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藏高原之 地下的森林
meadow(way down in the hole)
茫茫荒原上一棵树也没有。但我们发掘的每座墓葬揭去封土后,都会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场景:墓壁由柏木构建,表面覆盖着一排排巨大的柏木,简直是一片茂密的地下森林。恍然间让人感到时光倒流,回到了树木茂盛的古代。 我简单做了一下统计,3号墓仅墓顶就有39根直径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长6米的柏木,2号墓室上部的柏木层的柏木直径多在30厘米~50厘米之间,而1号墓柏木直径在30厘米~70厘米之间。由于柏木十分沉重,无论是运输还是构建墓室时都不容易搬动,所以不少还留有凿出的穿孔,大约是穿绳的绳眼。 如此众多的柏木,不可能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何况这里是大片墓地。这一带原本肯定曾有一段充满绿色的历史。如果把考古发掘看到的现象与自然和历史相联系,更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如今这一带少水缺草。遥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郁郁葱葱、山清水秀啊! 考古学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关注的是使用这些遗迹、遗物的人。眼前的情景是我意识到这远远不够。如果统计每座墓葬用了多少棵巨大的古树,这些古树共有多少平方米木材,直径70厘米的柏树要长多少年,这些柏树砍倒、加工、运送、兴建一座或几十座墓葬需要用多少工时?这将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研究。 为保存尸体和财富,吐蕃人损毁了森林,墓葬虽然留住了历史的片段,却让大自然失去了永远。这里美妙的田园风光,也许就是在吐蕃时期逐渐消失的。 气象科学观测者说:西藏有水缺热,新疆有热缺水,青海缺热缺水。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世界森林覆盖面积平均22%,中国12.7%,中国人口占世界25%,森林面积只占4%。世界人均占有林地15.5亩,中国人均占有林地1.8亩。世界每年还以5万平方公里~7万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使土地沙漠化。 沧桑变化简直无法想象,带有军事色彩的古老游牧文明,无数次凝聚成力量,随着狂风呐喊、咆哮着击垮了各种社会和自然秩序,有时又使自身陷入了灭顶之灾。 没有长相守,哪来长相忆?当地老乡说,前些年这里的水还很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昌平当班主任的齐Sir (meadow)
- 关于中西方人在思维行为方面差异的思考 (hattie)
- 祝老师早日康复! (Cuznn)
- 齐sir人大研究生论坛语录(转) (冯彝)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已出版(含打折指南) (元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