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骏: 我与《未央歌》和鹿桥先生的渊源
来自:徯澍
黄舒骏: 我与《未央歌》和鹿桥先生的渊源 在我国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自己找来了《未央歌》这本书来看,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类似琼瑶的那种的连续剧的文章,那个剧照上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宛如《未央歌》时代的重现”我当时对这句话很好奇,什么又是《未央歌》呢?所以就去找这本书来看,连续三天就把这本600多页的《未央歌》看完了。后来我上了台中一中,高一时我们班的导师在上课的第一天就为我们介绍《未央歌》这本书,说是希望我们高中三年能像《未央歌》里面的情境一样,感到幸福,感到温暖。这时我吓了一跳,心想怎么会这么巧阿。。。后来班上大部份同学也都看了这本书,还常以这本书里面的情境去讲所有的事情,还自己分配角色,去扮演书本里面的角色。不过由于我们读的是男校,一半的角色分配无法平冲,大家还希望能去外面找女主角呢。 在毕业时的校刊上,老师写了一篇文章送给我们,其中一段就是在讲《未央歌》。说我们这个班大部分的人都沉浸在《未央歌》里面,大家都感到很幸福很温暖。当时就有人提议要把《未央歌》拍成电影,反正我们班大部分人都已有《未央歌》里的角色,接下来只须分配谁当导演,谁当编导等等,词曲则由我来创作,老师也期许我们能够做到。 高中毕业以后,大家各奔东西,各自在不同学校念书,彼此间也少了联络,同学间的情谊也慢慢变淡。在我大三的时候被唱片公司发掘,当时我写了四首半的歌,其中一首就是《未央歌》。后来又写了九首,再选出十首来发行我的第一张专辑。当时我除了词曲创作以外,还为每一首歌写了一些文字来说明我为什么要创作这首歌,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些文字手稿。当时我脑海中常会出现一些《未央歌》情境的画面,幻想着《未央歌》的作者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就好像是自己将来老了以后的写照。这是我第一张唱片中文字部分的其中一段写到的话。 1988年,当时我就想过要跟鹿桥先生联络,但透过出版社会其它管道都问不到鹿桥先生的消息,直到1995年我又发行了《未央歌》精选辑,重新翻唱《未央歌》。还自己做导演拍了一支新MV。这时我又试图跟鹿桥先生联络,但还是联络不上,好像是某些人故意不想让我与鹿桥先生联络似的。直到1997年,我收到了名作家朴月女士的一封信,信中大概说:黄舒骏,我是鹿桥先生的侄女,鹿桥先生要我传话给你,他听说台湾有一个小伙子叫黄舒骏,很有才学,也写了《未央歌》这么一首歌。他要我传达你不要害怕跟他联络。便留了鹿桥先生在美国的电话给我,我当时便马上飞去美国找鹿桥先生。见面时鹿桥先生还开玩笑地对我说,我以为你会背着一把吉他来见我呢!第一天在他们家里听了鹿桥先生讲了很多故事,鹿桥夫人也陪在一旁,也看了很多他们的照片,是非常愉快的一天。 鹿桥先生的《未央歌》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本书,对学子的影响也很大。民国48年到民国78年间,《未央歌》是各大书局热门书籍,国中高中生看了后会开始响往大学生活,大学生看了《未央歌》后便会为书中人物所迷,常会在社团或一些表演活动上来表演书中的角色故事,也会常把朋友们比喻成书中的某一角色人物。当时《未央歌》风靡校园的情况,是现代学子无法想象的。 后来鹿桥先生听了我写的《未央歌》这首歌曲,老实说他对于歌词并不太满意,但他也没有直接说明。他认为《未央歌》是大时代下的友情,但我的《未央歌》的开头第一句是:当大余吻上宝笙的唇边,我总算了了一?心事。。。他认为这是爱情,说我把这本书写成了爱情故事。事实上我也不想这样写,但鹿桥先生的《未央歌》又没有歌词创作,而我要在这600多页的小说里写成一首歌词放在我的曲上,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阿!刚开始我自己也不知道从何下笔,就反复翻看《未央歌》。有一天我看到最后一段时就发现了这句话,这时我便知道了要怎么写这首歌词,我决定用这句话作为歌词的开头,所以我写这首歌词写了很久。事实上我写的这首《未央歌》并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在写我心里面的《未央歌》;我成长过程中的《未央歌》。 其实我之所以想写《未央歌》这首歌,不可否认是受到当时一个英国女歌手的影响,这位女歌手也曾把世界名著改写成为流行歌曲,曾轰动一时。所以当我想到要写《未央歌》时我就非常得意,觉得自己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了。 把《未央歌》拍成电影是我高中时就有的梦想,直到2000年,我才跟朴月女士聊起这件事情,她也觉得不错,便再次安排我和鹿桥先生见面。当我们聊到拍电影一事时我才发现,一直没有人把《未央歌》改拍成电影或连续剧的原因是因为鹿桥先生根本不同意,事实上曾经也有人有这个想法,甚至连故事中的主角都找好了给鹿桥先生看,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未央歌》里面的情境是不能拍成电影的,特别是他会认为一般连续剧或电影到后来都会变得庸俗,影片根本无法把《未央歌》的原味表现出来。其实在我去找他之前我还寄了一些文学大戏给他看,比如人间四月天等,后来发现不寄还好,因为他看了后觉得不怎么样,更加坚决不同意把《未央歌》改拍了。 但鹿桥先生对我想拍成电影一事也考虑了一下,事实上他同意我先进行编剧,光是这点就令我很高兴,因为在这之前他从未同意过让人拍《未央歌》。 离开鹿桥先生后我就开始着手这件事了,因为我非常重视这件事,我会觉得要拍这么伟大的戏剧剧本不应该是由我来写,虽然由我来写,也应该没有人会有意见,但我认为这个重要的剧本应该由专业的编剧来写,可是没有任何好的编剧会在没有拿到授权的状况下来帮你写,因为鹿桥先生不会先给我授权,他只是同意让我先拿剧本和他讨论,这让我进退两难。后来刚好我去参加一个音乐节时顺便打了电话去鹿桥先生家里和他讨论这件事情,我大致跟他讲了一下我的困难,可是我话还没说完,鹿桥先生就显得不太高兴,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剧本还没写出来就不必再和他讨论拍摄戏剧的事了。当我在跟他谈授权的事时,他可能认为我很急着在搞这件商业化的事,并没有诚意真的想把它拍成戏剧。现在想起来,当初如果我自己去写这个剧本可能就会没事,可是我就是太看重这件事才会想找一些专业的编剧来写,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当然我和鹿桥先生在想法上的落差其实是可以明白的,但真正的结果就是我跟鹿桥先生断了线,后来他也搬家了,不久后就逝世了。 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这中间其实至少有五组人找过我说想拍《未央歌》,希望能透过我。事实上我知道我不太可能代表他们在谈这件事了,感觉上鹿桥先生之前在这件事上对我有些不太谅解,就我所知,到目前为止,鹿桥先生他也可能交待他的小孩说不希望进行这个事情,我会觉得这是我的一个美丽的遗憾。如果鹿桥先生能了解这是我高中时就有的梦想和愿望,他或许能够体会,事实上我根本不在乎商业上的任何利益,我只想促成《未央歌》能拍成电影或连续剧的这样一个梦想。当然在进行之前我还必须准备我个人能力无法达到的一些事,比如资金;人事等等。这些都是我在进行时所碰到的困难。也许这就是《未央歌》的天命吧,它只能成为一本小说,而无法变成一部电影或连续剧。可是我永远记得鹿桥先生跟我讲过的一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不知道他的意思是要跟我说明什么,可是我总觉得是跟这件事情有关。所以我现在并不强求这件事情,我只是在等待看看将来还会不会跟《未央歌》再有什么特殊的缘份! 我对《未央歌》的缘份很深。事实上有很多朋友听过我的《未央歌》但不见得看过这本书,尤其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在看了吧,也有人是因为听过我的歌的关系而重新去看去认识《未央歌》。我想我在鹿桥先生的《未央歌》上也算是做了一个特殊的认识与贡献吧!所以不管之后因为拍《未央歌》这件事的发展如何,我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太多的遗憾,因为《未央歌》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其实我一直觉得如果我这一生都跟《未央歌》有着奇妙的关系的话,这就是我的荣幸。《未央歌》带给我年少时的感动,它也带给我事业上的起步,就是我的第一张专辑有这首歌,因为这首歌受欢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我也希望在我这一生中能够看到《未央歌》有个美好的不管是逗点还是句点,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我希望《未央歌》能够继续留存,不管是用什么样的形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黄舒骏: 我与《未央歌》和鹿桥先生的渊源 (徯澍)
- 喜欢《未央歌》的冒个泡吧 (徯澍)
- 新京报:鹿桥名作《未央歌》将出“繁体大陆版” (徯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