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积累帖1:智能材料 intelligent material
VZ
源自百度百科
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科学家预言,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将导致材料科学发展的重大革命。一般说来,智能材料有七大功能,即传感功能、反馈功能、信息识别与积累功能、响应功能、自诊断能力、自修复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功能内涵:
(1)具有感知功能,能够检测并且可以识别外界(或者内部)的刺激强度,如电,光,热,应力,应变,化学,核辐射等;
(2)具有驱动功能,能够响应外界变化;
(3)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选择和控制响应;
(4)反应比较灵敏,及时和恰当;
(5)当外部刺激消除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
分类:
1)嵌入式智能材料,又称智能材料结构或智能材料系统。在基体材料中,嵌入具有传感、动作和处理功能的三种原始材料。传感元件采集和检测外界环境给予的信息,控制处理器指挥和激励驱动元件,执行相应的动作。
(2)有些材料微观结构本身就具有智能功能,能够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性能,如自滤玻璃、受辐射时性能自衰减的Inp半导体等。
构成:
(1)基体材料
基体材料担负着承载的作用,一般宜选用轻质材料。一般基体材料首选高分子材料,因为其重量轻、耐腐蚀,尤其具有粘弹性的非线性特征。其次也可选用金属材料,以轻质有色合金为主。
(2)敏感材料
敏感材料担负着传感的任务,其主要作用是感知环境变化(包括压力、应力、温度、电磁场、PH值等)。常用敏感材料如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光纤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致变色材料、电流变体、磁流变体和液晶材料等。
(3)驱动材料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驱动材料可产生较大的应变和应力,所以它担负着响应和控制的任务。常用有效驱动材料如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电流变体和磁致伸缩材料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既是驱动材料又是敏感材料,显然起到了身兼二职的作用,这也是智能材料设计时可采用的一种思路。
(4)其它功能材料
包括导电材料、磁性材料、光纤和半导体材料等。
实际成果:
1.在建筑方面,科学家正集中力量研制使桥梁、高大的建筑设施以及地下管道等能自诊其“健康”状况,并能自行“医治疾病”的材料。英国科学家已开发出了两种“自愈合”纤维。这两种纤维能分别感知混凝土中的裂纹和钢筋的腐蚀,并能自动粘合混凝土的裂纹或阻止钢筋的腐蚀。粘合裂纹的纤维是用玻璃丝和聚丙烯制成的多孔状中空纤维,将其掺入混凝土中后,在混凝土过度挠曲时,它会被撕裂,从而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来充填和粘合混凝土中的裂缝。防腐蚀纤维则被包在钢筋周围。当钢筋周围的酸度达到一定值时,纤维的涂层就会溶解,从纤维中释放出能阻止混凝土中的钢筋被腐蚀的物质。
2.在飞机制造方面,科学家正在研制具有如下功能的智能材料:当飞机在飞行中遇到涡流或猛烈的逆风时,机翼中的智能材料能迅速变形,并带动机翼改变形状,从而消除涡流或逆风的影响,使飞机仍能平稳地飞行。可进行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的飞机自诊断监测系统。该系统可自行判断突然的结构损伤和累积损伤,根据飞行经历和损伤数据预计飞机结构的寿命,从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大减少停飞检修次数和常规维护费用,使商业飞机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还有人设想用智能材料制成涂料,涂在机身和机翼上,当机身或机翼内出现应力时,涂料会改变颜色,以此警告。
3.在医疗方面,智能材料和结构可用来制造无需马达控制并有触觉响应的假肢。这些假肢可模仿人体肌肉的平滑运动,利用其可控的形状回复作用力,灵巧地抓起易碎物体,如盛满水的纸杯等。药物自动投放系统也是智能材料一显身手的领地。日本推出了一种能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扩张和收缩的聚合物。葡萄糖浓度低时,聚合物条带会缩成小球,葡萄糖浓度高时,小球会伸展成带。借助于这一特性,这种聚合物可制成人造胰细胞。将用这种聚合物包封的胰岛素小球,注入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小球就可以模拟胰细应用在人体中工作。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时,小球释放出胰岛素,血糖浓度低时,胰岛素被密封。这样,病人血糖浓度就会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
4.军事方面,在航空航天器蒙皮中植入能探测激光、核辐射等多种传感器的智能蒙皮,可用于对敌方威胁进行监视和预警。美国正在为未来的弹道导弹监视和预警卫星研究在复合材料蒙皮中植入核爆光纤传感器、X射线光纤探测器等多种智能蒙皮。这种智能蒙皮将安装在天基防御系统平台表面,对敌方威胁进行实时监视和预警,提高武器平台抵御破坏的能力。智能材料还能降低军用系统噪声。美国军方发明出一种可涂在潜艇上的智能材料,它可使潜艇噪声降低60分贝,并使潜艇探测目标的时间缩短100倍。
5.除上述几个方面外,智能材料的再一个重要进展标志就是形状记忆合金,或称记忆合金。这种合金在一定温度下成形后,能记住自己的形状。当温度降到一定值(相变温度)以下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当温度再升高到相变温度以上时,它又会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记忆合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比较成熟。一些国家用记忆合金制成了卫星用自展天线。在稍高的温度下焊接成一定形状后,在室温下将其折叠,装在卫星上发射。卫星上天后,由于受到强的日光照射,温度会升高,天线自动展开。除此之外,还有人用记忆合金制成了窗户自动开闭器。当温度升至一定程度后窗户自动打开,温度下降时自动关闭。用记忆合金作支撑架的乳罩也很有特色,乳罩在水中可以任意揉搓清洗,但当它被戴到身上时会自动保持自己的形状,并能根据穿着者体形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6.压电材料:一种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机敏材料,压电材料主要包括无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和压电复合材料 3类。居里兄弟在对石英晶体的介电现象和晶体对称性的试验研究中发现了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2种情况。当机械力作用在其上时,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电的极化,就是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是指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就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加电场撤去时,这些变形或应力也随之消失。
7.电流变液也是自执行智能材料的一种,是与磁流变体性能极为相似的混合物。这种材料在常态下是流体,其中自由分布着许多细小可极化悬浮颗粒,当这种流体处于电场或磁场中,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其中的悬浮颗粒很快形成链状,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屈服强度的半固体,这样的电流变体或磁流变体具有响应快、阻尼大、功耗小的特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为什么没人讨论啊 (万子)
- 最近发射太少 (phyix)
- SN8 is coming ! (VZ)
- 自用积累帖5:杂七杂八的术语 (VZ)
- Artemis进展追踪(先占坑 (V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