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搬运之前写的国考笔试经验帖
来自:真的不能再秃了
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出申论和面试的 不过我面试分不是很高
以下为精简一些过后的原文:
楼主本人情况:双非一本工科天坑专业,为了考公,大二选择修读管理学双学位。 2022届应届毕业生,2022国考是我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此前公考经验为零。 报名岗位:限2022应届女,行政执法卷。 行测73.9分,申论62分,总分135.9。 行测自学,没报班,没买课,只看了几个以前花园里大家发的往年980资源
因为我是零经验公考小白,分数相比其他公考大神也是比较低的,但对于国考当年应届岗的应届生们,绝大多数岗位进面应该是足够用了,部分岗位入小围也是有不小的可能性的。因此本帖适用于和我情况类似的姐妹们,即行测难以突破70分,且不指望能上80分(?),看到我分觉得这么低也好意思开经验贴的大神也不要嘲笑我,我会哭给你看😭
再声明,我考完至今没有估分对答案,所以不知道自己行测具体每部分分数,但因为我不做常识数量,所以三大模块准确率应该还可以。 因为今年申论压分比较严重,并且我的申论分数确实不算好,所以主楼里就不叙述我的申论学习了,如果有看得上我的分数的姐妹,评论区问我我都会回答的!
1.报考
因为我是双学位报考,情况相对特殊,所以这里会讲一下双学位报考的相关问题,没有这方面需求的姐妹可以略过。 我是大一确定考公,但对自己专业成绩没自信,不敢直接转专业,所以选择修读双学位。关于双学位报考,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第二专业在你毕业后是可以取得【学位证书】的,也就是说一些辅修专业,仅在你本专业的学位证书后打个括号备注你的第二专业,这样是无法报考的,必须要【双证齐全】,即需要你用来报考的那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当然了你只要本专业能毕业就是会发毕业证的,所以你需要确保你有第二专业的【单独】的学位证书。 我记得大多数岗位都是接受双学位报考的,至少税务局肯定接受,如果报考其他岗位,可以打电话询问对方单位允不允许,或者问人事科的工作人员。
2.行测备考
2.1 备考时间 我个人:2021.9.6-考前,在此之前简单了解过题目情况,但未系统学习。除去娱乐时间,大概学了两个月左右。学习时间490+小时:早8点-11点,下午2点半-5点半,晚6点半-10点。 我认为这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能保证每天充足的休息放松。战线拖太久容易疲惫,最后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时间太短也不够你学透。 2.2 常识和数量
这两个模块我是完全放弃了。没有背过常识,也没做过数量题,我觉得效益太低。 常识范围太广,极低概率考到背过的内容,但是最后的几道理化生常识题可以做,特别是理工科生,绝对是你知道的东西。我建议常识可以一边看题一边涂卡,因为不可能再回过头检查了,省点写完再腾上答题卡的时间。 数量我国考时就做了一道还没做上来😅,最后直接BBBCCC这样画的答题卡,题都没看。 我觉得省考的话数量部分还是需要准备的,省考比国考一般会少十道题左右,有充分时间去做数量。 而且好像省考分高的都是数量做的不错的?
2.3资料分析
必抓的分,一定要学好资料!没有方法,就是刷题,刷到你看到题干就能下意识写出对应的公式。这里的公式不是老师教的带ab的式子,要直接写你题里需要的数字,能省几秒就省几秒。我是卡时间刷完了某笔的资料分析5000题专项和齐麟资料专项,但我也没怎么看过课,就背了增长率之类的公式。最后一套题基本能把时间控制在23-27分钟,对18-20题。资料分析最好要错,最多错一道。 国考当天我是23分钟左右一遍做完,用常识和数量省下来的时间重算了一遍第一次不太确信的题,总共耗时27分钟。
2.3言语理解 语文好点的姐妹做这个是有优势的,光语感好就可以拿不少分了。我的经验是:在这个模块尽量用你能做到的最少的时间。不要听别人说言语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然后就一道题读好久,我觉得30分钟最好。 言语理解一定要给自己卡时间,建议可以用某笔app的每日演练,设定时间做套题,逐渐给自己压缩用时。准确率要保持在80%以上,最好能到85%以上。通过刷题是充分可以做到的。只有在这个部分保持时间和准确率优势,才能给判断推理创造机会,因为判断推理确实不太好拿分。
2.4判断推理 在前面的模块我都没有提过看课,因为没太多技巧,靠刷题就能提升。但我的经验证是:判断推理可以适当看些课程讲解。 图推是我的一大障碍,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部分比较难。国考的图推比较常规,基本上每道题目都会有标志性图形,提示你这题从哪里下手。比如黑白点移动运算或对称,什么时候数笔画,什么时候数角,老师讲课一般会帮你总结这些。我是考前两周才想起来看课的,看完突然开窍了一样,国考时等待开考的五分钟里,我盯出来了四道题,还是能节省不少时间的。 类比推理也推荐看课,因为出题人有时候逻辑真的跟我们不一样。很多题目是要考虑一级类比和二级类比的,一级可能可以看出来,二级的区别还是需要老师总结一下的,很多很难想到。老师总结过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重新总结一下。除此之外就是不断刷题了,刷多了自然就能反应过来了。 一拖五也是有口诀和技巧的,其实自己推也能推出来,但耗时久,容易错,机构老师总结的那些技巧还是比较实用的,很推荐大家去学一下,有时候一个节点推出来了,四五道题一下就能全做出来。 3.杂七杂八 关于笔记,很多人都说一定要整理笔记,还要做思维导图,我也看了很多别人做的,很精致,但不适合我的学习习惯,因此我到最后也没有做过什么精致的笔记。所以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做不做笔记、怎么做笔记,不要为了去做一份漂亮的笔记而耽误你刷题的时间。刷题是王道。
关于某笔模考,因为模考大家都不一定按照正规考试来,不排除有些人的成绩有水分,搞人心态,所以不要过分看重模考的分数和排名,主要是通过模考找到自己做套卷和正式考试的手感。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玄学测试! (魔法少女張翼德)
- kswl|无意间刷抖音竟让我嗑到一对男男cp (BoysLove)
- 入组承诺|美区苹果id注册教程 (momo)
- 入组承诺|分享免费看外刊的app+教程! (momo)
- 日常|7天网易云音乐会员 (亚麻质地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