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易|一年看完30本书其实很容易(2022年继续保持每年30本)—此贴长期更新,22.2.5更新2021年战果:认真阅读28本+略读5本!
随机豆友(火腿肠)
在隔壁楼看到友邻说看完一本书其实很容易(假的),心想“这题我会🤨”!(是一年看30本的那种“会”,想要一年看100+本的冲浪网友不用费时间看了哈)于是前来开帖。
😃直接看结论😃——————————
🔸看书变易的方法:①降低目标②听书③轻笔记:kindle划线+豆瓣短评④果断弃坑。
🔸选书变易的方法:①听拆书app推荐②顺藤摸瓜:看喜欢的作者在作品里引用的书
😃以下是原文😃——————————
😕lz有点完美主义(可是适应不良,摊手)。以前把“看书”当做一大工程——总觉得必须吃透一本书,要一边做笔记、思维导图、摘抄。一旦想看书,反而有了种种障碍,心想“得留下一块完整的时间,等下再来吧”,结果一年到头看不了两本书。
🤓但是!2020开始,我探索了一些方法,每月能看上2-3本,2020年看了20本,2021年看了30本(社科/实用/小说,不包括漫画,每本15-30w字)。这个阅读量不大,但对我来说已经比之前好太多了!
以下是我遇到过的问题和个人经验,分享给各位冲浪网友:
问题1️⃣——————————
🆘问题:目标太高,压力大。
✅方法:降低目标!
🔮做法①:降低看书目标。把“完全吃透”,改为“'获得新知”(社科类或实用工具类)或“获得全新体验/有共鸣”(小说类)即可。这样,只要收获几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或者心里有所触动,就已经是赚到了!(评论里有位友邻说得好:不求甚解~)
🔮做法②:抓重点阅读。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阅读重点。推荐看《如何阅读一本书》第13-19章。
🔮做法③:放下做笔记的执念。只有和专业相关的部分书值得做思维导图笔记;其他的做“轻笔记”(其实就是豆瓣短评),见问题③。
问题2️⃣——————————
🆘问题:没时间、集中不了注意力看书。
✅方法:用“听”代替“看”!
🔮做法①:手机版kindle+手机自带屏幕朗读功能(lz最常用)。
🔮做法②:喜马拉雅等app听书。
🔸小技巧:1.25-2倍速随意调。
🔹好处:①可以把通勤、洗衣洗碗各种家务时间利用起来。②不用自己控制读书速度,不知不觉就能把书听完。③不费眼睛。
问题3️⃣——————————
🆘问题:没有成就感,看完记不住,有如“春风拂过驴耳”。
✅方法:做轻笔记!
🔮做法①:手机kindle标记+豆瓣写短评。
🔸Kindle标记小技巧:① 听书遇到重要段落,停下来标记,便于回顾。(判断“重要”的标准,和我的读书目的、做笔记的内容一致:获得新知/新观点/新体验。)②只分颜色,不备注。③ 看完全书,再浏览一遍标记(Kindle右上角图标,可集中显示所有标记及所在章节),会对全书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构思短评。
🔸我的kindle标记:1.🔴红色:①重要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待查询的专有名词;②总结本书的语段。2.🟠橙色:①(实用类书籍)重要方法;②(社科类书籍)重要观点、结论;③(小说)揭示人物性格、变化的关键处,或者作者对人物的关键评价。3.🔵蓝色:打动我或者我想学习的文段,比如细腻的心理描写或景物描写。4.🟡黄色:特殊情况。
🔸豆瓣短评小技巧:350字的字数限制,会迫使自己记下最精华的部分。我一般写两方面:①一句话概括本书主要内容/整体阅读体验(顺便锻炼概括能力)。②记录新知/新观点/新体验。
🔮做法②:如有必要,再用kindle一键导出标记+摘录到豆瓣长评里。
🔹好处:笔记花费时间短,却能有“我着实看完了这本书,并且有所得”的成就感。(去年书影音不知不觉写了2w字短评~)
问题4️⃣——————————
🆘问题:开坑太多填不上
✅方法:填坑或弃坑。
🔮做法:暂时看不下去的,先标豆瓣“在看”(针对已读内容写短评,以后续上也容易)。过段时间,审视搁置原因,再分类处理:
🔸①太喜欢不舍得看完——舍不得就宝贝着,以后再看!能遇到一本书寄托情感也是幸事~
🔸②太难了,超出认知——先看看别的!等这块知识水平提升上来,或者自己的“阅读肌肉”增强些再看。
🔸③没有让我获得新知——果断弃坑!
🔸④内容或作者价值观、文风实在倒胃口,看着就烦——果断弃坑!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
对①②,豆瓣“已读”功能会敦促我把书看完,看着已读越来越多,会很有成就感~
对③④,我仍会到豆瓣标上“已读”。起意弃坑时,给书一次机会:大致浏览全书,再挑一些感兴趣的章节浏览看;确认弃坑后,分析“不喜欢的原因”,写豆瓣短评。
🔹好处:①培养自己的读书品味。慢慢总结出规律:发现自己喜欢、不喜欢什么。②减轻对沉没成本的负罪感。不会因为“已经读了这么久了”而勉强自己啃完一本根本不喜欢的书。
问题5️⃣——————————
🆘选择困难!不知挑什么书来看好。
✅他人推荐、顺藤摸瓜
🔮做法①:听拆书号推荐。利用“樊登读书”等app,花个二十分钟听他拆书,有兴趣的再自己买书看。(我不太用这种方法,因为樊登挑的大多是实用类书籍,路数和我的不太对。友邻们如果有用过其他好用的荐书号,欢迎在评论里交流~)
🔮做法②:自己顺藤摸瓜。我的看书习惯是:在书中看到喜欢的作者提到另一本书,或者看到豆瓣友邻分享书,感兴趣就会到豆瓣标“想看”,并记下推荐人+推荐理由,作为备胎下次看。
🔹好处:①和推荐者发生超越时空的对话嘻嘻。可联想“推荐者的观点/感受和我有何异同?”琢磨起来有意思。②可以像玩“消消乐”那样,把孤立的概念/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小片知识体系。一般来说书中提到另一本书,都是因为有相关的概念或观点。可横向对比“这两本书的观点有何异同”。
————————😃一些废话😃
总之,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希望大家都能遇到一本又一本好书,能感受到“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而不必陷进“因读不完一本书,而干脆不读书”的泥坑里。
各位友邻还有其他方法的,也欢迎一起分享~😬
———💪🏽摘录评论区友邻们分享的方法💪🏽——
🔮如何提高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终钟:①我的阅读主要是在通勤里完成的。坐地铁坐飞机都是完美大段的阅读时间。而且读书这件事读顺手了会越读越快。一开始可以用情节性强的小说找找语感,接下来读其他启动也很容易。把阅读当成是娱乐而不是学习更容易多读,如果目标是多读书的话~一点个人经验,与楼主探讨~②有可能是从小就有阅读习惯,我发现看书是会越看越快的。现在如果300页左右的通俗作品,基本上花2个多小时能看完。听书对我来说语速太慢了......我看书都是泛读,不会跳着看,也不做笔记,也没有每日特定的阅读时间,但我确实比较容易沉迷,容易被故事抓住。
🔮选书方法:根据播客推荐选书
🥳@已注销:①关于选书,我会根据听的播客去选。有些采访学者的播客,就去看这些学者的书,其他一些专题讨论式的博客通常也都有推荐书目。播客里会讨论与这些书有关的话题,听完播客再看书会带着更多视角,也更容易上手;看完书再听一遍播客就相当于和别人讨论了一下刚读的书。这样读书就不再是只局限于自己一个人的事了。推荐你用小宇宙app。②播客推荐随机波动(特别是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系列)、展开讲讲、文化土豆和声东击西,节目信息你去app里看吧,在其他泛用型播客app上也都可以搜到,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如何如何处理“急于将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焦虑?
🥳@易组组长ire:试着用这本书里的内容回答问题就好。比如你想回答“现实中,中国某个三线城市经济倒退作为个人怎么应对”,你就试着从书里找答案,自己写一个小的方案出来。写不出来没关系,在思考的这个过程可以消解你的焦虑,因为你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得到答案,而是不再焦虑啊。
🔮如何解决“看书太快,脑子跟不上眼睛”的问题
🥳@A_吴先生:现在看书已经静不下来了,就是眼睛扫描太快了,没法一个一个字的看。我又想了一般办法,后面看书把认为有意义的句子红线画出来,看完这本书就把划线的全部抄录下来。
🥳我补充:印象中《如何阅读一本书》讲过类似方法:用三根手指指着一行行过,引导视线~
🔮如何在同一时期看多本书,内容也不会看串?
🥳①我探索的方法:固定在不同情景下看不同的书。②比如早上通勤看一本,下午通勤看一本,晚上做家务看一本,洗澡看一本。③适应情形:适用于心态浮躁的时期,有几本书都想看,又静不下心来一本一本啃完。④缺点:效率其实还是比一本看完接一本看要低一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其实易|自学外语其实很容易入门 (热心大豆油)
- 真的爽|被人欺负时,要学会把事情闹大! (叶圆圆噢)
- 真的爽|每天高效学习4H+真的爽! (无惧(学习版)✨)
- 真的爽|每天 30 分钟但回报率超高的 9 件小事! (叶圆圆噢)
- 其实易|游泳其实很容易 (椭圆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