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重资历的印象是不是可以打破了?
来自:一瞬
说重资历吧,看金鸡获奖的确实都是比较大的前辈,但关键是年轻演员也没有好到非拿奖不可的程度啊。所以老演员拿奖≠重资历,给年轻演员奖项≠鼓励年轻人。
所以我觉得重不重资历,鼓励不鼓励年轻人看提名就行。
对比一下大家印象中更重资历的男演员的提名情况。新人奖没什么资历不资历的,就不讨论了(不过金鸡确实要加个新人奖了)。三金80后内地演员的男主和男配的提名情况如下:
金鸡奖:男主提名5人易烊千玺2000,吴/昱/翰1986,包/贝/尔1984,大/鹏1982,肖/央1980;男配提名2人朱/亚/文1984,井/柏/然1989。
金像奖:男主提名1人易烊千玺2000。
金马奖:男主提名2人彭昱畅1994,董子健1993;男配1人雷/佳/音1983。
内地男演员均无获奖记录。台湾有个水帝就不说了。
所以——
重资历的名单是不是只是金鸡奖一些其他限制以及对比金马金像给人带来的印象?
造成金鸡奖看起来很重资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地域范围。港台花生几乎不可能摸到金鸡奖,这就缩小了年轻演员的范围。比如文淇,李/鸿/其。
②影片种类。内地电影的资源大多还是掌握在70后中生手里,80后演员也是这两三年才逐渐摸到好一点的资源。更年轻的90后在电影圈的更少了。小董的《德兰》,彭彭的《大象》,这类文艺片可能都没有入围金鸡奖初评的机会。这又一定程度减少了年轻演员提名金鸡的可能性。
③对比金马金像。一方面是金马金像的地域保护,台湾年轻演员有一定机会提名甚至获奖。另一方面是近几年马sc,小黄鸭获奖,小董,彭彭几位内地90后接连提名甚至引起了较大关注。所以给人一种金马很给年轻人机会的感觉。其实只是因为金马奖更关注文艺片罢了。
个人觉得金鸡奖并没有重资历这一规定,只不过是各方面限制导致的结果而已。所以,金鸡奖应该更多元化和更具包容性一点。金马奖也不是为了鼓励才给年轻人机会,只不过更关注小众片子而已。
我组花生能碰上符合金鸡要求的资源时,只要自己的演技够出色,dream一个金鸡奖提名也是可以的。不要总拿资历说事。要拿就拿演技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校花楼盘 (pessoa)
- 有🍉主说蒋依依签了天浩和熙 是天浩盛世的子公司 (momo)
- 应可楠拍了套新写真 (momo)
- 看到隔壁组在夸新人 (不会放过)
- 最新版本齐全00小花选美投票 (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