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区|极简|消费观的几点思考
来自:小宇
正好是双十一,“消费”这个词每年被提及频率最高的日子,在今天谈极简不知是否不合时宜,但又好像最为合适。

极简不是丢东西。如果观念没有极简,那么丢掉的东西还会以各种形式回到身边。极简也不只限于消费,接人待物的观念,自己的生活等事物在我这里都在慢慢做到极简,不过今天,先谈一下个人对于消费极简的几点认知。
1|不要为便宜而付费
在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今天,各类商品打折的信息充斥我们的生活。必要之物如果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这必然有利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是请思考,我们买到的大量打折商品到底是出于“我很需要这件东西恰巧它打折了”还是出于“这件东西打折了而我虽然不是迫切需要它但也想购入”这两种购买原因,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后者。也就是说,我们为了“便宜”而消费而不是为了“需要”而消费。可事实上你看看账单,大量购入看似便宜的不必要物实际上并没有让你占到多少便宜。随之而来的是维护物品的成本,收纳的成本,整理的成本。而这些我们本不必负担。
2|延迟满足
即你在看到一个让你觉得心动的物品时,先展现出拒绝或者警惕的态度。你不能立即作出买或者不买的决定,你应该用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东西到底是不是必要物,跟目前所拥有的东西有没有功能的重复性,其耐用性,以及购买之后能否确定它能跟你相处很长一段时间,真正发挥它作为物品的价值。
3|优先选择单价较高,质量较高,款式简单的东西
单价高虽然不必然意味着质量好,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的购买中也应该深有体会。但这个选择仍然具有前提,即“不是为了追求单价高的炫耀感而购物”而是为了找寻“单价高质量好的合适物”。款式简单的东西能留存使用的更久,它永远是那么得体。
4|不囤积
囤积一样东西不仅要付出金钱成本,还有搬运成本与收纳成本。你每囤积一样东西,就相当于缩小了一部分你的生活空间。当囤积达到一定数量,那生活空间也一定被极度压缩。在极简之后,我处理掉了很多不必要之物,我的任何收纳空间都处于一个“留白”的状态,我的空间也仿佛能“新陈代谢”了。
5|只为必要而购买
不需要的东西,即使1元钱我也不会购入。我担心我浪费了这1元钱。而必要的东西,我考虑的问题便不是钱了,“多少钱都没关系”只要是能帮助我生活的东西,对我有好处的必要之物,不打折也没关系。这个观念让我对于物品的购入非常慎重,我担心增加自己的收纳压力,担心生活的空间被压缩,担心它在我这里无法发挥物的价值。当我开始谨慎的对待物品时,我便能真正地思考自己的生活需要什么。
这是我在极简路上的几点关于消费观的思考。
开始这么做之后。不必要的东西变少了,想要珍惜的东西增加了,取快递的烦恼变少了,时间变多了。思考的时间变多了,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物的关系了。
哦对了,极简消费一个最实际的好处便是钱也变多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验分享区|一些 (sumorasoleil)
- 经验分享区|我发现了把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极简掉的方法 (宋子临)
- 咖啡怎么极简 (桂圆213)
- 经验分享区|鞋子别久放 (🏂)
- 求助区|内心一直给自己压力该怎么缓解 (豆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