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斥网易伤害歌迷感情文章《我们究竟喜欢卡百利什么》
来自:豆沙绿(young,wild,free)
网易原文地址:http://ent.163.com/11/0729/00/7A3CPIMH00031H0O.html 这篇评论,发布在卡百利演唱会结束后的凌晨,非常及时,并且带有负反馈暗示的题目,很有标题党的嫌疑。 作为一个卡百利的普通歌迷(我不敢称资深歌迷),我对文章的观点及其逻辑非常难以认同。我想粗浅地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到底为什么去现场听一场演唱会;二是我们到底为何表现得偏于冷静。 首先,我们到底为什么去听一场演唱会。去听演唱会,最基本地有两层含义,一,要花钱(并不便宜),二,要的就是现场。这两个层面都非常强调听众的意愿,所以说,去现场听演唱会,首先就是听众的自我诉求与自我满足。因此去听演唱会的原因就会五花八门。虽然我如此热爱这个乐队,热爱主音dolores,但我还是想问,听众没有自私的权力么?听众并不完全是为了表达对一个乐队全方位的癫狂热爱才去听演唱会的。而这一点,乐队本身也会明白。卡百利到中国来,并不只是为了求一个全场将近2个小时不间断的热烈,它在献唱,它在回馈老歌迷,它在吸引新歌迷,它在表达,在表现,希望以近距离的方式让中国的听众更加了解他们,而并不只是索取,索取一种纯然的疯狂支持。我们到现场去,难道就只是为了给乐队一个热烈的反响么?!(当然热烈的反响很重要!)我们可能对乐队只是一知半解,想要更了解,不可以么?我们就是喜欢ZOMBIE这首歌,就为了这一首歌,一首歌!我就是要花钱买票到现场去不可以么,不可贵么!?卡百利从未来过中国,而我们在青葱岁月就文艺地爱上了小红莓这个名字,因此来现场去会会记忆中那爱尔兰的老友不可以么?!又人疯狂尖叫、跟唱,有人在一边感动感激回忆怀旧安静地泪流满面不可以么?!我想问问网易的小编,什么叫“这足以让这只大名鼎鼎的乐队心生迷惑”?您采访乐队了?!您读懂爱尔兰人的表情了?!还是您自己做过乐队,感同身受了?!您这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迷惑”是一个多么主观的情绪啊,您是怎么替乐队得出的?!有没有确凿的证据?如果没有,就大言不惭地说现场的表现另乐队“足以”“迷惑”,您铁道部上身了?!您不怕误导读者么?您对得起现场声嘶力竭泪流满面的歌迷么?!您就这样说,还被网易将题目放在显眼的位置,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小编的逻辑也让我非常困惑,关于卡百利的流行,我一介小女子,做不到广泛调研,不敢乱说。但我只想问,卡百利在中国的流行“旁门左道”是怎么得出的?感谢两个人和一档节目是怎么得出的?您又调研分析了?您敢说现场有几个人是因为李宇春而知道ZOMBIE的?歌迷会问您,李宇春是谁的,OMG!您又如何敢说,现场这些美丽兴奋的女孩子,有几个看过《天下足球》,有几个了解巴乔,又有几个刚好看过巴乔那期节目,而对配乐产生了兴趣??!!可以回答我么?!还是说小编您自己是如此渠道呢??起码就我个人看来,我称得上懵懂地喜欢了卡百利好些年,可以上您提及的鸟原因,我一个鸟都不知道哇!!是我太孤陋寡闻了么?! 退一万步,即使是通过上述原因而凑巧得知了这个乐队,而喜爱上这个乐队必定是因为乐队本身的魅力,这一点您能否认么?若是如此,通过何种契机得知这个乐队,得知这个乐队的一首曲子,有何不妥?您表现得如同苦大仇深的乐队代言人一般,捶胸顿足地责问歌迷有没有表现出尊重,到底有何理由和立场??抱歉我只能理解成您为了一篇引人注目的稿子而哗众取宠,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非常不顾歌迷的感受! 而这其中,您又考虑过语言的鸿沟么?您自己闭着眼睛不看歌词能完成地唱出每一首小红莓的歌么?!英语歌词,有些是比较拗口的,主唱自己有时都要忘词,您如何要求观众?! 听演唱会其实是很兴奋放松的一件事,自我表达,自我满足,自我感动,在此基础上,与乐队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疯狂的互动,或者神情地聆听,形式不同,感情亦浓,有何不可?您对观众提出这么多形式上的要求是为何?况且曲目的安排就是精心的,有快有慢,有广为流传的有稍显矜持的,这些都穿插出现,乐队是精心安排的,您以为乐队是傻瓜,歌迷会每一首都跟着嗷嗷嗷么?再说,我坐在B301区域,这一个区域得表现得宜,嗨的发自内心,若有不熟悉的歌曲,也用心理解和聆听,您的”不尊重“何来?? 您所说的”却回忆不起来其他诸如《Linger》,《Ode to My Family》,《When You’re Gone》等等“又是怎么回事?!为啥我觉得这些也是耳熟能详呢?!ODE to my family现场都在跟唱,您却说久久之后会回忆不起这些曲目,抱歉,这只能自爆出您自己是一个菜鸟歌迷哦,有点不称职,但无所谓,没人要求歌迷称职,没人要求歌迷又大又全地了解一个乐队,那是乐评人要做的事情,不是歌迷要做的,所以我们一点都不鄙视您哦亲!可您却在网易上带着明显的观点大放厥词,以点代面,以一当百,就不对了哦! 好,下面我们来讨论另一个问题,问什么我们表现得偏于冷静。 由于鄙人比较粗浅,所以也只能弱弱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在现场坐在B301区域,我想当天坐在这个区域的歌迷都会对一个老外记忆深刻。此位国际友人,非常投入,我们还坐着的时候他就站起来了,肢体语言热情丰富,看得出非常兴奋和感动。我中间也激动得站起一次,但看看周围,又不好意思的坐下了。这种现象,大概是中国人特有的矜持——怕被嘲笑,怕别人觉得自己傻,比较自制,不能尽兴。而到后来,B301区域都在老外的感染下,撇去表面的束缚,嗨到不行,并与这位国际友人频频目光交流,可以看得出,老外成了B301区域现场气氛的leader,并不是因为他手舞足蹈得多么好,而是因为他最放得开,最勇于沉浸于快乐,不顾周遭。他帮助我们褪去了平日里为了表现得得体而戴上的冷静面具。 最后我想说,因为种种原因,来国内的外国演唱团体很少返场,这里有很多原因,场地的,安排的,等等,歌迷怀着极其及犹未尽的心情,在大喇叭冷漠的广播中,按要求惋惜地离场。我想,现场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在嗨过dreams以后不想继续狂欢的,这不可能。 所以小编啊,您如此误解歌迷,如此毫无理由的站在乐队的立场上表达失望,是为何?!您自己是卡百利的歌迷么,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mood (EarthPilgrim)
- 最喜欢cranberries的哪首歌? (purpleboy)
- 想考古😢😢😢 (野生獭子)
- 建了个爱尔兰音乐的中文资料网站 (狗头西)
- 大家除了小红莓还喜欢哪些音乐人 (云上Ais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