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偏至
已注销
我问文化基督徒重点是“文化”还是基督徒中的“文化” 不是对应的是“没文化的”或“文盲”的。这不是外在的范畴,而是内在的范畴--走出“文化”这个概念,如进入宇宙科学等范畴内时,还是不是个诚信的基督徒--当然偏至兄后面的话也对这个问题有了个相当的回应--“非教派式或无形式,只要以耶稣基督为人生样板,决心遵守(而非一定能够做到)其“圣爱”的诫命,即可自认为文化基督徒。” 我理解的文化基督徒,就是像刘小枫那样,从文化(如俄小说等)中认识了上帝,并如你所说,决心以耶稣基督为人生样板。但只在文化中认识到的上帝,能满足你一生的信仰能量的赐予吗?容易动摇吗?能够足以称为“信仰”吗?所以在我看来,刘小枫的重点还是在“文化”上。能救赎人类的“文化”很多(如古希腊哲学等),他选择的作个基督徒。或者,以学习经典学也可以? 我还没有时间看《拣尽寒技》,但只看题目,我就自个猜疑了,因为联想到了后面“不肯栖”这三个最重要的字。难道在那十字架上也不肯栖吗?我这些问题也许是唐突的,因为只是“断名取意”而已。 然而以我的对基督徒的认识,在信的方面,基督徒只能是对上帝的一切笃信不疑的,甚至只能是“偏执”地去信的。 如果“文化基督徒”重点仍在“基督徒”,那也算是在讨论信仰宗教问题了。我知道凭我对“信仰”的偏执性理解,在特定环境下讨论宗教问题时我一直是个不大受欢迎的人。其实我也不是故意抬扛,真的不是,只是总有很多问题想弄清楚。在生活中,我会尊重一切有宗教信仰的人,身边的基督徒很多,层次有高有低,也有“教派式”的也有“无形式”的,但都不自认为是“文化型”的。反而,他们见我看的那些有关上帝的书,偶尔还划十字架--比如开车时避过险情等,就说我“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上帝”,并笑我其实就是个“文化型”的,但因为我一直在生命与宇宙的生成与诞生、摸顶治病的神迹等等 非文化 方面不能笃信,我一直拒绝承认我是个基督徒。只怕我的不信亵渎了神。 这些问题放在这里讨论还不知道是否合适,但想听听你们的高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典与解释》新刊|沃格林与韦伯 (郭北山青)
- 刘小枫|海德格尔形而上学之问中的世界历史 (郭北山青)
- 希望再版荷尔德林后期诗歌三卷 (三号)
- 新刊发布|《古典学研究》2025年夏季号 (郭北山青)
- 刘小枫|美国行为的根源 (郭北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