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花费,理性消费最重要(更新一下)
来自:阿白
看了组里的很多关于低消费的讨论,尤其很多人还都是在校大学生的,忍不住回忆了一下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大学,是一本、211、985大学,我家庭条件也还算不错,在全班或者全年级都算是数一数二的那种。这是前提。
大一开学的时候,我拎着一个有十多年历史的行李箱,在学姐的带领下报道。我父亲当年正好去学校所在地开会,送我到宿舍就离开了。
那时的我,穿着白球鞋,黑裤子,格子衬衫,非常朴素,以至于班里同学以为我是从贫困山区来的,差点没让我去申请贫困生助学金。实际情况是,我来自包邮区,父母在吃穿住行上从来都不会苛待我,高中时候我父母甚至求着我去花钱买一些好一点的衣服鞋子穿。但我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我自己是比较理性的人,我不在乎的事情,是不愿意花任何时间金钱在上面的。
大学期间依然如此,早早定了出国留学上研究生的目标。那时候留学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拿不到全奖就不可能拿到签证。所以整个大学期间,我的目标向来就很明确,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拿到高GPA,顺便拿拿奖学金,奖学金比学费都多,大学的学费都给我省出来了。
生活上,不买衣服鞋子化妆品,很少吃零食(这是从小教育出的),饮食清淡不太爱吃肉,就爱食堂最便宜的没什么油水的素菜,以至于食堂大师傅以为我是贫困生舍不得花钱买荤菜,经常偷偷从荤菜盆里捞点菜给我。我还得谢谢人家的好意,以后打饭还要躲着这位热心的大师傅。那时候大学生女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多是在400-500左右,贫困生拿助学金的那些学生,他们差不多是300-400这样的花费。男生花费可能还会多一些,毕竟吃的花费会多一些。我呢,一个月花费200。基本上可以说是花费最低的了。那时候和父母打电话,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多花钱。可是对我来说,真没什么可以花钱的地方。
毕业留校做科研工作,包吃包住,花钱更少了。存下的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开始准备考GRE和托福了。买学习资料,报新东方的钱,全都是自己搞定。后面一切都很顺利,考试成绩出来非常满意,申请到了美国top20的好学校,全奖,当然,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全奖基本就拿不到签证。签证也是一次顺利通过。后面就是预定机票准备出国了。这期间GRE,托福(当时托福考试当地名额满了,我还只能报外地的,必须坐火车12小时)考试费用,申请美国大学的申请费,签证费,机票费,全都是用我自己的钱。说实话,这些花费对我父母来说不算什么,他们也非常乐意为我支付,但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就完全没有必要去麻烦父母。当然,等我买完去美国的机票以后,也是真的没有多少钱了。
出国前,父母给了我一些钱,这些钱我到了美国就存起来了,再也没有花过。美国大学的全奖,足够我的生活费,还能有部分存款。我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努力认真学习,毕业后顺利留校工作。父母给我的这笔钱,后来拿出来买了美国的第一套房子。
回想起年轻时的艰苦奋斗,完全不觉得后悔,只觉得自己的理性,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我一直觉得年轻时吃点苦没什么,主动吃点苦,后面抗击打能力也就强了。
———————更新补充一些——
大学期间我也有过兼职的机会,不是我主动找的,是人家主动找我的。某一研究院的兼职工作,一周一次,一次半天,我大概干了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收获好像是两百元还不是三百元。等于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人家很满意,希望我能继续一周一次过来。我拒绝了,一来我并不缺钱,二来研究所离我们学校有点远,来回路程三小时。我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在路上不值得,这六小时的时间我宁愿多背点单词或者多看点专业书。自己的能力上去了,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很多人觉得国内大学学不到什么东西,还认为国外大学比国内大学好。我想说,这不是学校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多少学生进了大学就对自己放松要求开始放飞自我了?大学多么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不去自己把握和珍惜,到最后还要怪是国内教育的问题。我当时申请的美国研究生专业是和本科专业完全不同的,等于是跨专业申请。在我申请美国学校之前,我就已经提前在国内买了我想在美国学的专业的部分专业书,提前自学预习上了,这也为我在美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至少有好几门课程我都在国内学过,在美国再学一遍就轻松很多。我原本在国内的专业在当时其实是非常容易出国的,只要GRE和托福分数到了,导师都可以直接联系国外大学的相关教授直接全奖录取,申请大学更像是走个过场。当时我有好几次这样被老板推荐的机会,可是我都没有接受。我宁愿靠我自己的能力去申请一个完全不同的专业,更艰难但更有挑战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低消思考|辛辛苦苦攒钱回头一看我爸我弟花钱如流水觉得很破防 (momo)
- 低消日记|5月 只买必需品 (我要存钱)
- 失业没工作,咋办?如何省钱,各位姐妹帮支招 (Seven)
- 低消思考|有什么可以替代奶茶的健康甜水? (不吝谈)
- 低消日记|2025.4.20-5.19 (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