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短篇小说概论(1)
来自:我是醉风
法国小说的成熟,要从斯丹达尔开始算起,以1830年出版的《红与黑》为标志。但他主要写长篇,中短篇不多,水平一般,即便是名篇法妮妮,也存在一些情节漏洞。
紧随其后的,是第二代现实主义者——巴尔扎克。他也主要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中短篇倒是有一些,但主观评论过重,作者不能很好的隐藏在作品背后,因此存在行文拖沓的毛病。好在巴尔扎克还算睿智,尽管废话稍多,也还能透出些哲理来,因此,对于时间充裕的朋友来说,可以啃一啃。。。但总的来说,可读性不强。
真正使法国中短篇小说独立出来,达到初步成熟的,是梅里美先生。他的作品,不能说部部精彩,有的甚至令人感到云里雾里,但大部分可读性还是比较强。去掉了那些可有可无的枝枝蔓蔓之后,人物形象变得立体,性格更容易凸显,加上情节曲折离奇,这就是为什么他仅凭一二十部作品就可以牢牢占据文学史的秘密。
梅里美之后,还有两人,一个是缪塞,还有一个,是多尔维利。
缪塞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个诗人,殊不知,他也有过小说创作,并且,短篇比长篇强。短篇虽然不多,但用词比较简洁,几乎没有赘述,偶尔插上点议论,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有的偏重情节,因此人物性格稍弱:而有的注重情感,类似于成人童话。也有反应现实生活残酷的,心理刻画比较出色。但最好的一篇,我认为是《咪咪·潘松》,此篇的人物塑造,已不输梅里美。
多尔维利在中国知名度不高,在一般的法国文学史也很少提及。目前译过来的作品,也只有两篇,因此不好全面论述。仅就译过来的两篇来看,此人喜欢写超自然故事,情节离奇、诡异。作品社会意义不大,但对隐秘心理,特别是畸形变态情感的描写,有着一定的触及。
福楼拜在法国文学史有较高的地位,作品不多,声誉不小。他是个早熟作家,十几岁就写了一些短篇,晚年又写了《三故事》。其中《一颗纯朴的心》,较为突出,这应是一个长篇的分量,却浓缩成中篇。极度的压缩、近乎冷酷的文字、不带情感的描写,都使这篇作品令人感到窒息!一字,一句,几乎精简到形销骨立,完全摒弃了气氛的烘托,节奏的缓和。如果说前辈作家们大多难以避免“臃肿”的话,福楼拜则有矫枉过正的嫌疑。
【未完待续】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类似于《悲伤是成长的恋人》的作品集吗? (我是醉风)
- 法国中短篇小说概论(1) (我是醉风)
- 法国通俗文学简论 (我是醉风)
- 法国奇幻故事集何时出版? (我是醉风)
- 法国作家缪塞的小说 (我是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