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大纲:剧情合理化脑洞 (四-1)
瓜特(生活把人逼成女流氓)
大纲居然也要分上下两部分!
这个系列的帖子,主要讨论的是在“注定无法改朝换代”的大前提下如何让剧情更合理,令人信服。感谢 @free @chilly @长安 @独立鱼 @菩提子Niki @seiran @阿翡的讨论和启发。
一、本剧的主要矛盾
1. 君主与士族门阀的权力之争
2. 士族门阀之间的权力之争
3. 士族门阀与寒门之争
二、社会风貌的刻画
三、主要角色的塑造
四、我脑补的大纲
王五看着巍峨宫阙,回忆自己的一生。
1. 马曜年间
1.1 童年王五
童年王五,和皇子一起读书,学习历代典章故事。她外婆老太后亲自教导她,带她看舆图,向她介绍前辈女性楷模。王五和马三马子澹关系很亲近。马三是个神童,为她写小情诗,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马大马子隆十分顽皮,捉弄身体不好的马二马子律。马三和王五纷纷制止,王五去找皇后告状。
王五也和哥哥王夙一起受父亲教导,练练字,弹弹琴,写写诗。某天,王五和王夙陪母亲晋陵长公主去慈安寺礼佛,听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法贤讲所见所闻。回家后,王夙跟王五说,我读《尚书》,念《禹贡》,感慨造化神秀,想游遍名山大川。王蔺走进来训斥王夙,说他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再说了,《禹贡》所提多州都在北朝(就叫北凉好了,叫别的也行)统治下,有本事你就去。恰逢王蔺门生向荟前来拜访。向荟将刺交州,王夙跟着跑了,离家出走。收到书信的王蔺大怒,但他一方面信任向荟,认为他定会保儿子周全,另一方面也觉得儿子玩够了就会乖乖回家,便也没有派人去寻。王五思念哥哥,问王蔺,哥哥去了哪里。父亲告诉她,哥哥去南方了,你好好练字,好好读书,他很快就回来。
读着书练着字,王五就长大了。(此处换演员)。
建宁在举办大型清谈会。听说马三也要去,少女王五就央求哥哥带她去参加。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周易。王夙因为有个特别进取的爹,被人嘲讽留恋俗务。当时风气,望白署空,是称清尚,恪勤匪奋,终滞鄙俗。王五受到父亲影响,也嫌弃清谈家们,锦衣玉食却不思治理国家,强兵裕民,反倒嘲讽她爹政绩显著。
马三本为建宁清谈之冠,但看王五不开心,也没心思去论有无虚实,辩宇宙根本,只顾着安慰她。他知道王五喜欢听八卦,就分享最近听到的军报,征北将军萧七所率宁朔军已经围困东都上阳(即洛阳,就叫这个名吧,切题一下)数月,不日就将克定。王五说,我听说宁朔军原本叫做东府军。但因萧七一度是宁朔将军,宁朔将军之兵,终成宁朔军。马三点头说,大成历来有宁朔将军一职,但宁朔沦陷敌手已有百年,萧七能光复宁朔吗?
不巧这对话被人听见,高门贵胄们避之不及,拒绝三连,说莫谈俗务,莫谈军事,更莫谈寒门小儿萧七。王五嘲讽大开,她笑道,原来是刘纲刘公子啊,你家郡望也是寒门小儿收复的,没有他,刘氏祖坟都在胡虏手中。刘纲反唇相讥,我越名教而任自然,不屑于祭祖,没有王家那么流于俗套。王五说,那你也别要这靠着祖宗荫庇得来的给事中。对了,数十年前,桓宣公一度收复上阳。但他任用一人守城,此人只知空谈,北朝大军围城之时,还作《围城赋》,以至于东都得而复失,气得桓宣公直说学士辈不堪经国,此人为谁?众人皆笑。王五说,是不是刘给事中你的祖父刘淡之啊?刘纲一时语噻。

清谈会毕,王五与王夙回到家中。王蔺嫌弃王五不懂事,马上要及笄了还四处乱跑,又嫌弃王夙废物,文人技艺被马三压一头,也不好好参与朝政。王夙顶嘴说,我曾游历南方,见水患严重,想去治水,父亲你又不让。王蔺说,治水吃力不讨好,你有这个能耐吗?琅琊王氏不如从前了,万一治水不成,你该如何收场?我看你妹妹要是男的都比你强。王五说,哥哥为山经、水经作注,跟我分享游历所见,我才知道天地浩大。三人又谈及最近寒门崛起,北伐军情云云,老王颇有不甘,说我们王家的祖地琅琊也是萧七收复的。王五倒是没那么在意,她说,哥哥你自小就想走遍九州,如今天下将定,兵戈将息,这个愿望快实现了。
1.2 王五及笄
王五的及笄典礼上,皇帝马曜临轩册命,为了图个吉利,以东都为食邑,封她为上阳郡主,十分尊贵。(然而当时上阳还没收复,马曜只是不想给王氏女实封而已。)成人和成婚,一体两面,王五的婚事也被提上议程。王五钟意马三,欲求婚姻自由。但图个吉利真的管用,此时军情传来,萧七带宁朔军克定上阳,光复东都。王蔺感叹,寒门小儿竟大破贼。王五想说话,却再无机会开口。
马曜立即召集群臣分享喜讯,朝堂路人甲乙丙开始讨论萧七的战功。
1.3 马踏关山 (就让男主角好好打个仗吧)
河洛王里已复,萧七命秋毫无犯,南下请文官北上,修整藏书,又在当地招贤纳士。马曜命使者赶赴洛阳,加萧七豫章郡公。萧七计划休整军队,屯兵河北,计划继续西进,以光复永兴(即长安,随便改个名,叫别的也行)。
王五找皇帝玩六博而胜之。马曜答应了她的要求,许她婚配自由。但没过几天,王五的外婆老太后去世了,王五非常伤心。马三想向王蔺求亲,因太后新丧,此举颇为不合时宜。两人不约而同,决定等丧期过去再说。朝中士族也太后大丧为借口,拖着萧七,给他收复关中的计划下绊子。在华夷大防这件事上,王蔺跟萧七是一致的。他虽然不甘心,却没有像其他士族那样掣肘。萧七借此机会平定流寇,经营河洛,虽无王爵,民间皆以萧武王呼之。
一年多过去了(此处换演员)。马三筹划着让皇帝下旨赐婚,王五也期盼着。
时机成熟,萧七决定挥师向西,以图关中,光复永兴。他兵分两路,宋怀恩带着胡光烈的弟弟胡光远出青泥关小道,唐竞为前锋向峒关,萧七和胡光烈带着主力随后。宋怀恩所部为数不多的宁朔军遭遇了北凉皇帝率领的主力。两军在青泥关决战。宋怀恩一展嘴炮才能,他说,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远征至此,如果败了,尸骨也休想还乡!将士奋力一战,大破敌军。御驾亲征的北朝皇帝死在乱军中。
唐竞本是关中人,因为战乱流落到南方,加入宁朔军。他提出自己可以带着招募的关中士兵混进永兴城当内应,等主力杀到,就里应外合。萧七赞同,他说围城耗费时日,永兴为历代都城,多有加固,强攻将会损失巨大,我们必须智取。此时他收到战报,宋怀恩大败北朝主力,对方已经无力回援。他立刻命宋怀恩也向永兴前进,争取会师。唐竞混进城里,散布谣言,说御驾亲征的北朝皇帝已经被宋怀恩斩首,大成的萧武王和他战无不胜的宁朔军即将攻城,北朝要完了。城内一时人心惶惶,北朝太子暂时监国,但他也无法稳定局势。
决战之日,宋怀恩部和宁朔军主力在城下会和。永兴守军已经士气涣散,唐竞又找人暗杀了守将,大开城门。胡光烈率先攻入皇城,在皇宫里找到了皇帝仪仗,抠下了上面镶嵌的宝石。他的队伍里混有王氏暗卫,他们欺负老胡不识货,趁乱窃得传国玉玺,送回建宁,交给王蔺。
顾雍之子顾旻汶为北伐军随军文人,清点了皇宫中的珍宝器物,命人把清单送给马曜。他奉皇帝之命打探传国玉玺下落,找宫人询问,众人都一问三不知,摇头说历来只有天子知道此物所在。但北凉皇帝已死,顾旻汶已经无人可以查问。老胡想继续抢掠皇宫,被宋怀恩制止。宋怀恩劝他,宫内器物均已被记录在案,你再抢,就是欺君罔上,图谋不轨,问题就大了。
胡瑶保护了宫内的女眷。
庆功宴上,宋怀恩偷偷告诉萧七,胡光烈抢了永兴皇宫里的仪仗。他又说,一直传言传国玉玺就在永兴宫城内,我们怎么没见着,不会是老胡藏起来了吧?这要是真的,老胡不仅会给自己引来杀身大祸,还将危及宁朔军全体。萧七说老胡没那个心,传国玉玺失踪已久,说在永兴也只是传说而已。他就是穷怕了,不过他抢了北朝皇帝仪仗的事情千万不能传扬出去。顾旻汶让北凉宫廷乐队演奏乐曲,随军文人们都说,自从离开建宁,久无雅音入耳。老胡说老子听不懂,宋怀恩却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萧七令麾下将领严格约束兵士,城内秩序井然。唐竞在城内潜伏时有所打探,萧七让他带人去抄了几户王公贵族家,用他们的家财奖励士兵,多余的分给城内民众。唐竞搞封建迷信,抄完家就去道观祈祷。
萧七收复关中的消息传到建宁,这是大成南渡以来,在军事上取得的最大胜利。洗临淄秽,清河洛尘,战功赫赫,他的爵位已经是豫章郡公,再往上一步就是王爵了。甲说,高祖有言,非马氏者不得为王,我朝从未有过异姓王。乙说,他出身寒微,就是个武人,如何能配王爵。丙说,光复旧都乃是千古功绩,封王确实不为过。丁说他立下如此大功,会不会拥兵自重?马爹决定玩个平衡术,封萧七为豫章王,并请他南返。
1.4 上元灯会
萧七把永兴托付给唐竞和胡瑶,留下锦囊,嘱咐他们,如果忽兰侵扰就打开。他随后带精锐几千人南下,驻扎在自己的大本营——距离建宁不远的东府。
恰逢上元灯会,宋怀恩本是南方人,虽然见过了永兴和上阳,但对建宁依然心向往之,提议入城凑热闹。萧七刚完成收复关中的大业,也想体验一下节庆活动,就答应了。
上元节有宫廷夜宴,王五入宫参加。因为太后国丧,上元灯节也停办许久。王五爱凑热闹,最近正好念到描写上元灯会的诗,就央求马三带她一起出去玩。马三无奈答应,两人悄悄出宫。他们正在讨论怎么向爹妈提起婚事,就听到有人说豫章王三头六臂。边上有路人甲起哄说,听闻豫章王小时候父母双亡,砍柴为生,也没念过书,他都能封候拜将,我们未必不能。路人乙嘲笑他说,你倒是父母健在,还念了几卷书,但是去顾太傅府上求官,人家嫌你家贫人丑,都不搭理你。路人丙说,听说豫章王忙着打仗,老婆都来不及娶,我们一般年纪,我儿子都十岁了。路人丁说,豫章王是要娶大美女上阳郡主的,你可没那个福气。
王五很生气,上去跟起哄的人理论,遇到萧七和宋怀恩,拌个嘴吵个架,王五拉着马三跑了。(马二暗杀之类的就算了,有点突兀。)
王五去河边和马三放花灯,对面正好有人唱《东飞伯劳歌》,马三也念了一遍,说这首曲子虽然不那么工整,但情真意切。小情侣正开心呢,王氏暗卫已经把行踪报给老王,老王阴阳怪气地在河边出现了。
1.5 天阙铁骑
谢宛如来看王五。谢宛如出身陈郡谢氏,是有名的才女。她只比王五年长一岁,前几年由马曜做主,在王五的姑姑,当朝皇后王寰汐不情不愿的情况下,和太子定亲,只等国丧一过就正式成婚。(下药催情睡错人就算了,这情节又土又low。)
谢宛如跟王五开玩笑说,你姑姑可生气了,她盼着你做太子妃。王五问谢宛如,你喜欢马大吗?谢宛如很无奈地回答,我从小到大见过的江南俊杰颇多,各个文辞书画俱佳,至于太子嘛…我们都是一起念书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几斤几两。不过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是君命。王五说,姐姐你文采斐然,小时候我们写诗,你咏雪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同座的公子们都强出百倍。谢宛如说,儿时戏言,谁知一语中的,我命如飘絮不由己,倒是你,还有机会和马三终成眷属。
王五见谢宛如不开心,使劲想有啥热闹,可以带她去凑一凑散散心。王夙一边走进房门一边说,今天最大的热闹就是宁朔军铁骑五百要在宫城前接受皇帝嘉勉。王五提议去看宁朔军入城。谢宛如虽然也好奇,但她嫌弃武人。王五说,我哥哥除了领太子舍人,也挂了个宣威将军虚职,但他从未上阵杀敌。王夙说,那我们就去亲眼看看这上过阵杀过敌的将军。投票二比一,三人成行。王五一口气上五楼,在城上遥见宁朔军和萧七,又见到顾大夫被迫死谏。此处就按原剧走,不展开了。
1.6 封王宴席
马曜大摆宫廷宴会,庆祝收复关中,士族文人歌功颂德,吹嘘一番,有人作诗有人作画。
马曜对萧七表示,今天主要是给你庆功,我朝南渡百余年,只有你立下这不世之功,今天演奏的乐队还是你从永兴送回来的,我大成终得华夏正音。封王之外,我还有其他重赏,萧卿切莫推辞。萧七打哈哈,说那是因为皇帝你老人家领导的好,又有宁朔军将士出生入死,我才得尺寸之功,垂于竹帛尔。我是个武人,就直话直说了,请陛下对参战将士论功行赏,对阵亡的将士,要抚恤他们的遗孤。马曜说,我对萧卿寄予厚望,这点要求算什么。王蔺上去制止,他说,此事不可,军费已然耗资巨大,国库空虚。
马曜看向马大,马大从小就怕老王,于是附和,事情有轻重缓急,活人比较重要,抚恤遗孤先放一放。萧七说,感谢王丞相全力支持北伐,感谢青州刺史王桓出钱出力,还征发民夫帮我们造运粮船。不过宁朔军从未向朝廷乱伸手。此次出征,多有因粮于敌之时,关中百姓南望王师,箪食壶浆以迎。
马曜又问马三。马三说,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大成男儿,埋骨关中。若不好好抚恤阵亡军人家属,又怎么昭我天朝大德。我虽不才,愿作祭文。又说,希望此战之后能够止戈息兵。马曜一直为马三的文采骄傲,当即赞许,我儿如椽巨笔,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马二被忽略。
马曜说,王卿,还记得年轻之时,我们同窗共读,每每念及左思《三都赋》,遥往永兴、上阳,也曾发豪言壮语,要收复旧山河,如今萧七实现了你我宏愿。我派萧七,士族众人皆以为必败,说我朝应当重在自保,坐待时变,只有你支持。不过你也没想到他能一举成功吧。老王回忆起自己在这金殿上慷慨激昂,怒斥群臣:尔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以至礼崩乐坏,中原倾覆,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如今又阻陛下北伐大计,静待时变,待到几时?
马曜接着说,琅琊王氏的青州刺史王桓为北伐调度辎重粮草,功劳甚大,我要把他调回建宁,加官进爵。都督北面诸州人选如何安排,我想听听萧七高见。王蔺敷衍,点头说皇帝你说得很对,琅琊王氏还有很多治理型人才,愿全力支持陛下安定河洛、关中。萧七说自己只想为皇帝好好经营关中一地。但北朝败亡,两都历经战火,宫殿多有损毁,我已经命人修缮,等陛下御驾亲临。马曜表示不忙不忙,听说你尚未婚配?我儿马子隆比你小,都定亲了。萧七抱拳说,中原尚未安定,少数北朝遗族在四处流窜,西北忽兰人侵扰,无以家为也。
王蔺被皇帝阴阳怪气了一通,非常生气,刚一回府就开始跟他弟弟王栩吐槽。他年轻的时候确实有宏图大志,但他认为自己北伐壮志未酬,皆因皇帝和其他士族阻挠之故。如今皇帝居然还想把琅琊王氏之人从战略要冲青州调回京城,给个虚职。老王越说越气,想着你不仁我不义,他又看到暗卫密送回京的传国玉玺,决定搞死皇帝马曜。
王蔺又想到马曜问萧七他结没结婚这事儿,脑洞大开,跟王栩说,王五已经成年(可以卖女儿了),王氏想要继续掌政,急需兵权。但我们家族中人,不仅在军事上没天赋,还不努力,看不起武人。除了你,也就我的门生吴谦刺晖州,但晖州军也不能和宁朔军相比。我另一门生向荟刺交州多年,但交州距离中原路途遥远。我们掌控的另外几州虽然富庶,但民风文弱,酒不可饮,兵不可用。溱水(就是淮河)以北实际上控制在萧七手中。王栩赶紧阻止他哥:琅琊王氏宝刀相传数百年,甚至很少与江南吴姓士族通婚,这次要跨度这么大直接拿王氏女配寒门吗?老王思想斗争了一阵子,下定决心要拉拢萧七做女婿。他说,今时不同往日,祖宗不会怪罪我的,其他士族都是废物,配不上我女儿。
王蔺和王五、王夙扯淡,说到抚恤阵亡军人家属之事。王五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家属中的女性如果还能劳作,就令他们为宫廷、官府织造。他们的孩子应当派退伍军人抚育,教授武艺防身,日后也能为国效命。朝廷再给他们家中老人发粮食、布匹,减免其赋税。老王赞叹,我女儿果然不同凡响。
王蔺一顾豫章王。老萧说,我愿为大成中兴鞠躬尽瘁,何以为家。王丞相啊,你支持北伐大业,我铭感于心,无以为报。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随时开口,联姻就算了。老王说,刘备三顾茅庐,我这才来一次,没事。我还会再来。
胡光烈去箭馆射箭,和士族公子们撞上,被一顿羞辱。老胡要出手打人,被宋怀恩拖走。
1.7 谢氏失势
王蔺下毒过程就按原剧走。马三被拖走软禁,王五非常伤心。
王栩建议斩草除根,王蔺摇头说,这不行。谢氏百年传承,三十余年前,北朝大军压境,控弦百万,谢渊之父谢文靖公运筹帷幄,一战击溃北军,我朝才得以延祚至今。虽然他们早已不如往日,但朝廷里还有很多人,你看庐州刺史就是谢沣,须得稳住这些人。我又何尝不想斩草除根,但困兽犹斗,其力惊人,不妨缓缓图之。我们得先把谢沣调回,但也不能立刻换成王家人,让顾雍之子顾旻汶暂刺该州。你派暗卫密切盯着回陈郡老家的谢渊。
王蔺二顾豫章王。萧七继续婉拒,他说上阳郡主金枝玉叶,嫁给我难免风餐露宿,太委屈了,不行不行。我听人八卦,你闺女明明和马三青梅竹马啊,你咋让我当恶人?算了算了。老王说,谢贵妃意图弑君,十恶不赦,我这个当爹的不能让女儿嫁给这种人的儿子。我女儿不是一般闺阁千金,绝对不给你拖后腿,你是不是看不上我们家。萧七打官腔说,我虽然没文化,但也知道琅琊王氏高门不坠、冠盖云集、簪缨世家,全天下没人看不起你们。老王说,你这是答应了?萧七想到上元灯会的小王五,说我再想想。老王走了以后,他开始看经营关中还需要多少钱。
皇后王寰汐女士钟意王五,想趁机解除谢宛如和太子的婚约。谢宛如其实并不在意自己能不能成为太子妃。但她想到如果能嫁给太子,说不定能给让亲爹好过一点点,于是给太子写了首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马大虽然写诗废物,但读诗还是可以的,感动得七上八下,在母亲面前拒绝解除婚姻。王皇后怒斥亲儿。
王蔺上去劝架说,太子妃娘家衰败再好不过了,这样后宫无人与你争衡。我知道你钟意我女儿,但王五就不喜欢你儿子,你没看出来吗?她的性格你最了解了。再说了,我们王家有你当皇后就够了,多一个皇后和少一个没区别。这么优秀的女儿没几个,得精打细算,好好卖。王皇后作罢。
王蔺既然要卖女儿,必须把马三处理了。他以皇帝名义下诏,安排马三去守皇陵。诏书中说,汝母犯弑君大罪,按律本不该祭奠,但顾念孝道乃人之大伦,姑且让你在心里哀悼母亲五天,哀悼完毕即刻启程。
王蔺三顾豫章王。老王开始画饼,我知道你有生民之志,我女儿嫁给你,就没人敢轻视你的出身了,你我联手,一展宏图。老萧答应,老王开心地走了。
老胡很生气地冲进来,他说这王丞相也忒做作,以为生在士族不起啊,没有我们,他还能在乌衣巷好好住着?宋怀恩也说,大王你是天下寒人的榜样,如今一朝封王,就和琅琊王氏结亲,别人会以为你想攀附权贵,我看王丞相没安好心。老萧说,我不是为了攀附高门(我本人就是权贵)。我们北伐的先驱陶桓公、祖车骑(就是祖逖),也并非出自士族,他们一生不弱于人,我们建立功绩,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辈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从未忘却。但是娶王氏女有诸多好处。平定河洛、关中靠兵戈,但安定两地却要靠文治,需要钱财,王蔺正好有此二者。在时机成熟之前,我们还得跟贵族们好好相处。
萧七打开宁朔和关中的战报,唐竞按照他的锦囊妙计成功击退北凉残兵和忽兰的进攻。他想到秋日马肥,开始安排跑路事宜。
1.8 王五大婚
马三悲痛欲绝,嗑了两份寒食散,在家发疯,精神恍惚,等到行散完毕,已经日上三竿。
王五私奔失败,被老王骂醒。
王五嫁人了,萧七跑路了,就按原剧走,按下不表。
(请让萧七结婚的时候好好梳个头吧。)
1.9 宁朔定情
贺兰箴绑架王五就按原剧走。绑匪和人质在途中听见路边小儿唱《萧武王歌》,贺兰箴嗤之以鼻。
王五被绑架,苏锦儿手足无措,跑去皇陵找马三。马三正在痛苦写诗,跟苏锦儿说,此处守备森严,你能进我不能出。马三给苏锦儿一个信物,让她去找谢家的暗卫。但是谢家今不如昔,养暗卫耗资巨大,多被解散,苏锦儿失望而归。马三说,我最近看老庄,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你若愿意,不如跟我一起修仙,王五自有神仙庇佑,表面十分淡定。苏锦儿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其实马三伤心的要死,半夜起来弹琴又吐血的,写了两句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萧七追击忽兰完毕,驱逐忽兰几百里,回师宁朔。王蔺以皇帝的名义派使者戴骏前去劳军。戴骏的亲戚曾在北朝效命,有里通外国的嫌疑,老王是知道的。但此人行事谨慎,老王苦无直接证据。萧七结完婚立刻跑路,老王很不爽。他认定萧七不会放过戴骏。擅自处理皇帝御史就是冒犯天威,老王心想,自己总能找到个借口给女婿个小鞋穿。
戴骏出了京城来到边塞,也放松了警惕。这一点点马脚被萧七察觉到,他发现使者手脚不干净,勾结投奔忽兰的北朝遗孤,宣戴骏来到大营,迅速诛杀。在驿馆里,萧七发现了作为证据的文书。他们在宁朔城内搜捕同伙,摸到了贺兰箴的藏身处。贺兰箴有所准备,玩起了真假王五。胡瑶追着假王五就去了,还把萧七引错了方向,好在追一半她突然发现这人全身颤抖,不像前一天的王五那么从容,而且露出来的皮肤黝黑,不似江南女子,及时提醒老萧,主角团逃过一劫。
吊桥就这么来呗还能咋地。
王夙听说妹妹失踪了,十分着急。此处暗示一下大嫂出轨了。晖州刺史吴谦进京拜访王蔺并求情,按原剧走。老王本来想敲打女婿,谁曾想连累女儿,又气又悔。
王五和萧七在宁朔的日子按原剧走,拍得挺好。
萧七送贺兰箴回宁朔,告诉他杀你母亲和妹妹的凶手不是我,另有其人。贺兰箴当然不信,萧七说信不信由你,从青州至上阳再到关中,我宁朔军从未屠城,你是个聪明人,想想谁有这动机呢?请回吧。
玉秀教王五唱《督护歌》,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王五却想起马三给她念的《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当时以为是定情歌,没想到是离别曲。梦中金陵雨纷纷,梦外胡笳声阵阵。
胡瑶跟王五玩投壶,发现王五技艺出众,对她刮目相看。胡瑶给王五讲她小时的事,大哥从军,赚到的钱都送给二哥和她,但他们还是在家乡被人欺负,大哥一怒之下带着他们二人入伍了。还好有萧七照顾她,在军中无人敢欺负她。胡瑶又说起她跟随宁朔军南征北战,定青徐,荡关中。王五感慨,琅琊还是我祖地,我都未曾去过,你倒是去过了。胡瑶说,下次让大王带你去呀。
王五说,我从小读书颇杂,不限于孔孟老庄。我听说京畿守将魏邯,他的母亲就曾经带兵守城,是女中豪杰,你也是。胡瑶害羞地低头。两个人又讨论了一会行军打仗,王五分享自己的理论知识,胡瑶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胡瑶说,我以为京城贵女都是…王五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弱柳扶风吗?其实士族公子十有八九也是如此。王五又给胡瑶讲,我有一位族兄王付,见到马嘶鸣跳跃,说这哪里是马,分明是虎。两个人笑作一团。
大早上的,萧七给太子马大的回复先到了王蔺手里。老王收到女婿的汇报,安下心来。萧七写道,我老婆我救回来了,派来的使者里通外国,我也杀了,以正朝纲。老王又想到这事不用来搞搞人太浪费。恰好这位使者是温宗慎的门生,老王弹劾老温,说他也里通外国,将其下狱。
蹇宁王马睢突然叛乱(我觉得让他从广州叛乱更合理一点),占据南方诸多郡县。众臣谈起,当年蹇宁王争夺皇位失败,从海上跑路到广州。当今皇帝初步掌控京城,羽翼未丰,水军废弛,加之广州当时属于不毛之地,山高路远,一时无力追讨,遂与马睢达成和解。后来皇帝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伐战事上,蹇宁王再次坐大。
马大作为太子监国,招呼大家伙商量咋办。桓公请朝廷下诏,他说,我尚在巴蜀的儿子可以带兵平叛,我也愿修书一封,急送白帝城。王蔺怀疑桓公居心不良,他派人追查杀死顾雍的凶手,线索隐隐指向桓公。但老王表面上却说,桓公忠心为国,天地可鉴,但蜀道艰难,唯恐未及。他又令京畿各营时刻戒备,从东府招募退役老兵重新上阵,守卫京师,再调豫章王南下平叛。老王内心的想法是,勤王护驾,平定叛乱,不管是哪个功劳,都得归琅琊王氏。
马二回忆起他娘以前唱《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马二的母亲原本是京城乐伎,名动天下,多为达官贵人演奏,蹇宁王也是入幕之宾。后来马爹也听说马二的母亲能歌善舞,又擅操琴,时人多爱器乐,所以将其纳入后宫。但这位乐伎女士心系蹇宁王,整日闷闷不乐,弹的曲子也颇为哀伤,马爹新娶谢贵人,就逐渐冷落了她。因为母亲出身卑微又不受宠,马二从小就无人关注。这位乐伎重病将死,跟马二说,皇帝不是你爹,蹇宁王才是你爹。
1.10 保卫晖州
蹇宁王来势汹汹。王蔺的橡皮图章太子马大急诏萧七南下勤王,顺便内涵两句,要不是你把精锐都带到关陇,南方不至于无强兵镇守,军情不至于如此凶险。王蔺又写私信告知王五,晋陵长公主忧思成疾。萧七送王五去晖州,和她说,你顺江而下,一日可至建宁,免得陆路奔波。
吴谦投了桓公,要做内应,被王五指挥拿下。但这一口气还没喘匀,突然有人报告,蹇宁王行军飞速,奇袭晖州。大家伙都惊了,军报不是说他还在闽中吗?怎么跑这儿来了?宋怀恩说,我听说他们已到饶州浔阳(江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晖州。宋怀恩指导布防,动员城里所有人参战,说宁朔军随后就到,我们只需撑过几日。我受豫章王大恩,自当横尸城门,以卫社稷,九死无悔。他还承诺参与城防的人都重重有赏。
宋怀城恩跟王五说,晖州城是战略要地,城高池固,易守难攻。王五点头说,我小时候看地理志,知道这里是必争之地,萧七也说,如果占据晖州,即刻能威胁建宁,我们务必守住此城。具体咋苟,大家聚在一起讨论。
牟连在晖州多年,举荐了徐章、孙冲等人,他们出身不高,但却是合格的文法吏,特别懂后勤。城内还有一位机械专家葛鸿,科学怪人嘛,有点疯疯癫癫,出身不好长得还丑,所以无官无职。王五亲自去请,给他们鞠躬行礼,许诺高官厚禄,又说豫章王用人向来不看出身,唯才是举。豫章王威名在外,众人又看到王五作为高门贵女,毫无架子,倍感尊崇,纷纷表示愿意效命。宋怀恩趁着蹇宁王扎营未稳,连夜派人出城找萧七求援,又遣人往京师报急。
王五换个衣服努力搞后勤工作,认识了医馆的帮工阿越。
蹇宁王第一天并没有发动全面攻击,而是派人劝降。他本想直扑建宁的,但桓公跟他说,马二自有办法取建宁,他只需拿下晖州。东西二陕均属马二,皇位自是掌中之物。
王五说,豫章王用兵如神,宁朔军从无败绩。蹇宁王身为皇帝手足,本该拱卫北辰,守护社稷,但他却犯上作乱,无君无兄。如此鼠辈竟敢来劝降,是不是在搞笑,把使者赶回。
蹇宁王听了叙事,轻蔑地说,阿五完全是在诈我,小姑娘跟我玩这招,图样图森破。军师陈敏说,看晖州城防,守备森严,确实像豫章王手笔。军师李单说,我军一路突进,已经人困马乏,而且本来要做内应的吴谦一点消息也没有,豫章王会不会真在城中?和所有把正确答案改错的学渣一样,蹇宁王犹豫了一下,怒改答案。王五苟过第一天。
蹇宁王军修整了一天,晖州城毫无动静,只是死守。蹇宁王下令先来点远程攻击。晖州城内箭矢如雨,连打水都要顶着门板。见还是无人出城攻击,蹇宁王悔不当初,怒斥陈敏、李单真是狗头军师,糊涂,误我!我们何不连夜攻城?众人又劝,说我军初到,不熟悉周围情况,晚上攻城容易出意外,不如派人挖地道。牟连及时发现有人挖坑,迅速堵上。宋怀恩命人收集蹇宁王射进城的箭,补充自身装备。王五苟过第二天。
第三天一大早,蹇宁王发起强攻,战况惨烈。 但攻城真的很难,敌军无人先登,王五苟过第三天。
一般人都是得陇望蜀,桓公他们家是得蜀望陇。桓公与蹇宁王是盟友,不管有没有诏书,他儿子都是要带兵出川的。萧七的情报工作很不错,了解到益州军名义上是要救京师,真实意图则是策应蹇宁王叛军。萧七前去阻击,两军交战,川军大败。萧七一路追击,把他们打得不剩几个人。宋怀恩突围求救的传信兵找到了宁朔军主力,大军全速东进。
王蔺在京城接到密报,王五在晖州遇险,又听闻桓公之子未得勤王诏令,擅自带兵出川。他立刻派人追查吴谦在京城的行迹,摸到桓公,派人软禁桓公于府邸。王皇后也听说了王五被围困的消息,害死谢贵妃后,她就有点心理阴影,最近晚上更是噩梦连连。老王鼓励她支棱起来,他说,王氏女历来坚毅无比,我希望看到过去的你。皇后问他,你派人去救王五了吗?老王说,建宁到晖州是逆水,现在去救来不及。她老公会救她,王氏在晖州多有暗卫,就算城破保她一命也没问题。
宋怀恩正在惨烈地苟第N天,南门有松动迹象。他决定弄险,放蹇宁王先头部队入城。门一开,自然无人爬墙。但是城门狭窄,大军被分割,宋怀恩再派人杀出去,巷战一通,又苟住一阵。萧七的骑兵先到,直接冲了蹇宁王军侧翼,一顿砍后,敌军大败,向南逃窜,想跑路回老家。
庆功宴等就按原剧走,只是没有马三,他真的没必要出现。谢侯也不需要出现,先让他在老家好好呆着。(真实原因是我没本事想出更复杂的东西了lol)
城内搜出很多偷偷写给蹇宁王的书信,萧七命令都烧了。萧七决定先送王五回京。他说,蹇宁王南逃,我要去追讨叛军,切不可像陛下登基之初那样,再放他坐大,这次定要斩草除根。我已派唐竞南下抄他老巢。我军星夜兼程,这两天在晖州修整,正好等等唐竞。王五向萧七保举后勤人才徐章、孙冲和科学怪人葛鸿,萧七通通收下,对王五颇为赞赏。
王五要离开晖州,小朋友们折柳相赠,送至城门。阿越跟着王五走了。
1.11 马二谋反
王五坐船回京,她近乡情怯,感叹“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王五跟王蔺相处的情节就按原剧走。
马二探访皇帝马曜,倾诉心事,说都是你害得我亲生父母一生不幸,现在你自己也沦落至此,可谓善恶有报。你眼中从来没有我,现在我要让你看看我能做出什么大事来,不对,你现在也看不到了。马曜不是真疯,他突然睁眼,眼里一片清明。他对马二说,我才是你亲爹,现在扳倒琅琊王氏,实现中兴大业,都靠你了。马二说,这不可能。马曜一字一顿地说,是我对不起你娘,她心怀怨怼,所以才诓骗你来报复我。是我先认识的你娘,她还给我唱过,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青陵松柏下。马二说,我不听我不听,等蹇宁王入城,我要跟他滴血认亲,证明给你看。马二回头确实开始瞎琢磨,不过造反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他爹是谁,他都只能继续搞下去。
宁朔军遭遇粮食危机。饶州刺史是琅琊王氏的王伋,在王蔺的暗示下拖拖拉拉磨磨唧唧。老王对萧七的指挥能力和宁朔军的战斗力太有信心,但又想增加他们的战损,让蹇宁王和萧七两败俱伤,这样王伋就能摘桃。
王蔺这点小九九萧七也很明白,但他定河洛,平关中,威震天下,外加宁朔军军纪良好,沿途均有百姓接济,还发生了跟蹇宁王军抢收粮食的事情,宁朔军先到一步,把稻子割完了,顺便给了种地的小农钱。蹇宁王气地吐血。萧七追击马睢残部,对方多有士兵跑路。毕竟跟着蹇宁王没前途啊,虽然他曾经很能打,但现在英雄光环尽褪。马睢一直期待桓公的川军前来接应,但始终没有等到。
两军决战。萧七列战车阵于河边,王五请来的科学怪人葛鸿造出的万钧神弩大发神威,老胡特别能打,他指挥士兵冲出。一顿掩杀下敌军大败,蹇宁王在亲兵掩护下逃跑。他在逃回老家的路上,遇到留守的心腹报信,说唐竞已经抄了他老巢。他不得已躲进破庙里,又被宁朔军追击,他拒绝被俘,绝望中自刎而死。
禁军和中央军名义上确实是琅琊王氏的人在管,但王蔺的亲戚们各个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看不起军人,手下离心,正好被马二利用。老王派大侄子王伦去东府募兵,但王伦是个酒囊饭袋,东府老兵们纷纷表示,我们从前和豫章王并肩作战,他对我们向来尊重,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我们这儿吆五喝六,滚滚滚。
庞癸一直密切盯着桓公府邸。某日他发现可疑人士,就一路跟踪,跟到了马二府邸。他看到了高仿皇位,感到哪里不对,立刻回报王五。王五派人去传信给萧七,让他速速回京。
因为南方兵变,建宁进入了紧急状态,官员休假都被取消,并且夜宿宫内,受禁军保护,也方便随时应对。马二瞎敲钟,骗众人皇帝死了,招呼大臣们上殿。谁想到马曜身着皇帝冠冕出现。马二跟王蔺说,你看看,你弟弟死了。老王抱着王栩的人头,内心慌得一笔,但假装很镇定。
马二顺手把桓公放了,又把京城的宗室和士族亲眷都抓起来下狱,王五也被软禁在皇宫。王五偷偷去看马曜,发现他神志清醒。马曜让她从密道出宫,寻找虎符。王五绑架了魏邯的老娘,又利用豫章王大成军人终极爱豆这一身份来忽悠他。魏邯决定听王五的。王五把马曜的虎符交给宋怀恩,魏邯也派了小分队跟他一起走。送走了宋怀恩,王五紧急返回皇宫。但她还是很紧张,夜不能寐,思念萧七,拿着萧七给她的信,上面写了几十遍她的乳名,她念道,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思君如日月,回环昼夜生。
宋怀恩找到了某支京畿驻军。驻军副将孟谦也出身东府,跟他是老乡,还短暂做过同袍。两人刺杀了效忠马二的主将桓畅。宋怀恩拿出虎符,再次发挥忽悠技能:豫章王萧七,威震天下,我们大成,凡从军者,何人不仰望?如今,他已扫清叛军,回师京城,匡扶社稷。逆贼马子律,挟持皇帝,不忠不孝,待宁朔铁骑一到,附逆之众,必当溃散。我们是要追随豫章王,建义讨逆,赢取功名呢,还是要跟着这位桓畅,做乱臣贼子呢?大家自己想一想。小宋策反成功,军队被控制。
萧七急行军到建宁城,与宋怀恩合兵一处,魏邯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城。两军直奔宫城救驾。过程就按剧里演的走,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马大露出迷弟神情。萧七说,广州叛军已经剿灭,马睢伏诛。马二拒绝承认失败,他说,这不可能啊,怎么可能呢?萧七答道,马睢的尸首不日将运抵京城,蹇宁王金印紫绶在此,以为凭据。
桓宓对王夙说,我愿为逆贼马子律妻而死,不愿为琅琊王氏妇而生,从容赴死。(什么马三帮王五挡箭之类的,也不用了,就让他在皇陵好好呆着!拜托了!)
1.12 马曜之死
马二宫变被平定,众人各自加官进爵。马二将被赐死。他说想死前见萧七一面。萧七去狱中探望他,他问萧七,我能不能去滴血认亲,我只想搞明白我亲爹是谁。萧七是唯物主义者,劝马二说,蹇宁王战功赫赫,曾经也是大成名将,我敬重他,特请皇帝不要让他枭首曝尸,他已经全尸下葬了。他晚年糊涂,你就不要扰他死后清净。你读得书比我多,但书上写的未必是真。滴血认亲并不准确,你心里认定谁是你爹,谁就是你爹。马二耳边响起了他娘唱的《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眼前是桓宓折了一支莲花送给他,马二想想,自己这命运真是太幽默了,遂自尽。桓公腰斩弃市。
马曜虽然没疯,但人人都知道他挺不了多久了。他想召马三回京,但他的诏令甚至传不出自己的寝殿,皇宫里多是王蔺的人。马大心软,看见亲爹变成这样很难过。他向老王和他娘求情,说要不就让马三回来吧,被老娘怒喷一阵。马大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
过了几天,马曜说那让我见见王五吧,我想外甥女。王蔺认为,见自己女儿和见马三性质完全不同,毕竟王五只是个女眷,就让他见了。马曜挑拨离间,跟王五说:“王蔺刚愎不仁,朝廷所不能抑,骨肉所不能间,必将祸乱社稷,日后若江山有危,请豫章王莫要负我。”王五虽然跟老王有心结,但一时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亲爹会造反这个设定,劝马曜好好休息。马曜把自己的绝笔送给王五。王五带着画回家,跟萧七一起研究。萧七说,陛下丹青妙笔,但品鉴文人画非我所长。王五说,此画为皇帝绝笔,必然有所不同。
谢宛如也去求王蔺和皇后,希望他们能允许马三从皇陵回来见马曜最后一面。她直言,谢家自从我祖父谢文靖公去后,早已无力与王家抗衡,你们没必要搞这么绝,皇帝想见马三,只是父亲想见儿子而已。求情无用,她也被王爹和皇后挡了回去,马大的心态再次发生变化。
王夙因为死了老婆在家颓废,让乐伎奏蜀中民歌,巴山夜雨,凄凄惨惨,他狂歌以和,悲愤题诗,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次日,王蔺看见了他的字迹,又补几句,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前后两段截然不同,此帖为一时之冠。
马曜找马大来,拉着他的手嘱咐,为父一直对你给予厚望。我喜欢马三,是爱他文辞华美,心地善良。但马三不是当皇帝的料,我又何尝不知。王蔺蜂目豺声怀不仁,你是高祖帝裔,天命之人,又已成年成家,万事要有自己的主意。马大的心态彻底改变。马曜又招呼几位官员来下遗诏,一说他跟王皇后夫妻情深,要她去皇陵陪伴;二说请萧七辅政,务必守住北方各州,维护天下一统;三说高祖陵寝尚在永兴,请马大时时祭奠(暗示要迁都)。
王蔺控制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把遗诏驳回。马曜当着众人的面说,那就写,请王蔺辅政,若马大不能辅,可取而代之。王蔺立刻拒绝,说我没这个心,皇帝切莫如此。马曜说,我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没有遗诏。
王皇后听说了遗诏原文,怒火中烧,和皇帝马曜发生了激烈争吵(其实是王寰汐单方面输出,毕竟马曜已经喘气都困难了),外加她这段时间真是压力巨大,顺手就用被子把马曜闷死了。杀皇帝再怎么说也是件天大的事,王皇后倍感惊惶,但她稳住了自己,请两位王氏安插的太医前来诊治。太医们来了一看,好家伙皇帝他老人家死了,这可了得。王皇后把二位太医困在殿内,急请王蔺前来善后。两人一阵威逼利诱,老王说,上次你们诊断皇帝疯批,这次要诊断皇帝病死,否则大家都不好过。太医们立刻表忠心,说我们受王氏大恩,无以为报,皇帝就是病死的。
皇帝死了,众人进宫吊孝,王五和萧七也去了。王五想着她姑姑一把年纪了,还要单独为皇帝守夜,挺不容易,就带着玉秀去陪她。皇帝大丧,宫内混乱,对马曜忠心耿耿的老宦官混进灵堂,意图刺杀已经是太后的王寰汐,王五挺身而出保护太后,玉秀又挺身而出保护王五。起初,殿外的禁军听到喧哗却不敢入内,因为皇帝棺椁前不能有兵器。萧七立刻取了某个士兵的配剑,带头进殿,众人也就跟进,救了太后王五一干人等。
生死关头走一遭,王五流产了。她脑海里回荡着老宦官的话,他指着王太后说“是你害了皇帝”。她又想到了马曜对她说的话,情绪复杂。
2. 马大年间
3. 马静/马三年间
就是个脑洞,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感谢曹植、阮籍、傅玄、谢道韫、谢脁、鲍照、刘骏、颜之推提供素材,感谢桓温、谢安、萧纲友情出镜。
目录:
一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0738200/
二-1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0819317/
二-2👉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079644/
二-3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2022642/
三-1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3251886/
三-2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3404688/
四-1 👉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3981367/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剧评|周先森:这段掐了!别播哈! (鹿忍假)
- CP|《上阳赋》好不好看不重要!国内女明星为何喜欢“少女”... (夏日骄阳)
- 剧评|感觉这个剧,槽点好多啊 (G.A.T.C)
- 剧评|王蔺当皇帝也真的没有什么不好。哪次改朝换代不是造反... (虎猫大人)
- 女主让刘亦菲演可能更好 (行者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