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学会第四期:《儒教与道教》
来自:武汉大学讲座网(分享讲座资源,促进思想交流)
主题:争鸣学会第四期--《儒教与道教》讨论 时间:2011年12月18日 18:30开始 地点:名额确定后短信加邮件通知 主题导视: 显而易见--诸多学科都有一些同有的问题无法回避。按照韦伯的路径,对中国学者,一个价值关联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估中国的现代化路径。综合了之前诸次讨论,我们由韦伯重新走回到这一总问题。时到今日,他的《儒教与道教》已很难被简单地视作一部成功或偏颇的专著。其所激发的争论和著作,已犹如逐渐爬行的迷宫被我们遭遇多次。其在韦伯诸著作的位置也将其经典化,正如那独特的文体。是时候读它了。 参考书目: 《儒教与道教》(必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选读) 活动须知: 本次读书活动面向武汉高校中喜欢读书喜欢读后与大家进行交流的同学发出诚挚地邀请,依然采用自由讨论的学术沙龙形式。有意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需先报名,并开始准备阅读书目。请于10月30号之前填写报名表以附件方式发送邮件至share@whulecture.net,确定名额后我们会短信和邮件通知。谢谢关注和支持! 本次读书会没有邀请老师现场指导。 【我如何参加争鸣学会交流】 1.至少阅读本期导师指定的必读书目; 2.填写报名表,并撰写个人读书心得发送至share@whulecture.net; 3.由老师及争鸣学会核心成员进行筛选确定10-18名同学并邮件加短信方式通知交流地点; 【关于讲座网】 WHU讲座网9号交流群:184953277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whulecture 腾讯微博:t.qq.com/whulecture 人人网主页:http://www.renren.com/whulecture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whulecture/ 【附录】 争鸣学会报名表+《儒教与道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统一下载链接: http://dl.dbank.com/c0ps1s7i53 详情请关注武汉大学讲座网:http://www.whulecture.net/content.php?id=639 附:《儒教与道教》简介 内容简介 《儒教与道教》内容简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儒教与道教》是马克思•韦伯即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的第二部宗教社会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中以儒家伦理为核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论证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与西方的新教相比较,试图去寻找中国在各种条件都好于西方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克思•韦伯 译者:悦文 马克思•韦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864年韦伯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学;188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于1891年在柏林大学开始教学生涯。尽管韦伯在社会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但其成果却长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直到1964年海德堡国际社会学大会的召开,他在社会学上的地位才得到学界的承认,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等。 目录 导论:各种宗教的经济观 本书文献 第1章 城市 君王 神灵 货币经济制度 城市以及行会 中国和近东地区在封建诸侯行政管理和神灵观念上的比较 皇帝的卡里斯马和大祭司地位 第2章封建俸禄国家 世袭卡里斯马在分封制中的特征 统一国家对官僚体制的恢复 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官员 国家的徭役和赋税 官员对定额税收的承包 第3章行政管理和农业制度 封建和财政制度 军队制度以及王安石变法 政府针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政策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第4章 自治、法律和资本主义 最具资本主义色彩的依存关系 宗族的组织结构 村落的自治 宗族对经济关系的束缚 世袭制法律的结构 第5章士(知识分子)阶层 中国人文主义偏重仪式、行政管理向和平主义转变 孔子和科举考试制度 儒家教育的地位 士阶层的特征以及封建学生的荣誉 成为君子的理想 官员的威严和声望 对于经济政策的态度 专制和宦官——士大夫的对手 第6章儒教的处世之法 官僚体制以及教权统治 自然法和法律逻辑的缺乏 自然科学思维的缺乏 儒教本质 儒教的入世性特征 “礼仪”和“孝道” 经济观念和对专门人材的冷落 君子 儒教经典的价值 正教发展的历史 儒教的和平本质 第7章正统与异端(道教) 老子与隐士 道与神秘主义的关系 神秘主义的实际影响 对立的两级:正统与异端 道教中的长寿术 道教的教阶制 佛教在中国 巫术逐渐向系统化发展 道教伦理的来源 中国正统与异端伦理都带有传统主义的特点 中国的教派之间的迫害 太平天国起义 中国教派发展趋向 第8章 儒教与清教 理性化的标尺 儒教的伦理观 信仰与经济 “重富”与“轻商”的矛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中华文学第二届吟诵会报名开始 (闲闲)
- 《视听》新闻传播 专业 论文快速发表 编辑部 付编辑 (豆友115809117)
- 论文发表/《视听》杂志社征稿 (豆友115809117)
- 《视听》杂志社征稿 (豆友115809117)
- 珠还红楼:解读红楼梦300年隐藏的秘密(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朱慈... (合浦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