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一届十分人生短片观影活动
elvita
**第一届十分人生时间:免费直接参加 (座位有限) 2007年12月8日下午3点半 地点:北京朝阳区光华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区,1号楼2阶梯教室(1号楼3楼) 十分人生网站:http://www.tenminlife.com BLOG地址:http://blog.tenminlife.com/ 12月10-24号在EMO+(建国路88号soho现代城4号楼103)循环放映 电话:85892787 12月21-23号在SOHO尚都4楼会有一个训循环放映 第一届参与导演: 林桂枝 袁泉 林志鹏 爱米 谷巍 魏超 赵斌 梁大爷 许熙正 shu 和Joe 【活动内容】观影+现场研讨 《山什(Sansar)》 223 《Between There and Here(从那端到这端)》 SHU&JOE 《大理异人馆》 爱米 《à 》谷巍 《向白血病抗争的90岁老人段爱生》 粱大爷 《看看》 林桂枝 《没有前声 》魏超 《遊荡在肉体外的》 许熙正 《Reverse Sider》 赵斌 《如果没有你》袁泉 十分人生 tenminlife 人生和态度是永恒的话题。简单的说,“十分人生”是关于每个人生命中“十分钟”的故事。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自从事不同的行业;而现在,他们要拿起身边的影像设备,向大家讲述自己生命中短暂的的“十分钟”。这些浮光掠影版的片段会组合成为一部影片。然后,会在一个可容纳200左右的露天场地里举行小型的说明与放映,来和大家分享影片制作的点点滴滴。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模式,将会陆续有人加入这次活动,分享给大家并获得真实的快乐。 在很多行业里,往往都失去了做事的本质,只是盲目的追求些许所谓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十分钟”组成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生命中的片段,也是件极单纯而幸福的事;不需要任何理由或者意义的空洞的概念,只要自己有体会并快乐着,就能够引起巨大响应了。况且,讲故事的人涉及面极广,可能是艺人、导演、建筑师、警察、司机等等,对于了解整个社会,还是有些微薄的作用。整个文化圈需要改革,创意产业要起步,甚至于国家的文化需要更好的提炼……这绝非空谈便能实现的,必须要塌实的做些事。“十分人生”就在做这样的事,一些关注普通人最基本的心理状态、生存空间的点滴极普通的事而已。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仅仅是为探讨这个艺术观点、人生问题的工具而已,并非是武器。 当然“十分人生”还是有很多商业价值的,虽然主办方并未把此列为主要的创办目的。首先,这是很多新尝试中的其中一样,如此崭新的事物必然引领那些传媒产业的视线;更深一步说,由于参与者多数已是在各个领域有些代表的人物,当中不乏明星大腕们,对于更多的追捧者而言,这简直就是幸福的起点;另外,如果这个活动存活下来了(先不谈成功与否),那么,对于整个文化圈,这又是一个小成品运营某个活动的至经典的案例,它可以带动很多周遍的产业。如此的商业价值还有很多很多,它证明了“十分人生”是一项绝对有潜力的对新文化新领域探索的完美尝试。 并非只有那些巨人生命中的切面才有光芒,其实每个人,每个普普通通鲜活的人,我们都有则让自己足以振奋一辈子的“十分钟”。我们去探询人生的真谛,探讨人生和态度间的哲理,并非是引人入魔。反倒是希望所有人能够从虚无的幻想中走出来,真正的去做,真正的去体会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当然,这也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每个人的“十分钟”,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要么去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要么欣然的接受它人的苦楚。 Not only the riches are shining, actually everyone does. All of us have some ten minutes worth being memorized. 体会自己的每个“十分钟”,体会每个人的每个“十分钟”,这是简单而幸福的。 Tasting every ““Ten Minute” is a simple and enjoyable thing. 活动流程 1ST STAGE 邀请10个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人来完成这个活动,包括艺人、MV导演、摄影师、艺术家、建筑师、学生、设计师以及其他行业。用DV或者胶片的形式拍摄一部10分钟长度有关于“人生与态度”为主题的短片。参与人员须提交短片成品(剪辑后)和个人资料短片资料各一份。 2nd STAGE 场地确定于会场布置,选择容纳200人左右的广场露天空间或者小型室内剧院剧场。 3rd STAGE 现场活动实施。室内小型剧场放映+导演演讲与回答观众提问。 4rd STAGE 其他城市的固定场地做持续一周的放映,地点为小型画廊或者艺术商店(北京,上海,成都,台北等),现场展示导演影片,照片及图片。 第一届十分人生参与者名单:director 目录分类 林志鹏 编号223。现居北京。自主创作人。创办独立时尚杂志书《TOO》。隐匿的拍照者和写字者,偏执于影像视觉。游城人。有桃红情结,热衷暧昧和取闹,收集私人情趣和玩具。创作类型涉及摄影、平面设计、Tee Design、平台玩具、平面/网络杂志、独立出版物、文学等。独立出版《My Private Broadway》个人影像书。摄影作品入选《3030 :NEW PHOTOGRAPHY IN CHINA》、《大象》等摄影书典。 爱米 现在居广州,杂志人。18岁玩独立音乐band,19岁做广告文案,20岁做独立观影社团,22岁做女性创作网络杂志《after17》,24岁做独立时尚杂志《TOO》。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袁泉 在戏剧界眼中她是这半世纪林青霞以外最有气质的女演员,在音乐圈中她是许多乐评者及DJ最期待出音乐作品的歌手。虽然她在7年前只出过一个单曲,在媒体工作人员眼中,她是最低调友善不愿意以人为新闻,只愿意以作品为说明的,在这个时代中注重艺德的少数艺人之一,在姚谦眼中,她将是这个时代里少数能留下隽永音乐作品的歌手。 谷巍 现居北京,1997 年北京工业大学涉外建筑系毕业,两年后赴法留学深造。于2004 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建筑师执照。在法国巴黎学习工作的7 年中,他曾为多家法国事务所工作,参与过各种中法项目的设计: 2008 年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永定门南火车站;法国图卢兹职业中学;法国瓦伦斯综合医院;巴黎国民议会餐厅等…. 2005 年回国后,谷巍作为场域建筑工作室的主创人员,参与了十来个大大小小的国内项目:金果园小学,教堂,烟台世界广场规划,常州国际学校,秦皇岛开滦路商业街,长河玉墅会所,华翰俱乐部,京昌路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等。。。 魏超 现在居杭州,出生于陕西华县魏氏皮影世家,200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2005年成立魏氏皮影艺术公社,作为特约艺术家参与"长征计划",2006年创始发起中国影子计划,策划“中国影子新图形设计邀请展”,编辑出版“中国影子”系列出版物,参展07大声展,现致力于当代“传统NEW 视觉”的研究交流和推广工作。 赵斌 现居北京 MTV全球音乐频道中国区视频设计师 光线传媒视频包装工作室制作总监 现为自由视频艺术家 梁增俊 现居北京,70岁 2001年患白血病,在医院治疗3年后出院,患病期间开始学习电脑,刚开始使用孙女的小霸王学习机自己学习打字。出院后开始学习电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电视购物中网易拍的广告开始对影象感兴趣,然后在购买过程途中受专业人士拍摄购买了JVC的DV,便开始了梁大爷的影象之旅。梁大爷共拍摄30盘DV带DV故事达1800分钟。其中包括老年人运动,病友的坚持等多个老人题材的故事。 林桂枝 林桂枝 北京奥美广告 执行创意总监 林桂枝的字典里,有三个关键词:爱,挑战,与快乐。 从香港到北京,林桂枝为爱出走,并不仅为儿女情长,更是怀揣着对大陆的一份爱。 为了捍卫心中的那份爱,她必须承受更多挑战,其中有初来大陆的不适,还有无法融入的困惑…… 悲喜杂陈的人生让她开始懂得,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 快乐就是简单生活和永远年轻的心,所以林桂枝虽早已步入资深行列,却饱有一颗新鲜热忱的求知心。 无论各大4A的执行创意总监,还是与顶尖电影人拍档的制作公司,从汽车到手机,从医药到化妆品,一步一步,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许熙正 Leslie Hsu 现居台北,著名时装摄影师 许熙正-Leslie Hsu 出生地-台湾 2007到上海 老爸-摄影师 哥哥-摄影师 我----摄影师 弟弟-摄影助理 右脑--比左脑大863.22倍 右眼--比左眼多使用695万6297次 右食指--比其它手指头多使用528万4729次 白天--做梦16小时 晚上--做梦8小时 忘性--比记性多6倍 右神经—比细胞细4分之3 左神经—比主动脉大3倍 shu 和Joe 现居北京 Joe美国人,shu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一对跨国界的创意组合。 Shu Hung生于中国福建省,长于美国的西雅图。她在东海岸的Bryn Mar获得了艺术史学士学位。毕业后她到旧金山生活,却把家安在了纽约。在2001年,Shu合作创办了一份自由出版刊物——《IN》杂志,其内容涉及当代艺术,音乐和文化。在随后的十年里,Shu在行业中就职于多家广告和设计工作室。2006年,她到北京奥美互动担任创意总监。Shu在从事设计工作之余,为Tokion, There, Slash等名刊担任自由撰稿人;还出版了《By Hand: The use of Craft in Contemporary Art》; Shu 的众多作品在纽约,洛杉矶以及悉尼等地区的书本杂志刊登,并在纽约的一些大学教授设计与自由出版。 Joseph Magliaro生长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海科斯顿市。海科斯顿市位于纽约的郊区,本地的M&Ms工厂散发的巧克力的淡淡香味是其住宅开发的独有特色。1999年,Joe在Richmond大学取得了哲学学士学位。自2000年以来,他在纽约的多家广告代理商和杂志社从事过设计和文案工作。2006年,Joe与Shu Hung共同编著的《By Hand: The Use of Craft in Contemporary Art》由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一个月之后被售出,至今已被二次印刷。 十分人生项目发起人 林文炫 男,今年44岁,台湾人 在风最大和离海最近的城市新竹长大,一直在台北香港内地 从事和音乐 影像 文字 广告创意 绘画,相关工作将近20年,现工作 居住在北京 姚谦 台湾著名的写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 历任点将、索尼唱片负责人、百代唱片总经理,维京音乐总经理、橙天华音总经理。 唱片圈里,姚谦有着双重身份,一是出名的作词者,一是唱片公司的总经理。创作者和管理人向来难以相容,姚谦却把两种角色扮演得称职且出色。而他在流行音乐界更受到称许的表现,则是他以绝佳的沟通能力和无比的耐力,成功的把许多歌手推上事业巅峰。 二十年来,出自他之手的经典唱片不计其数,成功打造出萧亚轩、刘若英、coco李玟、赵薇、江美琪等乐坛巨星。个人发表原创歌词600多首的姚谦,在亚洲各地华语流行榜上也斩获无数“最佳作词”奖项,成为现今华语乐坛举足轻重的大师级词人。 邝盛 金曲奖最佳MV导演,他的风格很难用比较具体的标签来界定 ,获奖无数,曾为周杰伦、王菲等天王天后拍摄过MV,邝盛也被圈内称为亚洲最好的导演之一。 郑洋 北京音乐台《中国歌曲排行榜》、《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金牌制作人,以前瞻性的眼光坚持十年推广具有优秀品质的原创音乐,发现并大力推荐播放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许巍、朴树、韩红等人的音乐,为其日后红遍大江南北打下坚实基础。是中国广播界第一个系统介绍台湾的民歌发展和内地的民谣历程的主持人,编辑主持10年之久的颇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校园民谣》节目也成为内地无数文艺青年和大学生的音乐启蒙和心灵之友。如今已从一名主持人成功转型为媒体管理人,2005年8月策划执行的《许巍日》,成为京城著名的文化演出热点事件和成功范例;2006年末策划推出中国第一部彩铃舞台剧《开心麻花2006》,以连续演出42场的纪录创造了首都舞台单本剧演出的最高纪录;策划实施的每年一度的《北京流行音乐典礼》更是中国流行歌坛的年度盛事,而一手制作的《中国歌曲排行榜》节目则成为原创歌坛的最硬指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免费|美食徒步,爱生活的搭子们,来呀 (啊!灰灰)
- 北京南城:故事交换活动 (啊!灰灰)
- 演出:一场追求独特美感的云上舞(10月20日) (茉茗芪妙)
- 【北京】1月16日钢琴演奏沙龙——流行音乐的古典化改编 (可能性)
- 12月13日《五彩缤纷》免费观影及映后交流 (elv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