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拉萨的冬日三天

IEVIEI

来自:IEVIEI 组长
2012-02-13 10:32:0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2:34

    (二) 与高反抗争

    有了上次的进藏经历,自以为自己的身体特别适合高原,不会有高反,这一次却来了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兴奋之后,高反慢慢开始了。

    放下行李后便和朋友一起去吃好吃的酸奶蛋糕,喝一壶甜茶。拉萨是个几乎不需要打车的城市,朋友的风格更是不停歇地徒步。平素我是很热爱徒步的,但这一次,慢慢地感知到了徒步会加剧高反,并且高反来的毫无预兆,不论时间与地点地拜访你。

    嘴里还在嚼着好吃的酸奶蛋糕,头已经像醉酒的感觉,并且开始微微的头疼。思维慢了下来。我还是努力地用相机记录每一刻。并且期待用拍照来转移我的高反。

    当天下午就绕着大昭寺转了好几圈,大昭寺就有这样的魔力,你永远都不会厌烦,永远都希望继续转下去。哪怕找一个能俯瞰大昭寺的茶馆,喝一下午的甜茶,只要能望见大昭寺或不远处的布宫。就是无限的满足与幸福。

    到达拉萨的当日,就在这样不停地徒步中度过。

    最终我还是没有在女朋友的家里住下去,因为拉萨的冬夜实在太冷,我搬去了有暖气的青年旅馆。不过后来才知道,呆在一个暖气十足的密闭空间将会让我度过更加难熬的高原冬夜,因为热气十足的屋里氧气更加稀薄,夜晚注定了头痛欲裂,几乎让我感觉几次要告别人世。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5:19

    (三) 终于登上布宫

    很多地方,你日思夜想,但是终于有机会走到它面前时,你才发现,已经没有机会进去一看。2012年冬季的吉隆坡双子塔如此,没能等到上双子塔的票便离开回国了。2011年夏的布达拉宫也如此,没能等到进去的票便离开了拉萨。这也是我选择在这个季节进藏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个几乎没有游客的季节,应该有进去的门票了。

    如果说这次为进藏做了什么准备的话,那便是提前辗转托付朋友帮我联系到了能带我进布宫的朋友。果然,这一次,顺利地进到了布宫。高反一夜未睡的情况下,为了有劲儿登顶布宫,我硬撑下了一碗八宝粥,以蜗牛的速度开始了攀爬布宫。也正是这样,我望见了越来越宽阔的拉萨全貌,拍到了那么多与我在同一时刻攀爬布宫的藏民,藏民更多的来自周围的牧区,在这个藏历年即将到来的时候,牧民们都上来转经了。布宫的孩子爬得并没有我快,也是爬几步,就喘着粗气。看来我并没有太差劲。爬布宫的每一步,都会有惊喜与新鲜感,更有被越来越浓厚的宗教味道包围的厚重感。爬布宫后的一个月,我努力地向腾冲火山口攀登时,突然回忆起爬布宫的心情,才顿觉那是一生都难忘的经历,顶着高反,扛着重重的相机,不停地拍照,在厚重的氛围里眼泪几乎要溢出来。 说起我那重重的相机,很多朋友都会不解我一个不太懂摄影技术的女子,扛着一个重重的专业无敌兔是什么样的动机。其实,我做任何事情都谈不上太多的动机与原因,当有无数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独行时,我真的想不出一个具体的理由,大概生性本来如此吧,没有刻意去走谁走过的路,没有刻意去追随谁的印记,即使三毛、新井一二三、谷岳、刘畅这些我的精神领袖们,我也并未曾想过要走他们走过的路,住他们住过的地儿。只是一种冲动,在大学第一次旅行时独行了,便从此上瘾与习惯,如今让我与任何人再同路,对我来说都是多一份焦虑与不自在吧。而我的相机在第一次进藏之后便这样来到了我的身边。结束了暑期长长的西藏旅行后,突然觉得不能再过着每次出行都到处搜借相机的旅行生涯了。在去丽江做最后一次告别时,认识了至今我见过的最棒最年轻的摄影师,我问他我适合什么样的相机,他脱口而出哈苏,我知道,我还不配玩哈苏,于是听从了他的第二个建议,无敌兔。并逐渐有了三个镜头,广角、长焦、定焦。

    进布宫的大殿前,还需要排一个长长的队伍,对每一刻发生的新鲜事,我都习惯用照片的形式记录,无论是单反还是手机,我都是习惯性地保持至少有一样拽在手中。总是感叹我不愧是摄影家的女儿,遗传了老爸独特的视角,我并不懂拍照的技术与后期制作,但在我的眼中,照片的意境与构图已经基本决定了照片的分量,而黑白更是我再喜欢不过的色调了。我并未发挥无敌兔的各种强大的功能,但确实用不惯其它相机了。至今深爱我的无敌兔。

    进大殿的楼梯几乎是九十度,而对那些年老的牧民来说真是步步惊心,几乎每个人都回归了猿人的走路姿势。越接近圣灵的地方,越是处处考验。而我们每一个登顶布宫的人,在这个时刻,都是无限的激动,因为经过攀爬,终于可以进殿了。相机收起来,接下来,只能用眼睛来做最深刻的记录了。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5:36

    (四) 喧哗与厚重

    我是一个极其害怕喧哗与热闹的人,所以我认为自己去不了纽约,去不了嘈杂的任何大都市。十月因为一次很好的学习赛车的机会,去了上海并庆幸自己呆在郊区,庆幸住在离市区很远的并不嘈杂的地方。那时就认定如果不是必须,永生不回上海。对外滩的好奇还是让我在一个晚上搭乘了一个半小时的出租车,看了一眼外滩后又上车回去,竟然在回程的车上睡着了。那一次,单程的车费是近三百元,也是我最贵的一次打车。如此长时间的坐出租车还是第一次,难怪自己会沉沉睡去。

    而拉萨的嘈杂实在是一种大的安宁,如果一定说它并不安宁的话,那我只能说在这个游客罕至的季节,是转经的氛围感动了我。这样的嘈杂是一种强大的宗教震撼。这样的喧哗是有着厚重的宗教支撑。绕着布宫转经的人们,沉默不语却总是传来厚重的脚步声。总觉得迎面而来的人群气势磅礴,器宇轩昂。而那些绕着大昭寺转经的八廓街,因为密密麻麻的商铺而热闹非凡,有几次,我因为高反,人群太拥挤而觉得呼吸困难。但那样的呼吸困难我自认是一种强大的幸福,深入到骨子里的快感。 这一切,大概便是拉萨的厚重之美,虽有嘈杂,但却让我时刻觉得会留下感动的泪水。我想起一路进藏的期待,那些灵芝最美的一路风景之后,竟然到了这样一个荒凉寂寞只剩下宗教的城市,夏天还不觉得寂寥,冬天的拉萨周围,光秃秃的黄土山清晰可见,便顿觉巨大的沧桑与荒寂。这几日都未见云层散去,于是更多的阴霾与压抑。这一次的停留,我能看见碧蓝的晴空么?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5:53

    (五) 我对饰物的偏爱

    大学时,我受洗了,从此成为了一名并不合格的基督徒,并未曾戴过十字架,却对藏传佛教的一切痴迷。

    每次出去旅行,我会重新拾起平素不戴的念珠。那些念珠实在廉价,是第一次成功穿越川藏线后在大昭寺门口随缘买的一串再普通不过的念珠,就那样一直戴着,去西昌螺髻山泡温泉时戴着,环邛海戴着,环泸沽湖戴着,后来环洱海还戴着,在腾冲也戴着。然后手上多了在喜洲淘来的老银镯子,在腾冲买来的玉镯,在和顺买来的菩提子。后来竟戴着玉镯和念珠,老银镯子,菩提子去了婆罗洲潜水。最喜欢在海底看着右手的菩提子,在水下,所有的物体都会被放大,那种被放大的感觉实在奇妙,水下的光线照在菩提子和玉镯子上更是另一番味道,所以我常常错过了奇异的海底生物,常常呆滞地观察水下手腕上的爱物。也难怪我如此入迷,菩提子在水下竟然会变幻不同的色彩,这难道不是最奇妙的事情么?那些菩提子本来自南亚,如今它们回到离家最近的地方,也许它们因为太过激动而神采飞扬。每潜完一瓶氧气,我的菩提子便会有一些蜕皮,裂痕,变软,最后因此掉了一颗进大海。可是我觉得这颗菩提子是如此幸运,因为大海会是它极致的归宿,沉睡在海底,然后被侵蚀成最小的颗粒,与海洋最好的融合。

    这一次,本是想来拉萨随朋友从牧民手里收些金刚菩提或蜜蜡的,但是缘分不可强求,每日随朋友去与各路牧民碰面竟没有看到如意的珠子。后来处处念叨着想要念珠。两月后终于在成都搜来了一串琥珀的念珠,虽然被朋友鄙视不是旧物,但我真爱不已。缘分两个字是我一生唯一不变的标准。况且是缘分带来的与藏地有关的饰物,我将会用一生的上路来让它们见证。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6:14

    (六) 与拉萨河赴约

    终于在第二天的黄昏,天晴了,于是拽着朋友立马去往拉萨河边。每一次行程,目的地的选择并未想到得到任何人的理解与认可,旅行便是去往自己向往的地方,而向往是不需要理由的,比如我对拉萨河的爱。

    朋友说,五月的拉萨河是最美的,而他并不知我正是好奇冬季干涸的拉萨河,所以选在这样一个季节赴约。是的,树叶并不鲜嫩,花儿并不多彩灿烂,但有这从云层喷薄而出的夕阳,能望见周围的群山,能望见拉萨河蜿蜒的姿态,这一切还不足够么?况且,此刻的拉萨河如此温暖,在寂静的河边沐浴久违的阳光,幸福就在微风与阳光里。实在弥足珍贵。能在拉萨河边坐一会儿,绕着河走走,幸福已经满足。那些对岸来来往往的大货车,把我拉回了繁忙的川藏线,那些货运的大车,那些堵车时听货车司机讲的故事……那些搭车旅行的驴友的故事……

    感谢上帝,拉萨河的夕阳,美到让我窒息。而我所追随的美,不需要寻常思维的理解。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6:40

    (七) 拉萨人的慢生活

    我并不认为成都是快节奏与慢生活的交融,成都并非闲适得那么自在,出门的堵车,污浊阴霾的天空永远不能带给你明净宽阔的胸怀。而当初爱上大理,我认为那里有着淳朴、原生态与外来文化最好的融合,所以一次次想回到大理。而与大理朋友的交流中也更加明白他们与我相似的情愫,为什么选择大理。

    我实在是见异思迁或者更准确说容易感动的女子,拉萨很快让我感动了。而我明白,自己一感动,很快便想留下来或者时时回来了。我很快便希望自己真正像个拉萨人那样生活。我缠着朋友一定多带我去他平素常去的茶馆或藏餐馆,半天的时间都泡在茶馆里,晒太阳,喝甜茶。竟然觉得比丽江与大理还感动我了。

    我拍身边喝茶人的肖像,他们热忱并且开心地欣赏我相机里所拍的他们。喝茶是我最接近藏民的时刻了。一方面因为实在喜爱晒太阳喝甜茶,另一方面,这种静态地关注藏民的机会,我自然不肯错过。而最奇迹罕见的事儿竟然也被我遇见。朋友在拉萨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在茶馆遇到这类事。在茶馆的阳台,突然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茶馆的侍女们,齐刷刷地跪在了一个喇嘛的面前,朋友立马告诉我那是一位活佛!并猜测这位活佛可能从青海一路过来。可是藏民们怎么就能看出来他是活佛呢?实在太过神秘。

    他们开始了各种仪式,活佛的面前被放上了一盆水,他开始嘴里念叨,用塑料花束将盆里的水四处飞散,甚至冲着我们洒水。显然这是位和善的活佛。所有的人在仪式进行的时刻一直匍匐在地板上。我被这样的虔诚深深感染。他们对我也足够的包容,我竟然能够换到一个正对他们的位置去拍照。照片里记录下来的活佛的威严表情实属让人感动。他的真诚与乐善好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这些神秘的仪式让我久久不能忘却,时常惦念那一刻的震撼,毫无预兆地震撼。虔诚,凝聚了整个民族,凝聚所有的信徒。而我,只是一个对藏地向往的女子,对宗教也是一无所知,只是这一次次地回去,我大概能慢慢地明白一些吧。

  • IEVIEI

    IEVIEI 组长 楼主 2012-02-13 10:37:00

    (八) 拉萨下雪了 我必须回去了

    拉萨城下雪的概率实在很低,一年能有几次都是稀罕的事儿。这一天,拉萨竟然下雪了。越来越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散。在这样一个干旱的冬季,四周的山很快便白了。我想,这个时候爬上大昭寺去远眺周围的雪山,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大昭寺的这天下午,只有寥寥几个人。我独自穿过各个殿堂,在寂静中聆听祥和,感知酥油灯的神秘。这样的意境大概只有一个突然闯入的女子才会好奇与激动不已吧。在寺上看四周的雪山,看周围大雪里依然执着转经的人们,瞬间又泪如雨下。

    拉萨,你让一个外来的女子如此感动,究竟是那神秘的宗教力量还是何种磁场。总之,在严重的高反下,我仍然不想走了。我望着寺外转经的人们,他们与我并无干系,我们如此贴近的距离,而我的命运与你们竟会相差甚远。甚至每次出来晃荡对回程的日期我都不能左右,出逃的三天,竟然每时每刻都在计算着倒计时而不能尽兴地去享受时光的流逝。莫名的悲伤涌进身体的角角落落。我喜欢无限制地放大自己的悲伤,这一次,我必须容许自己哭泣。

    是的,拉萨下雪了,我必须回去了。在大昭寺再走一圈,我必须搭上缓慢的小巴,去往机场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5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