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 追剧笔记,13—14集 女性,历史的盲区
来自:豆友191210330
复制粘贴一个微博博主 隔了10集之后,终于又要迎来一场政变。 从只没被宫刑,到黑山布局,再到劝降耶律璟的近侍,已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节奏。 这两集,耶律贤和韩德让的对话又传达了一种价值观,政治斗争是为了什么? 这道题在知乎上有讨论过,当时,我把这道题转给一位身居中高层的女性看(咦?怎么有点凡尔赛味),她看到那些长篇大论只回了我简简单单一句话,“政治斗争是为了实现政治理想”。 历史教科书上,为什么总提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因为农民起义往往是没有政治理想的,只有吃饱肚子和成王败寇,今天,我们的网文小说里就充满了这种烙大饼的土味。 作为老百姓,我们或者无需拥有政治理想,但一定要知道,政治家和农民起义的区别。 此外,这几集最让我唏嘘的是几位女性的命运,胡辇渐渐将太平王视作亲人,安只才出狼窝又入虎穴,乌骨里提心吊胆自己孩子的未来,燕燕尚不知会被算计。 一些看惯爽文的人,很替燕燕着急,她们急切地想看到一个十六岁无所不能的燕燕,但现实终究是现实,今天考进大学少年班的天才们,也不可能在年少时,就做出影响世界百年的大发明,最多不过年少时与众不同罢了。 也有一些观众对娱乐号跨领域评价历史剧比较生气,觉得为什么各路历史大号,不出来给这部剧一个公正的评价? 这里我要说一个十分悲惨的现状,因为历史女性研究,在学术界都是盲区,就更别提靠学术资料写文的历史自媒体大号了。 但在学术界,我个人还是看到了越来越多女性学者们的努力,比如比较接近大家普通认知中女尊的商周,就有女学者权威专著论证,在西周,宗室女性的政治地位比起商朝是有所提升的,主要是为了填补神权倒台后的权力真空。 这里头的历史想像就非常大。 说回《燕云台》本身,在电视剧史上也是填补了诸多空白,幕后的工作量都可以出纪录片了,但在此我还是要对《燕云台》提出一点小小的批评,你们的文化周边呢? 金冠咱不稀罕,耳环、项链、戒指完全可以来一打亲民的包金版嘛。 对于女性视而不见的盲区,不仅是历史,其实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也存在着,我衷心希望,蒋胜男老师的历史女性系列,可以让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个盲区的存在,从而发生一些思想上的转变。 为什么《长安十二时辰》,所有自媒体津津乐道讨论着唐玄宗,李林甫,太子李亨,名臣李泌的政绩,为什么一到武则天就剩一堆狗血鸡毛,而不涉及武则天的执政思想了呢? 为什么到了萧燕燕和刘娥就只剩下民间各种歧视性的传说了? 观剧期间,我还看到有人科普,雅典娜惩罚美杜莎的故事是罗马人篡改的,原版希腊神话中,智慧女战神并不存在突然智商下线,而是惩罚了真正的罪人。 是什么让女性成为历史的盲区? 希望姐妹们永远放一份疑问和警惕在心底。[/cp]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不知从何时开始,黑唐嫣演技就成了娱乐圈的一种政治正确 (khwxfawyk)
- 萧太后都能被唐嫣演成傻白甜,哈哈哈,服了。 (无缘)
- 如果燕燕改嫁韩得让就不能当太后了 (今天我来了哈)
- 剧里为啥称呼汉人为南人 (毓明薇)
- 我为什么一定要给燕云台打高分? (徐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