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节选片段
Marguerite
第1章 人际关系的构成

书上说,亲密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人的们的身心健康。“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看来取决于归属需要的满足程度。”
我想的是,亲密关系不仅仅包括爱情,还包括那些真挚的友情。和亲密朋友愉快交往,也能满足某种归属感的需要。可能友谊不像爱情那样,占有欲不会过分强烈,也更难具备“我拥有她,她拥有我”的“独家”归属感。但正是因为友谊还给彼此留了些距离,所以才不那么容易伤害与被伤害。
结婚不是唯一的出路。对婚姻生活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到了最后,可极其容易大失所望。


这个假设确实很大胆。
第十四页写了“个人经历的影响”。以抚养者在孩子小时候对待TA的方式,区分出三种孩子随之发展出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以及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成人的依恋类型有四种。

我认为人是复杂的,有的人就是能占好几个。“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观真好用。

过去经验的总和构成观念。观念可能十年如一日地稳定,也可能随着时间发生改变。
“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双方某些依恋类型的匹配可能比其他类型的匹配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更让人满足和稳定。”这么一看,做个安全型类型的人,在数值上确实更加“安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或者经历改变,安全型的人也可能受影响成为其他类型。所谓的“唯一的不变是改变。”

“性别差异是以两性之间更多的相似性为前提而存在的,与整个人类的变化幅度相比,性别差异算不上太大。”“个体差异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更重要的力量。”
“性别差异不同于性认同差异。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或者叫社会性别。”“被人为制造的、文化上的性认同差异,并非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
“双性化”的人具备工具性和表达性两种特质。我欣赏并想成为这样的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PSYCHOPATH FREE》读书笔记 (Marguerite)
-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 (Marguerite)
- 《亲密关系》节选片段 (Marguerite)
- 《女权辩护》摘抄片段 (Marguerite)
- 两条简短的组规 (Margue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