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迟子建创作手法的一些闲扯
惟扬(沧海一声笑。)
迟子建的书读了不多,三四本吧,初期总是会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从逻辑方面去想迟子建的书,于是发现蛮不爽。后来找到了她与沈从文的共性,都是追求纯美意境的,当然二者笔力有所差距。 如《牛栏》里面亲情的迅速回归、《洗尘》里面的故事背景全然无交待,让人有突兀之感。 但是《额尔古纳河右岸》里面对民族史诗的描写,对人性的深度刻画和人类蛮性的展示却又如此成功,在纯美已经中不乏现实主义的笔调。 小说都是有冲突的,看《家•春•秋》、《白鹿原》、《四世同堂》一类的作品多了之后,品迟子建之文便会有饕餮盛宴之后细细咂摸香茗的感觉,寓细腻悠远、宽厚甘醇于平平淡淡之中,没有放不下的惆怅和无奈,只有咂摸之后的清新与通明。 所以迟子建笔触下流淌出的小溪更类同与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当然,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更像是从深山老林里面飘渺出来的层层云雾,有出世之感,更饱含非此尘世的神秘和对人的深刻探讨,而迟子建只是颇具沈先生之形,二者如一蛟一龙般。当然,二者之区别是与两位作家笔力的有关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131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迟子建手稿 (明月踏香照衣白)
- 刚从大兴安岭寻鹿归来 (小青啊金耀)
- 关于迟子建,有说不完的话 (生活)
- 迟子建老师的短篇小说编年集 (西窗夜雨)
- 额尔古纳河右岸丨人物关系图分享 (河汁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