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从人物行为逻辑和视听语言分析结局拉胯的原因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6 16:48:23
如果张警官也进循环了他的行为逻辑也不会是这样,毕竟他才第二次循环,他的合理行为是认为前一次是梦,梦到自己因为时间紧张来不及扔炸弹死了,他这次说什么也会第一时间破窗扔炸弹。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6 16:50:26
是的!无效行为!众人好像完全荒神,以至于王兴德来抢锅的特写是药婶在用自己的小包儿锤他,除了耳机男去控制锅姨了其他人就是抢不过一个王兴德。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6 21:38:21
楼里之前也有网友说这就是个巧合,毕竟卡农是世界名曲。但我为什么觉得这部分不合理就是,卡农有非常多个版本,而女警手机铃声和锅姨的铃声完全是一个版本。女主在之前说听到铃声的时候描述是“老式手机的那种彩铃”,锅姨设置这种所谓“老式彩铃”可以是和女儿有关,毕竟已经是几年前了,那女警是为什么呢?她也用的几年前的老式手机?
-
叫啥好呢 2022-01-27 00:13:54
一些职业特性让我突然get到了我的不得劲是为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伏而不应是败笔。其实悬疑剧就像给观众出题一样,编剧就是出题老师。最后观众能不能顺利抽丝剥茧排除错误答案选出正确选项就看出题人水平。悬疑剧的魅力就在这个解题的过程。 那么开端的出题老师有很多问题。首先干扰项太多,而且不是明显错误的干扰项,是模棱两可的、改卷老师看了都觉得对的干扰项。这就很离谱了,结果就是学生出了考场对答案battle三天三夜互相不服。 另外就是你说的视听语言,我的行话就是问题指向不明,想动脑都不知道从何下脑😅画面形成的题干本身就是病句,这卷子还考啥,不做了 还有,参考答案无解析。做过学生(尤其是文科生)都知道吧,当你问这题为什么选这个(尤其适用英语完形填空和地理),老师会说,就是这样,你记住就行/这个就是一种感觉。每次听到这个答案我就大无语,而开端的编剧大概就是这么回答我们的。 这就像做了一套有些题正常有些题乱出的卷子一样,考完我只想说“什么东西”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7 00:22:28
一些职业特性让我突然get到了我的不得劲是为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 一些职业特性让我突然get到了我的不得劲是为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伏而不应是败笔。其实悬疑剧就像给观众出题一样,编剧就是出题老师。最后观众能不能顺利抽丝剥茧排除错误答案选出正确选项就看出题人水平。悬疑剧的魅力就在这个解题的过程。 那么开端的出题老师有很多问题。首先干扰项太多,而且不是明显错误的干扰项,是模棱两可的、改卷老师看了都觉得对的干扰项。这就很离谱了,结果就是学生出了考场对答案battle三天三夜互相不服。 另外就是你说的视听语言,我的行话就是问题指向不明,想动脑都不知道从何下脑😅画面形成的题干本身就是病句,这卷子还考啥,不做了 还有,参考答案无解析。做过学生(尤其是文科生)都知道吧,当你问这题为什么选这个(尤其适用英语完形填空和地理),老师会说,就是这样,你记住就行/这个就是一种感觉。每次听到这个答案我就大无语,而开端的编剧大概就是这么回答我们的。 这就像做了一套有些题正常有些题乱出的卷子一样,考完我只想说“什么东西” ... 叫啥好呢不同行思路真的不一样诶,你的说法在整个楼里画风都算很独特的。但不管怎么形容这种逻辑混乱,它都是逻辑混乱~
-
大尾巴狼外婆 2022-01-27 08:28:36
根据待机这个设定,我真的怀疑是不是拍过另一个结局但是没放出来。 如果女警的铃声是巧合,锅姨在卫生间疑似幻听也是胡乱写一笔,待机状态的设定也没有意义。那类似这种废线索是不是也太多了?我觉得正午的编剧不至于拉垮到这个地步。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7 12:02:21
对,其实视听语言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第7集之前以及第9第10集的节奏也很差,这两者都有很大的问题就会导致,观众可以像听收音机一样只听台词对白就完全了解此刻的画面。除了最后两集的剧本,前十三集的剧本如果换个水平高的导演拍也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的。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7 12:09:56
我不太了解正午,或者说我就不太了解现在的国产电视剧。这部剧据说是原作者被正午教着编剧的,原著的结局据说差不多也这样,不过略微交代了一下为什么最后男女主没被警局留下问话。另一个结局完全是凭空猜测了,或许这部剧的自我定位和我们对它的期待就不一样,这就是一部人文关怀剧而已,那些悬疑和超自然的部分也只是引子为了引出导演想表达的主题而已,那这个结局就是导演想拍的结局。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2-01-27 18:43:50
其实我今天看完罗翔老师发的视频我也有一些感触,罗翔老师认为这部剧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们能不能比现在做得更好。但在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不存在这样的选项的,我们唯一可以选择得是,当命运之手将我们交付那特殊的时刻,能否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勇敢。 开端作为一部电视剧,从剧情到立意,能够引起大家这么广泛的讨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了。这个帖子里的评论有一起认真分析讨论逻辑bug的,其中不乏因为太失望言辞比较苛责严厉的,当然也有认为不要过于吹毛求疵、木已成舟、去思考这部剧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就好的。确实,大家说得都挺有道理,每个人侧重的点不一样。比较严厉苛责的友友可能是希望说出来,之后国内的影视作品可以有改善,或者就是和我一样,捋不清楚就难受。大家就各自从这部剧汲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好了~
-
红粉菲菲 (无公害不污染环境) 2022-01-28 02:18:31
其实我今天看完罗翔老师发的视频我也有一些感触,罗翔老师认为这部剧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人 其实我今天看完罗翔老师发的视频我也有一些感触,罗翔老师认为这部剧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们能不能比现在做得更好。但在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不存在这样的选项的,我们唯一可以选择得是,当命运之手将我们交付那特殊的时刻,能否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勇敢。 开端作为一部电视剧,从剧情到立意,能够引起大家这么广泛的讨论,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了。这个帖子里的评论有一起认真分析讨论逻辑bug的,其中不乏因为太失望言辞比较苛责严厉的,当然也有认为不要过于吹毛求疵、木已成舟、去思考这部剧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就好的。确实,大家说得都挺有道理,每个人侧重的点不一样。比较严厉苛责的友友可能是希望说出来,之后国内的影视作品可以有改善,或者就是和我一样,捋不清楚就难受。大家就各自从这部剧汲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就好了~ ... 阿涅丝丙氨酸是的,我昨天也刚看了罗·张三审判者·翔的视频,金句挺多……楼主你是比较理性的,这样真的挺好,因为谩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认真探讨哪里有问题怎么改善可以拍得更好,或者去讨论剧情带给我们的触动跟思考,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有意义的。
-
Robaholic 2022-01-28 12:21:51
一些职业特性让我突然get到了我的不得劲是为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 一些职业特性让我突然get到了我的不得劲是为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伏而不应是败笔。其实悬疑剧就像给观众出题一样,编剧就是出题老师。最后观众能不能顺利抽丝剥茧排除错误答案选出正确选项就看出题人水平。悬疑剧的魅力就在这个解题的过程。 那么开端的出题老师有很多问题。首先干扰项太多,而且不是明显错误的干扰项,是模棱两可的、改卷老师看了都觉得对的干扰项。这就很离谱了,结果就是学生出了考场对答案battle三天三夜互相不服。 另外就是你说的视听语言,我的行话就是问题指向不明,想动脑都不知道从何下脑😅画面形成的题干本身就是病句,这卷子还考啥,不做了 还有,参考答案无解析。做过学生(尤其是文科生)都知道吧,当你问这题为什么选这个(尤其适用英语完形填空和地理),老师会说,就是这样,你记住就行/这个就是一种感觉。每次听到这个答案我就大无语,而开端的编剧大概就是这么回答我们的。 这就像做了一套有些题正常有些题乱出的卷子一样,考完我只想说“什么东西” ... 叫啥好呢完形填空太真实了!!
-
豆友HrZS8oRchk 2022-01-29 00:03:41
好荣幸能够引用我的发言,警察最后一次循环处理紧急情况的表现实在是太拉胯,和之前审讯谈话过程中的敏锐专业完全不相符
-
teddy 2023-02-17 10:45:54 上海
刚看完剧,来刷的帖子。 楼主说的“所以让这一切顺理成章至少需要再加一次循环:完美阻止爆炸,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主角团美美入睡,结果睡醒又回来了。这才能让主角明白,关键并不是阻止爆炸和无人伤亡,而是要让夫妇俩自主放弃这种想法。这一切才合理。” 这个我认同,但是这样就不止增加一次循环了,而是至少要增加2次。因为他们完美阻止爆炸的前提是之前都经过仔细的计划部署,发短信给警察,寻求乘客帮助等,而完美阻止爆炸后他们以为解除循环了,也就不会做计划了,等睡醒发现又循环了肯定完全处于懵逼抓狂状态,他们首先要搞懂为什么还没解除循环,所以根本来不及通知警察等一系列动作,可能要想办法下车才能重新厘清,重新开始计划,如果来不及下车的话可能还要多循环几次
-
阿涅丝丙氨酸 (不像大人那样能够等待) 楼主 2023-02-17 11:52:36 中国香港
刚看完剧,来刷的帖子。 楼主说的“所以让这一切顺理成章至少需要再加一次循环:完美阻止爆炸, 刚看完剧,来刷的帖子。 楼主说的“所以让这一切顺理成章至少需要再加一次循环:完美阻止爆炸,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主角团美美入睡,结果睡醒又回来了。这才能让主角明白,关键并不是阻止爆炸和无人伤亡,而是要让夫妇俩自主放弃这种想法。这一切才合理。” 这个我认同,但是这样就不止增加一次循环了,而是至少要增加2次。因为他们完美阻止爆炸的前提是之前都经过仔细的计划部署,发短信给警察,寻求乘客帮助等,而完美阻止爆炸后他们以为解除循环了,也就不会做计划了,等睡醒发现又循环了肯定完全处于懵逼抓狂状态,他们首先要搞懂为什么还没解除循环,所以根本来不及通知警察等一系列动作,可能要想办法下车才能重新厘清,重新开始计划,如果来不及下车的话可能还要多循环几次 ... teddy对,所以我用的措辞是“至少”需要再加一次,多加几次当然会把这套逻辑铺垫得更好更平顺,不过快结尾了,多加几次就又得续上好几集,一次相当于只提供关键逻辑拐点但不提供逻辑细节,是折中的做法。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八集‖ 想不通为什么不把高压锅拿下车?以及为什么要逃走?... (momo)
- 看到第八集就弃剧了,侮辱智商 (eaglewcy)
- ∞物料|开端类似题材的剧/影/文字类游戏小整理(内有代餐) (momo)
- ∞产出|原框架重写大团圆结局(先列一个没填坑的清单)(写... (只作远别重逢)
- ∞剧情|搬个虎扑的分析,萌萌可能也进循环了 (咦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