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咖啡馆"与生活中的片刻
来自:包容(victor bao)
何塞.米盖尔.巴拉街是连接小修女街与梅赛德街的一条宽而短的街道。她的北端是马波乔河畔的森林公园和国家美术博物馆,南端是一年四季游人如织的圣.卢西亚山城堡公园。就是这条不足两公里长的街道两侧,集中了圣地亚哥市中心文化区十几家文学咖啡馆,“片刻咖啡馆”是去年九月开业的一家。 每次从这家咖啡馆门口经过,都被里面明快的色彩和别致的风格吸引,忍不住多望几眼。今天得闲,出来寻踪,下午四点半钟,我带着小日记本走进“片刻咖啡馆”,准备享受一杯醇香的牛奶咖啡和书写的时刻。 与附近许多“小户型”的咖啡馆一样,“片刻咖啡馆”的门脸不大,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和同样透明的玻璃门使店内装修一览无余,同时,也使摆在门口人行道旁边的几张小圆桌和室内部分在视觉中连在一起。店面的主色调是橙色,左右两侧的白墙与天顶及正对门的一面墙醒目的橙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墙上挂着几幅现代派油画,所画内容极具青春气息。从作者签名和完成日期看,都是最近几个月的作品,看来和客人们品尝的咖啡一样是新鲜出炉,待价而沽。 和绝大多数咖啡馆一样,店面虽小,仍然在临街的落地窗前摆了一对沙发,一红一白。其余都是木制方桌和彩色塑料座椅。吧台和开放式的工作间占了店面的几乎四分之一,使得靠墙的几张台只能坐两个人,加上吧台前的两个高脚吧椅,店内只能容纳十三人。算上门口的四张小圆桌,一共只能容纳二十一人同时消费。看到这,不由得担心这家小巧玲珑的咖啡馆的经济效益问题。 服务员端上我要的cortado(牛奶咖啡),正要转身离开,我叫住她,问道,这么小的店面,生意还好吧?这位漂亮的服务员给了我肯定的答复,并解释说,顾客的流动性很大也很快,此外,除了爱喝咖啡的本地人之外,这里也是外国游客比较集中的地区,座位虽少,但每天都要满几次。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尽管周围咖啡馆很多,竞争很激烈。重要的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独有的特色。我表示赞同,抿一口咖啡,看着不断进出的顾客,心想,用这不足三十平米的面积,创造出如此个性鲜明的空间也真是不易,看来老板是别有匠心啊。 一个顾客在咖啡馆里喝上一杯或吃一顿简单的午餐,最多几十分钟,与朋友小聚,侃得尽兴,也不过一两个小时。喝咖啡或者聚会的时间在一生中其实微不足道。但这些片刻在咖啡馆里被清谈和咖啡串起来,正如这家咖啡馆的名字,在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之间延续的看似互不相干的片刻中,在不知不觉地演绎着生活的永恒。 2007.8.17 写于“片刻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