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治疗》——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前传
Sammul Freeman
这是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新发部的电影,内容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流派的创立,相当于一部关于这个学派“《开天辟地》”的作品,将这段历史故事化得表现了出来。国内的上映可能不大,豆瓣上有详细介绍,连接是这个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221515/ 另外,附上一篇影评 2011-10-04 20:18:05 来自: Schwaiger John A Dangerous Method / 危险方法的评论 4 在风格化的《蝴蝶君》(M. Butterfly ,1993)和《裸体午餐》(Naked Lunch,1991)之后,邪典大师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再次投身传记片。新作《危险疗法》(A Dangerous Method)由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汉普顿(Christopher Hampton,《赎罪》的编剧)改编自约翰•克尔(John Kerr)的传记《最危险的疗法》(A Most Dangerous Method,1993)和2003年汉普顿自己由小说改编的戏剧《谈心疗法》(The Talking Cure,凯拉•奈特莉也曾参演),从纷繁的历史细节中提炼出一个精神分析学的正野史和前史。事实上原戏剧名《谈心疗法》并不能涵盖电影主题的题旨,因为片中这种依赖语言交流的方法只是女主角萨宾娜•斯皮勒林(Sabina Spielrein,凯拉•奈特利饰)治疗的第一步,柯南伯格真正着眼的当然是激动人心的打屁股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汉普顿正是同为本届威尼斯竞赛片的《杀戮之神》(Carnage)的原著法语剧本最早的英译者。 虽然主题仍逃不了他念兹在兹的人类精神的“月之阴暗面”,头一次拍古装片的柯南伯格却出人意料地克制和端庄,与大开精神疗法玩笑的《灵婴》(The Brood ,1979)判若两人,而更接近偏重智性的《录影带谋杀案》(Videodrome ,1983)《孽扣》(Dead Ringers)。事实上柯南伯格和汉普顿花了一年时间研究了犹太裔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维果•莫特森饰)和他的学说的继承人卡尔•荣格(Carl Jung,迈克尔•法斯班德饰)之间大量的通信后,才以治疗过程为主线按照史实绵密编织成这个剧本。不过导演的鬼马风格还是时有乍现,比如影片开头载着萨宾娜的马车向精神病院驶去时,摄影机贴着车窗从后方斜拍马车内癔症发作的萨宾娜这一用镜就相当奇特。 影片将心理学的专门知识悄无声息地织入剧情,毫无晦涩、枯燥之感。譬如萨宾娜这样调侃弗洛伊德的学术原点:他是不是性欲得不到实现才发明了这一学说?而弗洛伊德总是叼着雪茄端坐办公室的形象也似乎堪为佐证——在弗洛伊德理论中,烟往往是阴茎的象征。而如果从弗洛伊德派来协助荣格的心理医师奥托•格洛斯(樊桑•卡塞勒饰)这个出场只十来分钟、凶狠的锋芒却几乎逼得荣格喘不过气来的极为强势和张扬的人物看弗洛伊德的权威对荣格的压力,我们更可以把本片的主题分为表里两层:表层讲述荣格和弗洛依德在治疗萨宾娜的方法上的分歧;深层则是关于萨宾娜在荣格这一“父位”的影响下如何“成长”、乃至“独立”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而且实际上萨宾娜的出现不过是唤醒了荣格推翻弗洛依德的“父位”权威的俄狄浦斯情结(弑父情结) 片中荣格有一句对萨宾娜的台词曾引起首映时全场的哄笑:不要相信那些日耳曼人。不过若对照史实,却是一语成谶——1942年,德军入侵苏俄的罗斯托夫后,萨宾娜和她的两个女儿同时遇害。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再给CAPA和国内其它精神分析课程的申请者一点建议 (Sammul Freeman)
- 洋妞到我家影评 (王继堃)
- 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的对话之一 (王继堃)
- 我们为什么做梦? (Jacky)
- Ullman梦团体 (Ja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