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医疗健康知识,科学、适度交流病情,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需以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为准,请勿在小组里问诊求方、交易药品,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必要时保留全部信息并及时报警。
关于三阴三阳和六经的含义
一苇可渡(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http://user.qzone.qq.com/6512400 关于三阴三阳和六经的含义,《内经》中讲的是多方面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的“六经”,是指周身营卫气血循行的道路; 《素问·气交变大论》“六经波荡,五气推移”的六经,是指外在的风热湿火燥寒六气; 《灵枢·刺节真邪篇》“六经调者,谓之不病”的“六经”,泛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 《灵枢·卫气篇》“能知六经标本者”和《素问·厥论》“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的“六经”,则是三阴三阳的综合代名词。 三阴三阳在《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素问·皮部论》中表示分部; 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表示脉的部位,实指经脉之气; 在《灵枢·五音五味篇》和《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脏腑; 在《素问》运气大论七篇中指六气; 在《素问·脉解篇》中指四时不同气候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在《素问·热论》等篇中却又作为各种病证的分类法。 可见在《内经》中分而言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合而言之则为六经。不必因六经与六病之名争论不休。 总之,《内经》六经涵义有三: 一是说明自然气候及人体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 二是说明脏腑经络皮部之间的整体系统。 如足阳明经属胃,行身之前,从头行足。 三是机体失调,外邪侵袭,为疾病证状的反映所在。 仲景总括《内经》阴阳大法,以三阴三阳融会《内经》全部阴阳概念,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成为一个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 张隐庵说:“仲景著伤寒,原名卒病论,本于五运六气,阴阳大论,故释人之阴阳,应天地之五运六气。” 《伤寒论》因为是分论,所以没有“六经”这个总代名词,只载有三阴三阳六个病。这六病又根据三阴三阳生理功能的属性不同而分成表部、里部、半表半里部和上焦部、中焦部、下焦部。 但是,应该明白《伤寒论》的“六经”之“经”,不同于经络之“经”。 方中行在《伤寒条辨》中说:“六经与经络之经不同,六经者,犹言部也。若以六经之经断然直作经络之经,则不尽道,或误不可胜言,后世谬论盖由乎此。” 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说:“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误者广。”都指出了“六经”与经络之“经”是不同的。 在中医学领域里,大家已公认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脏腑,其含义有二:一是解剖上的脏腑,是功能上的脏腑。而对于“经”的认识还是单一的。 田合禄先生认为六经的含义也有二:一是经络之“六经”,一是功能性的“六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在学倪海厦的课程,希望有缘人一起交流学习探讨 (忧伤夜曲)
- 零基础,想学中医的私聊我 (君子不器)
- 张至顺道长 道医 (泰)
- 网上买的倪海厦课程分享 (搞钱读书)
- 有没有人临床用过在扁桃体上进行针刺放血治疗扁桃腺发炎? (Bou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