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漫谈之四:放过别人,才能独立
Will

⭐春华原创心理分享
说起独立,有一次咨询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当我和来访者合作,在潜意识领域取得了极大进展,只差临门一脚就开启新篇章时,
来访者退回来了。ta说:“不行!如果我就这样独立了,那过去他们(指父母)对我的伤害,就这样算了?”
——有时,我们不独立,是因为还没有反抗够,报复够。
还有一位朋友,学习心理学十多年,做来访者很多年,参加心理成长小组很多年。好多与她同时代,甚至比她晚学习的人都成为厉害的心理咨询师了,她却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因为心理困扰而求助。
说起来,她的心理学知识肯定学得足够多了,但她的心理模式一直无法摆脱投射性认同,无法心理独立。
她一直在找一位理想的父亲,去理解她认可她,因为,她的父亲从没有给过她想要的理解和认可。
——有时,我们不独立,是因为还没有依赖够。最重要的心理需求还没有被充分地满足过。
人是在依赖和反抗的不断反复中学会自立的。
越没安全感的时候,越需要依赖一个人。
只有当ta确定另一个人不会抛弃自己,随时会帮助自己,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时,
ta才能确定自己是安全的,确定自己是值得他人的关怀与爱护的,确定自己对别人是重要的。
从而生出对自己的信任,对环境的信任。
从而产生“我要独自一人完成”的自立行动,
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产生自主感,主体性。
而没有得到良好的依恋感觉的人,
要么是归因于自己:“我不好,我不值得爱”,产生不了自我相信的力量。
要么是归因于他人:“你永远不会关注我满足我,你只会欺骗、利用、控制、拒绝、抛弃我!你是坏人”
前者需要很多很多的依赖来治愈,
后者需要持续的反抗来维护内心平衡。
于是他们内心紧紧抓住父母不放,
卡在关系里,进退不得。
这样的僵局,除了他们自己愿意,没有别人能帮他们解开。
只是,
放过父母,才能放过自己,
放不下依赖和反抗,在拼命拉住父母的同时,我们也没法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时间在僵持中流逝,
人们心中又会产生新的怕,
怕放开父母,会看到真实世界的荒芜,
怕看到十多年时光虚度,
怕承担不起,虚度最好时光的悔与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从分手到复合,你需要知道的七个阶段 (溯念)
- 科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爱相杀 (溯念)
- 活动|非暴力沟通读书会 (圆艳)
-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每每痛恨)
- 问ta|当下的痛苦 (我是人间周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