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功课丨正畸前准备&注意事项
半秃少女(中年脱发牙齿整齐少女)
最近有很多组鹅私信问我正畸前到底该注意哪些,该做哪些准备,半秃根据组内牙友们的反馈以及对正畸行业的了解,给组鹅分享下在正畸前,如何做实用有效的牙套功课,特别是针对很多骨性因素较大的牙友来说,正畸功课尤为重要。随着小组成员数的壮大,一一回复牙友们的私信压力很大,如果有漏回复到的很抱歉,近期也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希望这篇文章能解决牙友们在矫正前的一些困惑,在详细的展开前,先总结下做牙套功课的”核心思想“:
一明确需求
二找专业的正畸医生做检查与矫治方案
三认清正畸的可能性伤害,平衡收益和风险
1.明确需求 明确需求 明确需求
首先声明下,这个不是老生常谈,很多牙友觉得自己不就是不满意自己的牙齿或面型,就是想矫正,需求很明确呀!但是和很多牙友交流发现,其实很多人确实有牙齿矫正的需求,但这个需求不够"具体",所以面诊时和正畸医生的沟通效率是不高的,面诊完一圈后还会陷入疑惑和迷迷糊糊的状态,甚至有些牙友莫名其妙就戴上了牙套,根本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年自己的牙齿和面型将要往何处去”发展“,直到戴了一年半载发现自己颜值日下的时候才惊觉!!

明确的需求有助于和正畸医生高效的沟通!!如何让自己的需求更具体,半秃分享一些思路:
①从美观度分析需求:牙齿是否整齐、微笑时的唇齿形态、面型等
②从健康角度分析需求:有没有牙周炎、牙齿缺失、牙疼、牙龈出血、颞下颌关节紊乱疼痛等
②从口颌系统功能及其他功能角度分析需求:咀嚼、呼吸、吞咽、发音、颞下颌关节等
👉美观度需求:
你觉得什么样的面型和牙齿是好看的,然后对比观察自己。比如最常见的是观察自己的侧脸,用审美E线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有没有嘴突或下巴后缩,在正畸领域常用的还有零子午线——通过鼻根点垂直于水平面的线,下颏的最前点如果在此线之后就往往视为下巴后缩。


又或是觉得自己的垂直向面部比例不好看,脸看起来很长或是很短很方,正面有没有下巴或面部歪斜不对称👇

再观察自己的牙齿、微笑时的形态,除了很明显的牙齿不整齐外,笑得时候有没有牙龈暴露过多、牙齿外飘(龅牙)、地包天、中线不齐等等,至少初步对自己的牙齿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对号入座~~

初步对自己的情况观察后可以做个小记录,从审美角度出发,你对自己的牙齿和面型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以及想通过矫正达成怎样的效果。虽然上面的牙齿或面型的诉求中,有些不一定是单纯正畸能解决的,可能还需要正颌、颏成型手术等,但别管,我们此时还不用太过焦虑和担心,只需要先明确自己的需求,毕竟你纠结焦虑瞎操心半天也没啥用,就像薛定谔的猫,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晓结果~~你不面诊专业的正畸医生,你就不知道正畸到底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健康需求
除了审美,健康也很重要,正畸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正畸医生统筹考虑口腔的其他疾病与健康,从健康角度出发你有哪些诉求?
比如你牙龈常常出血有牙周疾病,或是有颗磨牙龋坏了,又或是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有弹响等等,这些健康问题中,有些情况下正畸有改善作用。
比如你磨牙龋坏或是做过根管治疗,但你还有颗发育良好的智齿,需要拔牙矫治的情况下正畸医生或许会优先考虑拔除掉患牙,通过智齿前移的方式来替代缺失的牙齿。

或许你没听说过也不懂什么智齿前移,但是有哪几颗牙不好、做过治疗、有哪些健康需求如果能做到心理有数,你就可以知道你想找的是什么样的医生,ta应该至少关注到你的哪些健康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正畸医生都重视牙周,也不是所有的正畸医生都会关注到你的颞下颌关节的健康。
👉口颌功能及其他功能需求
口颌系统是包括口腔颌面部各种组织结构如牙、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神经的总称,是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功能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整体功能。比如,你的咬合会引导肌肉及关节的运动,但如果本身你因为错颌畸形存在咬合干扰,久而久之你的咀嚼肌功能甚至颞下颌关节都可能出现紊乱。

咬合对我们的咀嚼功能、下颌的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地包天、后牙锁颌等影响咬合功能的错颌畸形来说,解决功能性咬合问题几乎是第一位的!
但是,不是所有错颌畸形都会导致咬合功能紊乱,也不是咬合功能紊乱就一定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异常!这里po一下华西口腔院长赵志河教授的在前几日发表的最新的关于TMD与正畸的看法:“至今尚无证据证明错颌畸形与TMD有必然联系!仅有弹响而无疼痛的TMD能进行正畸治疗,但怎样进行仍有争论!”
所以一方面,牙友们不必过于担心错颌畸形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因为不是所有错颌畸形都会导致病理性的咬合紊乱,但同时也不要对“正畸能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这种说法抱有过高的期待,正畸目前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致病因素又非常多,至少目前来看有些正畸医生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属于摸索着治疗,能治好一个算一个,也有治疗失败的,所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正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手段被广泛认可!
其他的功能还有呼吸、发音等,比如有的牙友有大舌头”可能是因为牙弓狭窄,这时候正畸医生可能会尝试扩弓治疗,给舌头释放更多灵活的空间~~
明确需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诉求和正畸医生的诊断与方案发生“碰撞”,在正畸技术本身及正畸医生的能力范围内,逐渐把我们的诉求“合理化”,所以你在理清诉求的时候可以做个清单,这样在和医生沟通的时候会更有目的性。
二.找专业的正畸医生做检查与矫治方案
通常对于期待较高的牙友来说,这一步就是被“泼冷水”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个时候做功课最需要注意的几点就是:
①找靠谱、专业的正畸医生
不同正畸医生的技术水准和擅长方向与派系不同,所以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正畸医生眼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可能性”,就像有些经验不丰富的正畸医生在早期也会选择矫正难度不那么大的患者是一样的~~至少要选择一个专业的、有系统学习过正畸的医生,这样你的很多问题在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眼里可看起是才可能是可解决的。
关于选正畸医生的攻略,之前在组里也分享过,此处不赘述了👇👇
②多看几个医生,多对比
这个阶段选医生不一定非要一次性就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医生,就算有的正畸医生很专业且也很适合治疗你的情况,但面诊时如果你们双方的表达或沟通不畅,很可能一个明明治疗能力上能胜任的正畸医生反而会让你产生“不专业”或是“不耐心”的感觉,方案也不一定会让你满意。
三认清正畸的可能性伤害,平衡收益和风险
面诊了几个医生后,通常你的对正畸的期待可能会被“泼冷水”,甚至劝退。但这非常重要,正畸能解决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还硬要做的话,要么就降低期待要么就承担正畸后的失落。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根据正畸医生给的诊断结果和方案,调整下自己的心理预期,明白正畸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和风险,通常正畸前医生也会让你签知情同意书,上面所写的风险基本就是正畸的常见风险了。关于整牙的风险,半秃把之前在其他平台写的同步在了日记里👇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人,还可以列一个清单,把之前想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再根据正畸医生的反馈看看实际能解决哪些、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样你会对做牙齿矫正的预期收益了然于心!

戴牙套就像投资,只要是“投资”就一定有风险,而选正畸医生就像选基金经理,好的正畸医生就像优秀的基金经理,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尽可能规避风险,但风险永远不可能是0。选个靠谱的正畸医生,就相当于提高咱们单车变摩托的概率~~
最后,再谈谈几个组里牙友们常见的问题
1.不同正畸医生不同的矫正方案,怎么选?
经常有牙友在组里求助,“xx医生说要拔4号牙,但另一个医生说拔5号牙,好纠结,我到底该选哪个”,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医生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所以在听正畸方案的时候,一定一定要记得多问几个为什么,有的医生看起来很凶态度不nice,但咱也得硬着头皮问啊!!比如你可以问医生“针对我的情况,拔4号牙和5号牙有什么区别”。
还有的患者会遇到医生会告诉ta要拔连双侧智齿在内的8颗牙,而另一个医生却说只需拔4颗正畸牙,到底该听哪个医生的?很多正畸医生担心一下子告知患者要拔的牙齿数量太多把患者吓跑,所以会不提要拔智齿的事儿,如果你的智齿长得很“正”,发育良好,确实可能不用拔,但如果确实需要拔,医生却没说,大概率是怕把你吓跑的原因。正畸医生这么做,无关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是一种留住患者的小技巧罢了~
还有一些牙友会遇到是否该拔牙矫正的情况,关于这一点我曾和北大口腔正畸学硕士毕业的@范少轻 医生一起合作写过一篇科普👇
2.牙套品牌商到底有没有可能越过医生直达患者?
前段时间组内有一些直面患者越过医生的牙套品牌商发软文,被踢出了。之前很多人觉得虽然隐适美现在无法越过医生,但当它的数据积累的足够多,或许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看来,隐适美的“大数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很多隐适美的认证医生在提交病例设计可能给患者打了支抗钉,但隐适美是不知道的,那么隐适美基于所谓的“大数据”测算正畸方案的最终牙齿移动数据就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多正畸医生并不会单纯依靠隐适美的技术框架来设计方案,有的医生会喜欢额外加强支抗,那隐适美收集到的数据就有很多“水分”,大数据设计方案直面患者不现实!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看到最后的牙友有福利,决定搞个抽奖🎉🎉,【回复本帖+关注】两周后抽一牙友送一台小米电动牙刷(包邮)!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助帖|鉴星口腔有人去做过吗 (甜豆)
- 记录一下自己的牙套生涯~ (满意5.0)
- 求助帖|南京和杭州有没有推荐的公立医院呀 (塔克拉玛干脆面)
- 骨性II类,双牙突,下颌后缩面诊记录(北京) (Joyce)
- 求助帖|戴牙套期间掰牙齿有点松动是正常的吗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