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如何解决休谟问题的?
我
以下是我和老师的提问,因此就复制过来,如有纰漏请指正,愿意学习,但喷子、没事找事的别来:
王老师,我有个学姐让我先看马哲打打基础,我看了马哲之后对一个问题特别想知道答案,就是马克思如何解决休谟问题的,普遍联系是马克思辩证法总特征,他这个辩证法,还是唯物的,唯物哲学以实践为本体论的核心和认识论的核心,那么他这个一连串下来,实践作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认识又指导实践,其中在认识中发挥作用的是人的能动性的意识,他这个过程有个思维活动,这个思维活动中通过普遍联系观建立了系统观,这样不就是默认了因果关系么,休谟是彻底的经验论者,站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下面,休谟的认识活动是实践是一个环节,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们能确立起来系统呢?
我认为康德的解决方式,把这个因果关系解释成作为知性范畴先天条件,这个因果作为感性认识的先验条件又是可以运用于感觉经验之上有普遍性,感觉这像另立门户去解释休谟的怀疑论,站在休谟的立场上,人通过感觉经验上得到的是观念,他在人性论里面说,关于事实的知识也是观念之间的关系,对因果的怀疑中也提出了因果不能来自理性推理,也不能来自归纳推理,实践作为马克思的认识论核心,虽然是综合了物质世界和能动主体,但..我感觉依旧是经验主义的啊
可能是我对他的辩证法还没理解的够深刻,/捂脸
有同学告诉我要是放在黑格尔体系里面,能动主体和物质世界都由实践来中介,那么对于实践来说,这就不是一个外在的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内在的综合问题
马克思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把因果问题放在实践当中去理解,强调了主体的作用,作为并非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来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开篇部分,强调了,”我们要开始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随后他强调这些“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所以我感觉他的实践起点是经验的,这是他认识活动的源泉啊 如果不解决因果问题,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无法保证的啊。
分割线
可能我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了解不够透彻,仅是突发奇想出现这个问题,请大家多多指正和不吝赐教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学习《中国思想史》的一点总结 (Dfhh)
- 我的理想国之前言概述 (东方号声)
- 人生意义的一个回答:成为意义的评判者 (汤圆)
- 好人犯错与坏人一样 (等候)
- 你活出的每一个真实刹那,就是意义本身。 (方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