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房|从自囤部分图书谈时下精装书装帧的种类与优劣
颜伯玉
因为对于精装书的钟爱,对于近两年购入不少精装书,偶尔清点,总结分类与优劣如下:(注,这里会有对图书装帧的若干非恶意吐槽。,另外,如果你准备给所有爱书都套上护封,那就不必在意下面我说的所有内容。)
其一,纯纸,无覆膜,包括了纯纸仿布及纯纸喷绘等。
纯纸封面无覆膜:
示例书籍:长江文艺出版社《大好河山可骑驴》。纯纸易沾灰、水、油、污,易磨易折易损,也许会契合一些极简装帧,但从读者角度出发,实在不是一种好的装帧选择。 出版方为之加上了护封,也从侧面反映了纯纸装帧的脆弱。(也许只是一种刻意的设计理念?仅供参考)




纯纸仿布面
示例书籍:上海古籍《国学典藏-左传》。我个人并不觉得纸仿布能显得多高级,相反因为这份刻意会显得有点low,完全没必要。这版装帧一旦粘上一点油污,就会立刻晕染扩散成一大片,不忍直视。此书早期购入,现在基本远离。

纯纸喷绘
示例书籍:人民文学出版社《哈利波特典藏版全七册》。不理解,还是不理解,作为典藏,为什么要做这种处理。毫不夸张的说,这套书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脱漆了,露出了白色的底色,经过阅读翻折,折痕已经开始显现。



综上,纯纸的封面于精装书更好护书的理念似乎有些偏差?
其二,布脊、纸面拼装。时下较为流行。包括布脊、无覆膜纸面拼装及布脊、有覆膜纸面拼装。
纸脊无覆膜纸面拼装
示例书籍: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大名著(珍藏版)》这部书我没买,但是组里有人晒图,怎么说呢,太惨,太残暴了。无覆膜的纸本来就容易脏和弯折,还用纯纸脊,如果纸脊受潮,那直接芭比Q了。用猪道的话说就是:不推荐!

布脊无覆膜纸面拼装
示例书籍:中华书局《容斋随笔笺证》。这部书我有发帖分析过他的装帧了,这里不再赘述。除了较为耐折以外,仍然具备上述纯纸面不耐脏的缺点。

布脊有覆膜纸面拼装
示例书籍:依然是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修订本-南齐书》,这套装帧除了那个书签以外还真是越看越顺眼来着。有覆膜的纸面相对耐脏,便于日常阅读,不必沐手敬读了。

其三,纯布面精装,包括了布面-布面拼装以及绸面精装、绫面线装。
纯布面
示例书籍:中华书局《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纯布面,高级感满溢出,这套书是我想当想当推荐的一套书。颜值极高,可惜,纯布面+浅色=油脂收集器。需要极其小心的呵护,很费心力,没有套上透明护封,我没法看这套书。

布面-布面拼装
示例书籍:上海古籍出版社《杜甫全集校注》。朱红的底色确实比较耐脏,但是白色书脊又变成易脏部分了,确实难以两全了属于是。为什么有反光呢?因为已经套上透明护封了,为什么套上呢?因为上古独特的“紧巴巴”函套设计,导致我第一次把他从函套艰难取出后就翘边了。是的,第一次就这样了。希望后续能够改进。不然这些函套我是不会再塞进去,显得如此多余。

绸面精装
示例书籍: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汉书》。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套装帧,绿色深沉内敛,又不易显脏,烫金被很好衬托出来。但是也还是布面一类通病,不耐油。

绫面线装
示例书籍:中华书局《李太白全集线装大字本》。质地轻柔,不易折损。

其四,纸面加覆膜。这是最常见的精装装帧方式,对灰尘、油脂、水分均具备一定的抗性,一般来说,用纸擦过一遍光洁如新。整体性也更好。
示例书籍:上海人民出版社《南北朝墓志集成》

其五、仿皮人造革装帧。这类装帧在刚刚购入的时候高级感十足,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则极容易起皮、掉皮、斑驳不堪。目前我手头这套尚未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仿皮的材质有很多种,我不是相关专业,无法做出具体评判,但是我个人还是会尽量规避此类装帧的书籍。因为见过书友晒出上海译文的《荷马史诗》惨烈的掉皮现场,一个字,绝。啊,不是,一个字,惨。我个人建议就是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最近挺火的一套带孔雀毛的,也是一样,冲着颜值去的书友稍微冷静下。
示例书籍:中华书局《全唐诗》简体。

其六,漆布装帧。我看了下手头的书,好像目前还没有采用这类装帧的,倒是见过有书友晒过部分港台书依然采用这种装帧方式。这种在大陆过去几十年也常见,用久了以后会有脱漆现象,露出白色织面。对了中华书局的《文献通考》似乎就是,我还没买到,所以不确定,请祝我618顺利购入。
其他的暂时没想到,想到再更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购转让|出几本人人文库 (白小左布)
- 求购转让|2-3折包邮出小说(国庆更新)巴金三部曲平凡的世界35 (冬中鱼)
- 求推荐和《红楼梦》《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个水平的书 (恐高的云)
- 清柜出书。。窗帘布。萨特 (小小)
- 总结分享一下 这次暴走2天6W步逛的HK书店📚 (一公分的動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