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台变身豪华剧院 网配声优的出路在哪里
来自:scarlett1936
“ 声优CV 一群被平台和剧组鱼肉的可怜人”发出后, 一个z一代小妹妹这样留言给我:“如果给什么吃什么,而没有能力发现新食材,不会自己做饭吃,那是很可怕的事。就算你现在觉得开心就好,那能开心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少,质量会越来越差。”这让我感触良多,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聊聊资本的力量。
平台对二次元原住民的背叛
在猫耳还是MISSEVAN 的时候, 是UGC(用户原创)的社区App, 耽美广播剧就这样在一群为爱发电的原住民中间诞生了。慢慢的,一些CV 和工作室也逐渐成熟起来。猫耳也变成了PUGC 平台(优秀的创作者和业余创作者并存)
2018年猫耳终于找到了金主爸爸B站,B站以10亿人民币为代价,购买了猫耳。但你知道最值钱的部分是什么?不是那些技术功能,而是这些快乐的二次元的原住民:作剧的和听剧的人。
2019开始,影视娱乐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严格的审查制度。 曾经的影视剧的资本开始避险。同年,见钱眼开的猫耳看到这个蛋糕, 垄断晋江文学网站的小说版权同时,传统配音工作室带着原来影视剧投资的资本力量住进了猫耳。
猫耳已经不在是当初的M站了。而彻底转型为声音版影视剧的发布网站, 转型为OGC平台:行业人士生产内容,并领取相应报酬。看起来很好看,但是已经完全牺牲了社区型app的原创活力和用户自由创作模式。
平台贡献出来原住民当韭菜
心虚的猫耳在股市财报上和b站的动漫并表,隐藏了自己的经营情况。因为股民为b站中的猫耳的买单,是看好猫耳的UGC 模式的发展,猫耳无法向股民交代。
2022年,我们清楚的看到,猫耳已经在土财主的小利面前彻底沦陷了。作为一个海外上市公司旗下的app,连最起码的用户体验都无法满足的,真实的用户量,下载量,活跃量可想而知。如我上一帖开篇给大家介绍的情况。
流浪在互联网的二次元原住民
一个真实的数字,在某搜索引擎上,不经意间查到了,90天内 关键词“bl 广播剧”的搜索量突然增加了9倍。这意味着,二次元音的原住民重新回到互联网的源头。重新开始漂泊流浪,寻找下一个家园。
资本控制下的中抓 一片乌烟瘴气
影视剧转过来的资本,是不会认可二次元UGC的模式,他们还抱着脱节于时代的观念。但为了讨好这些资本,中抓圈,把影视娱乐圈模式。饭圈文化,偶像模式,完全复制,一股脑的搬过来。形式上的模仿对了,就会拿到投资,谁又在乎这钱能赚多久呢。
对于网配剧组和cv的伤害
请看我的上一帖:声优 CV 被平台和剧组鱼肉的可怜人。
脸书股市惊天动地的暴雷
饭圈、直播、超话模式将被逐渐成为过去式
以上三者的鼻祖 Facebook在本月初暴跌超23%,原因:用户量极具下跌,收入急剧下小札公开承认:Z一代的互联网用户不再关心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务,反而对自己不熟悉人和事感兴趣。人们对互联网的兴趣又回到了的网络冲浪的初始状态。
小札的这句话说明,从秀包包,到凡尔赛,到饭圈到转赞评的数据营销模式很快就会成为历史。而崛起的社区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比如抖音,比如油管。
下一个二次元的乐土在哪里
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水千丞在做什么。她在半次元有一个圈子,各种和188相关的衍生产品,自由创作与成长。同人文,漫画, 等等。即使在大的ip 剧本都会有使用完的一天,不要小看网络的消化能力,和变化速度。只有来自民间的源源不断的原创是无限的。而模板化,流水线式的商配广播剧运作模式,怎么可能被ACG养大的z一代接受呢。

其次,关注一下油管的商业模式,和油管上出来的原创作者的运营和收入情况。B站是中文网站里最像油管的网站,被全球投资者狠狠追捧了好几年,而现在看亏损情况和平台情况,就像一座烂尾的宏伟大厦,猫耳作为大厦的一部份亦是如此。
一些悄然诞生的支持原创,粉丝付费app
可以了解一下冲鸭 和爱发电,都设置了ACG 产品的粉丝付费功能


未来,用户量逐渐增大,当两个平台进行整合,将实现分级管理制,比如小说的衍生产品广播剧在得到粉丝打赏,由系统自动将金额按比例划入原著作者的账号。
Z 时代的孩子不再满足于信息单方面的投喂,也不再满足的转发,评论的简单互动。欣赏作品,参与作品衍生创作,逐渐成为二次元生活主流,Ai 技术的进步,为他们提供成千上万实现这一理想的app 。充斥b 站的剪片、猫耳的广播剧,都说明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切只差知识产权付费的一步解决方案。既然我可以想到,我相信正在互联网工地里搬砖的IT 民工和 工头一定也想得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关于cv郑小在 (zaya)
- 瓜籽吃瓜|成都声娱文化 瓜 职场扒皮实录 (南极熊)
- 【镭】cx给顾子尧&林致占一个楼,温顾致新就是坠甜der~ (有点素质但不多)
- Cv糖醋排骨的第一职业还是医生吗? (Li)
- 花近江国播放量怎么这么低啊 (🐌与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