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于德国预科的一点就读攻略和我当初脑子里进过的水
来自:江湖骗子跃跃欲试
其实是刚才看到有个现在在德国预科就读的姐妹发的吐槽贴,所以脑门一热搜了搜组内帖子,发现没有一个完整的倒霉蛋分享帖,干脆自己写一份。以下内容完全没有广告,全是一个学渣在本科之前流的泪,和看到别人踩过的雷。虽然这帖子可能也没人看,但是在评论区打广告的我见一个举报一个。
我是2018年上的预科,那时候还没有高考成绩直接申请的事,而且我高考成绩才到二本线,就算穿越了以下新规也跟我没关系:

为了方便阅读,我将按时间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否要上预科
二、挑选预科
三、预科进行时
四、毕业申请学校
一、是否要上预科
首先对于所有高中成绩能达到以上要求并且想在德国读本科的妹妹们来说,先抓紧高考或者干脆来德国读高中是比一边学德语一边准备高考效率高的,原因如下:
德语是真的重要,但是真的难,这话不是我一个磨蹭两年的学渣说的,这是个中国和德国德语老师的共识。申请德国本科是需要欧标德语C1水平和欧标英语B2水平的,两手都要硬。
从0开始到C1最快的来自高考大省的211分段的大佬只用了一年,过得是高三日子,还没家人像高三那样照顾,完全是脚打后脑勺地在学习。这几位0到B1只用了不到半年,但光B1到C1就用了半年,这半年还是在德国沉浸式学习完成的。这还是顶尖的几个大佬,跟他们一个班的还有人数几倍于他们的没通过的同学,这些同学也都是不到半年就到了B1水平,但最终也不得不复读了半年才考过C1。
德语是真的难,越学到后面越难。如果在宝贵的高考准备时间内学习,势必会占据大量宝贵的时间。高考一年一次,复读的压力也出了名的巨大,如果高考分数不尽人意就会多付出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高考成绩在这里代表了这个学生有没有选择的余地:分高的可以直接不上预科,学习德语就够了,而且什么时候德语到C1什么时候就能走,而且不上预科至少能省30万人民币(就我当时脚到德国土地上之前花的部分金额算,其实从国内高中毕业一直到我拿到本科offer前是花了80万左右的,知识就是金钱啊朋友们),到时候考过了德语考试带着高考成绩申请学校就行了,精神压力都会少很多;分数不够的话恭喜预科大礼包等着你,如果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事情会麻烦上好几倍。
二、挑选预科
- 关于预科的知名度 别挑新开的预科,新开的预科没人扫雷。做大了的老预科能办那么多年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原因里肯定没有臭名远扬。 新的预科并不意味着有活力有教学激情,更多的是教师素质堪忧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比如我上过的那个预科第一批同学到达的时候连合同上写明的宿舍都没有,住了一阵子酒店;比如极其自由的教学内容;甚至比如老师和刚毕业的女学生谈恋爱,算是打了德国师德的擦边球。然而以上都不是最可怕的,甚至连坑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都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在第二点。
- 关于保底学校 先说结论,最好看看有多少人留在那个保底学校了。 每个预科在宣传的时候都会说有一个“只要预科毕业就能上”的学校,一般是个fh(Fachhochschule),还会有一个uni(Universität)据说是能降分录取学生。这里摸着良心是没有说fh不好的意思:uni是培养学术人才用的,其实本质上我这种学术水平堪忧的水货上kit其实是有点占用学术资源的,但总得有个学术梦想嘛,万一实现了呢?fh是专门培养工程师的,会有大量实习,相当于出了校门老板就能让你上岗,也没国内说是技校什么的那么垃圾,是正经本科生。 讲到这里就必须考虑未来是否打算回国的问题了:如果你未来回国就业,fh在各种hr推崇的榜单上的排名肯定是没有uni高,还是uni占优势;如果留在当地,至少fh工科还是能打的,但fh的硕士没法读博,除非研究生申请uni,而且在研究生申请的时候还有匹配度问题,总地来说是障碍重重的。整体来看非常不划算,毕竟如果本科读了uni的话,好多fh学生的担忧都不存在,还是那句老话,有的选。 介绍完前情提要之后恶心的部分就来了:某些预科会想方设法地把你留在那个保底fh,以至于干出很多对人肠胃不友好的事。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你进行洗脑说你未来在这个fh如何如何;比如对成绩好的学生说你未来回是这个fh的好学生(我当时数学不错,平时成绩一直是满分,于是得到了这份近乎pua的殊荣,因为这个校长平时一直很严肃,突然对你来句好话就很戳人);比如这个预科里所有的教师都是uni毕业的,还有人有博士学位,但从不跟你讲uni好话,只劝你上fh。 最恶心的当然要放到最后。首先申请大学是需要预科毕业证公证件的,即FSP考试证书的公证件。其次公证处也是有营业时间的,德国人不喜欢加班。第三,递交申请大学材料也是有时限的。相信看到这里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基于以上三点,我那个预科搞了个骚操作:他们卡着申请截止的最后一天发给学生FSP证书,甚至是下午才给,等真正到手,全市的公证处都快关门了。略过我当时为了早点拿到证书吵的架、翘的“校长演讲”、扔的“必须填写的”fh报名表、半截跑路的毕业典礼以及晚上坐火车投申请文件的细节不谈,至少等我凌晨回到公寓的时候是再也不想看到跟这个预科有关的东西了。不过那天申的学校因为我没有aps成绩还是什么我记不清的原因没有收我,我又等了半年才申到现在的学校。
- (10.21更新)成功案例
如果网站甚至公众号上举出的“优秀学生案例”里只讲FSP成绩或者个人成长,没有往年申请大学(尤其tu9)的成功案例或者成功百分比,那么这个预科一定不可靠!!!快跑!!!

三、预科进行时
- 算分制度 这个必须在第一时间摸清,因为不同预科算分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预科一考定终身,有的预科(比如我们)需要自己攒test、Klausur和课堂分算出平时成绩,到最后每科和自己单科FSP考试成绩平均然后四舍五入(德国1分满分,6分零蛋,所以一四舍五入就相当于成绩跌了一级),最终所有科FSP成绩再汇聚成FSP总成绩。我和我的多少同学第一学期没注意平时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 数据来源 作文是得写的,例子是要举的,数据是要有的,最好德国产的。哪怕有一丁点的引用都一定记得注明。
- 邮箱 不管是电子邮箱还是你家的信箱,必须每天至少检查一遍!德国人酷爱邮寄纸质文件,里面很多很要命的东西,比如著名的电视费账单、你的税号、银行卡和网银文件甚至法院传票。
- 文件 不仅仅是签证本,还有你的房屋合同、保险证明、学期证明、落户证明等等,丢一份文件就意味着你要去各种地方预约一个Termin(德国人用这用得出神入化,甚至没法翻译,暂且先当预约),然后带着其它文件和钱重新开一份,很可能为此翘掉一到两节很重要的课。
- 光驱 超薄本的话最好带个外置光驱,德国这边德语教材一堆用光盘的。
四、申请学校
这其实没啥好说的,FSP3分以内(满分1)大胆去申,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offer多了也不烫手嘛。想申就申,别留遗憾,好歹努力过。
在最后祝大家都学有所成,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留学养猫求建议 (半吨饭量)
- 互助|为了工签为了永居 (🫧)
- 互助|hku VS 鲁汶 (Lukaka)
- 吐槽|又一次陷入年龄焦虑 (momo)
- 吐槽|原来在日本说英语要被歧视说日语也要被歧视 (十日九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