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节选)
来自:水流云飞扬(悦纳自己 积极生活)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理解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 自我同一性是对“我是谁”内隐和外显的回答,它兼具意识的一面和无意识的一面,它包含着“我已经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我应该成、和为什么”,同时也包含我不是什么”“我不想成为什“、么”和“我不应该成为什么”。 (2) 自我同一性是人毕生追求的核心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的关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成熟的自我概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 (3) 自我同一性是内在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与自我发展相联系,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个体本质存在的内在状态) 、现实自我(个体存在的外在状态) 和理想自我(个体存在的理想状态) 一致性关系的建立,是自我内在张力的适度;另一方面又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性反应,产生经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使个体生活在过去、现在、将来的自己无论在哪一个时间和空间都能在意识和行为的主体方面实现自我的统一。 在主观上则表现为互为关联的存在感(明确我是谁和我的位置) 、一致感和连续感(人格跨时空的一致性) 、心理的成熟感、生活的意义感和方向感(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客观上保证人与社会的有效整合。 (4) 自我同一性作为结构是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它是个体描述、关联和解释相关特征、经验和选择合适的行为的理论或原则。它不是机体自然的成熟,而是一个主动寻求的过程。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信息时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和关于自己的理论的发展,使个体在矛盾的现实中保持人格的统一,标志着自我的发展和人格的成熟。 全文链接: http://www.easemind.com/club/article-318-1.html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如何缓解焦虑? (多读书)
- 人生哲学问题 (周)
- 超越与自由—— 读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 (水流云飞扬)
- 主体间性 (水流云飞扬)
- 【如何做休闲】 (Jak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