产生的。“

  • 豆友251132425

    豆友251132425 2022-09-07 09:08:08 湖北

    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总结。说的是有的精神科医生,他开的安慰剂效果比其他精神科医生开的抗抑 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总结。说的是有的精神科医生,他开的安慰剂效果比其他精神科医生开的抗抑郁药的效果要好(实验中精神科医生也会每周跟病人面谈30分钟,但谈论内容限于了解情况开药,不涉及任何咨询流派)。也许会跟你说的这种治愈性的人格相关。 图片的后半段:”对临床试验的其他分析也发现了相当大的治疗师效应(如Huppert等人,2001)。 有趣的是,在对NIMH治疗抑郁症合作研究项目药物治疗组(即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的重新分析中,开药的精神病医生的影响变得很明显(McKay, Imel, & Wampold, 2006)。 在这些试验中,精神病医生每周与病人见面约30分钟。 结果表明,抗抑郁药明显比药片安慰剂更有效,约占结果变化的3%。 然而,治疗师效应约为9%,比抗抑郁药的效果大。事实上,效果最好的精神科医生给予安慰剂的结果比给予抗抑郁药的较差的精神科医生的结果更好!这更令人惊讶,因为这种效果是由来访和精神科医生之间的有限接触产生的。“ ... momo

    [内容不可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