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鹤唳华亭》分析 第8--11集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2020-06-17 23:29:56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长清0521

    长清0521 (殿下真绝色) 2020-06-18 00:04:09

    我也想知道,搬个板凳来等着。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11:38:12

    我没看懂楼主的问题,首先太子不想违背师道,基于舍小我而救苍生的想法,没有选择揭竿而起推翻现有皇权,那么放弃的方式有三条路,一是像卢世瑜那样直接用生命殉道,其次是隐居(山水间)(汉献帝?🤧),再其次是佛堂前,彻底了人世间诸多烦心事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11:48:11

    太子的悲剧在开篇第一集就是注定的,卢世瑜(文官集团),武德候(军权)这两翼支撑他的太子地位的,如果没有武德候的兵权,太子和齐王差不多只是个没有什么大份量的棋子,是根本无法立足的,问题在皇帝总有一天是会收回顾的兵权,但是他又发现舅舅违背了他的理念,所以他和父亲拗断的同时,和舅舅也拗断了,都是他自己选择放弃的,那根本就不可能保留太子位了,而至于是生是死,就是前面三条路,而过往走的路就一直是“逆风执炬”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3:09:35

    太子的悲剧在开篇第一集就是注定的,卢世瑜(文官集团),武德候(军权)这两翼支撑他的太子地位 太子的悲剧在开篇第一集就是注定的,卢世瑜(文官集团),武德候(军权)这两翼支撑他的太子地位的,如果没有武德候的兵权,太子和齐王差不多只是个没有什么大份量的棋子,是根本无法立足的,问题在皇帝总有一天是会收回顾的兵权,但是他又发现舅舅违背了他的理念,所以他和父亲拗断的同时,和舅舅也拗断了,都是他自己选择放弃的,那根本就不可能保留太子位了,而至于是生是死,就是前面三条路,而过往走的路就一直是“逆风执炬” ... katherine

    昨晚写这个时,心情很沉重,有些地方下不了笔,写的乱一些。其实是太子的身份和重道义,他太有责任担当所以做了太多,即使和皇帝对立没有力量也想保护的也太多,他始终是牺牲自我的。如果他有吉祥物觉悟,无为些,和皇帝的矛盾可能相对会少一些,但那就不是他了。皇帝让他选姓萧还是姓顾,为了家国责任他选萧,但从道义理念角度讲,他不认同上一代的作法,是反权谋的。 有为的儒家思想,他的身份使命,只能选择兼济天下。他认可殉道,也不会主动选择独善其身,所以说无法解脱,没有神佛前和山水间。小作文中也是被动的喝假毒酒到了山水间。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3:19:55

    是我自己的心乱,所以写的也乱,让人看不明白了,抱歉了。最后一段曾想直接写他的无法解脱,结果写不下去,只写了枷锁和自己的心情。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13:24:29

    对,萧定权就是反集权反权谋的代表,如果同样牺牲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必须弑父,但也是违背大道的,所以只能从自身角度做退让。至于神佛前还是山水间就是佛门和隐士的区别了,世俗角度隐居,出世角度,佛门。但是关于血脉,我觉得肉体可有可无,尤其如果选择佛门的话,因为太子的书道金错刀是和卢世瑜一脉相承的产物,虽无血缘却情比金坚胜过龙脉,是精神象征意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蛮好。至于隐居,和文昔生多少都无所谓,如果是直接殉道,还是不要留娃的好,意义不大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13:47:25

    我去看了一下关于阿昔的小作文,就我关剧的视角我没有感受到阿昔这个角色神在哪里,神女肯定是萧定权崇拜的角色,但是结合设定,她只是女版萧定权,如果只是性别差异,而且我没有在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上感受到高一层境界的东西,所以神,怎么解释,其次结尾说女主是终极自我保护人设,那么在陆英出事后,就应当是听他爹的相忘于山水间了,这是非常符合的,隐居也好,修仙也罢,但最终如果是又经历陆英死后那么多事情,又是复仇又是其他的,那她就不是终极保护人格,还是愿意闯荡和牺牲的。我觉得这里是有些矛盾的。如果是神女,我觉得是和卢世瑜一个级别的,就不要做镜像,而在古代,一个女性我也难以想象如何达到那个级别

  • 目光

    目光 2020-06-18 14:07:12

    关于他们父子 好像论坛里常常讨论都是(权)术而不是(天?)道 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道不应是狭义的太子的道或皇帝的道 而是万物生灵平和共处的那个道 太子不需要神佛不需要山水 不需遁世只需聆听本心 他姓顾也姓萧因他的姓应是万民之姓 还有作为一个储君我想太子还没有那么“穷“是可以想想兼善天下些吧。。

  • airbubble

    airbubble 2020-06-18 14:47:59

    我去看了一下关于阿昔的小作文,就我关剧的视角我没有感受到阿昔这个角色神在哪里,神女肯定是萧 我去看了一下关于阿昔的小作文,就我关剧的视角我没有感受到阿昔这个角色神在哪里,神女肯定是萧定权崇拜的角色,但是结合设定,她只是女版萧定权,如果只是性别差异,而且我没有在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上感受到高一层境界的东西,所以神,怎么解释,其次结尾说女主是终极自我保护人设,那么在陆英出事后,就应当是听他爹的相忘于山水间了,这是非常符合的,隐居也好,修仙也罢,但最终如果是又经历陆英死后那么多事情,又是复仇又是其他的,那她就不是终极保护人格,还是愿意闯荡和牺牲的。我觉得这里是有些矛盾的。如果是神女,我觉得是和卢世瑜一个级别的,就不要做镜像,而在古代,一个女性我也难以想象如何达到那个级别 ... katherine
    文昔在陆英出事后主动回来,单纯是为了保护家人:因为总有人想不明白,不需要什么幸事,只是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太子、世伯都靠不住,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陆英死后,她继续留下,则是想为父兄报仇,也为让弟弟安心:小女知道,只有你不在了,他(弟弟)才不用,跟小女一样半世苟活。太子的几个重要关口,宗正寺有她的支持抚慰才能度过,中秋谣歌有她的拷问点醒才没有越陷越深(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9456572&dt_dapp=1)。所谓神性,我的理解是精神支持与拯救。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4:55:05

    对,萧定权就是反集权反权谋的代表,如果同样牺牲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必须弑父,但也是违背大道的 对,萧定权就是反集权反权谋的代表,如果同样牺牲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必须弑父,但也是违背大道的,所以只能从自身角度做退让。至于神佛前还是山水间就是佛门和隐士的区别了,世俗角度隐居,出世角度,佛门。但是关于血脉,我觉得肉体可有可无,尤其如果选择佛门的话,因为太子的书道金错刀是和卢世瑜一脉相承的产物,虽无血缘却情比金坚胜过龙脉,是精神象征意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蛮好。至于隐居,和文昔生多少都无所谓,如果是直接殉道,还是不要留娃的好,意义不大 ... katherine

    定权的精神象征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个作品感觉还是儒家成分多于佛家。梁园有时让我感觉很矛盾,很纠结,(不是说她不好,喜欢思考的人很多都这样,我也这样,哈哈有点自夸)她的理念有时很现代,有时很古代。她有时批判儒家,却把有些看着象腐儒的人物写的非常真实自然,文死谏,武死战,让定权当申生,这些情节虽然震撼人心,却也有时挺让人难受的。感觉象自己小时候,年代限制曾经刻意回避儒家,结果长大了才发现,儒家思想是通过现实理、血脉骨髓传承的,根本不是少看两本书就能躲得开的。那个孩子从佛家角度讲没什么意义?从儒家讲表面是孝道,也可能会让观众看到些温暖,希望和安慰吧。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5:06:53

    还好作者给神女设定了一个从小母亲去世,早早当家照顾家人,又随父上任象个男孩子,见多识广,自由豁达,不是一般的古代闺阁小姐。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5:15:44

    关于他们父子 好像论坛里常常讨论都是(权)术而不是(天?)道 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道不应是狭 关于他们父子 好像论坛里常常讨论都是(权)术而不是(天?)道 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道不应是狭义的太子的道或皇帝的道 而是万物生灵平和共处的那个道 太子不需要神佛不需要山水 不需遁世只需聆听本心 他姓顾也姓萧因他的姓应是万民之姓 还有作为一个储君我想太子还没有那么“穷“是可以想想兼善天下些吧。。 ... 目光

    这个角度新颖,感觉太子比文昔更像神。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8 15:20:29

    我去看了一下关于阿昔的小作文,就我关剧的视角我没有感受到阿昔这个角色神在哪里,神女肯定是萧 我去看了一下关于阿昔的小作文,就我关剧的视角我没有感受到阿昔这个角色神在哪里,神女肯定是萧定权崇拜的角色,但是结合设定,她只是女版萧定权,如果只是性别差异,而且我没有在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上感受到高一层境界的东西,所以神,怎么解释,其次结尾说女主是终极自我保护人设,那么在陆英出事后,就应当是听他爹的相忘于山水间了,这是非常符合的,隐居也好,修仙也罢,但最终如果是又经历陆英死后那么多事情,又是复仇又是其他的,那她就不是终极保护人格,还是愿意闯荡和牺牲的。我觉得这里是有些矛盾的。如果是神女,我觉得是和卢世瑜一个级别的,就不要做镜像,而在古代,一个女性我也难以想象如何达到那个级别 ... katherine

    这个作品让我感觉更像寓言,阿昔是顾后的轮回,都是江山和神女。可能这个神女有些上帝视角,又坚定勇敢,美丽智慧,慈悲无量,法力无边,引导定权的太阳。她回来一是救父兄,二是放不下太子。说句玩笑话,她真相忘于江湖,就没这故事了。

  • 目光

    目光 2020-06-18 15:25:23

    这个角度新颖,感觉太子比文昔更像神。 这个角度新颖,感觉太子比文昔更像神。 月在梨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最近在某电视剧上听到有人提起 剧中的意思是一个人为自己之利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情 好像不做还有愧 其实这是个扭曲 相同的 儒家思想也会被断章取义被揉捏成话语者想要的 儒家有讲仁但也有讲义 仁偏了那(正)义就可能会失去 血脉既然是不可改变那为什么要再三强调呢 只要心中“有”那孝自然也会出现 其实很希望论坛的一些大神们可以帮忙众生”科普“下儒家的本心或本意究竟是什么。。。

  • 秋长安

    秋长安 2020-06-18 21:18:31

    d一下

  • 酒国

    酒国 2020-06-18 23:33:13

    还好作者给神女设定了一个从小母亲去世,早早当家照顾家人,又随父上任象个男孩子,见多识广,自 还好作者给神女设定了一个从小母亲去世,早早当家照顾家人,又随父上任象个男孩子,见多识广,自由豁达,不是一般的古代闺阁小姐。 ... 月在梨花

    我看到有人不喜欢神女的设定,觉得剥离了人性。我觉得神女,就像《红楼梦》里的绛珠草一样,是个设定、意象。然后太子印就像通灵宝玉的石头。我对中国古典小说读得不多,仅因红楼梦,觉得鹤里这种设定还挺古典的,不知道梨花有没有什么新颖看法呢。

  • 酒国

    酒国 2020-06-18 23:34:56

    这个是我从组员叶孤舟那里知道的,组里有才华的小伙伴们太多了 ε-(´∀`; )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23:47:51

    文昔在陆英出事后主动回来,单纯是为了保护家人:因为总有人想不明白,不需要什么幸事,只是不想 文昔在陆英出事后主动回来,单纯是为了保护家人:因为总有人想不明白,不需要什么幸事,只是不想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太子、世伯都靠不住,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陆英死后,她继续留下,则是想为父兄报仇,也为让弟弟安心:小女知道,只有你不在了,他(弟弟)才不用,跟小女一样半世苟活。太子的几个重要关口,宗正寺有她的支持抚慰才能度过,中秋谣歌有她的拷问点醒才没有越陷越深(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69456572&dt_dapp=1)。所谓神性,我的理解是精神支持与拯救。 ... airbubble

    嗯,所以我觉得阿昔不算极度自我保护型人格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23:48:37

    我看到有人不喜欢神女的设定,觉得剥离了人性。我觉得神女,就像《红楼梦》里的绛珠草一样,是个 我看到有人不喜欢神女的设定,觉得剥离了人性。我觉得神女,就像《红楼梦》里的绛珠草一样,是个设定、意象。然后太子印就像通灵宝玉的石头。我对中国古典小说读得不多,仅因红楼梦,觉得鹤里这种设定还挺古典的,不知道梨花有没有什么新颖看法呢。 ... 酒国

    我觉得这样可以理解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8 23:51:34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最近在某电视剧上听到有人提起 剧中的意思是一个人为自己之利是个天经地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最近在某电视剧上听到有人提起 剧中的意思是一个人为自己之利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情 好像不做还有愧 其实这是个扭曲 相同的 儒家思想也会被断章取义被揉捏成话语者想要的 儒家有讲仁但也有讲义 仁偏了那(正)义就可能会失去 血脉既然是不可改变那为什么要再三强调呢 只要心中“有”那孝自然也会出现 其实很希望论坛的一些大神们可以帮忙众生”科普“下儒家的本心或本意究竟是什么。。。 ... 目光

    关于这个试着写了些,整理完发出来,关于儒家和师道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02:45

    d一下 d一下 秋长安

    谢谢老友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27:19

    我看到有人不喜欢神女的设定,觉得剥离了人性。我觉得神女,就像《红楼梦》里的绛珠草一样,是个 我看到有人不喜欢神女的设定,觉得剥离了人性。我觉得神女,就像《红楼梦》里的绛珠草一样,是个设定、意象。然后太子印就像通灵宝玉的石头。我对中国古典小说读得不多,仅因红楼梦,觉得鹤里这种设定还挺古典的,不知道梨花有没有什么新颖看法呢。 ... 酒国

    这种对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鹤确实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很多红楼的影子,但我觉得是形似神不似。我看到的影子更多是比兴隐寓,草蛇灰线,文学艺术,典故历史的写作手法。内容上细看鹤更有思想性,现代性。红楼是前缘宿命,践行红尘因果。鹤是改变宿命,了结前缘,跳出因果。我觉得必竟都是写古代题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两部都是在原还历史方面做的非常细致到位,必定有些情节内容上是相似的。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31:56

    说到意向,想到印和画,以及屏风上的两人合作的诗。印和画丢失后都被对方藏起,于是定权认不出文昔的人,文昔看不出定权的心。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36:46

    这个是我从组员叶孤舟那里知道的,组里有才华的小伙伴们太多了 ε-(´∀`; ) 这个是我从组员叶孤舟那里知道的,组里有才华的小伙伴们太多了 ε-(´∀`; ) 酒国

    谢谢酒国老友,也谢谢叶孤舟大神,感叹组里志高朋满座,志同道合的人真多呀。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40:14

    嗯,所以我觉得阿昔不算极度自我保护型人格 嗯,所以我觉得阿昔不算极度自我保护型人格 katherine

    我也不觉阿昔是那种人,她胆子大,对道义执念,象她爹老天真,爱惹是生非,多少回不是太子保护,早就丢了性命。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0:42:17

    关于这个试着写了些,整理完发出来,关于儒家和师道 关于这个试着写了些,整理完发出来,关于儒家和师道 katherine

    我也好期待,先搬个凳子等着。

  • 酒国

    酒国 2020-06-19 11:00:56

    我也不觉阿昔是那种人,她胆子大,对道义执念,象她爹老天真,爱惹是生非,多少回不是太子保护, 我也不觉阿昔是那种人,她胆子大,对道义执念,象她爹老天真,爱惹是生非,多少回不是太子保护,早就丢了性命。 ... 月在梨花

    就像五大王说的,无所争、无所图,以为施恩于人不求回报,心愿就能够达成,加害就能够免除,姐姐和令尊一样,真是书生。李明安也说过陆文昔和令尊的脾气怎么都… 五大王和李刺史,这也是对仗😂

  • 酒国

    酒国 2020-06-19 11:01:19

    这种对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鹤确实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很多红楼的影子,但我觉得是形似神不似。我 这种对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鹤确实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很多红楼的影子,但我觉得是形似神不似。我看到的影子更多是比兴隐寓,草蛇灰线,文学艺术,典故历史的写作手法。内容上细看鹤更有思想性,现代性。红楼是前缘宿命,践行红尘因果。鹤是改变宿命,了结前缘,跳出因果。我觉得必竟都是写古代题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两部都是在原还历史方面做的非常细致到位,必定有些情节内容上是相似的。 ... 月在梨花

    了结前缘,跳出因果。我喜欢这个词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1:04:43

    就像五大王说的,无所争、无所图,以为施恩于人不求回报,心愿就能够达成,加害就能够免除,姐姐 就像五大王说的,无所争、无所图,以为施恩于人不求回报,心愿就能够达成,加害就能够免除,姐姐和令尊一样,真是书生。李明安也说过陆文昔和令尊的脾气怎么都… 五大王和李刺史,这也是对仗😂 ... 酒国

    新对仗,总有新发现,这坑越挖越深。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9 14:23:01

    其实那种意境很美,东方的含蓄大多就是这样的一种美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19 14:23:41

    连着上面那张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5:03:42

    连着上面那张 连着上面那张 katherine

    这个意境我很喜欢,就象我的网名 月在梨花,这个名字从有QQ号就开始用了。空灵,幽寂的美。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 月在梨花

    月在梨花 楼主 2020-06-19 15:13:30

    东方文化讲意境,画的写意,诗词的含蓄。风格上相对西方的直白,写真,更具艺术性。内敛,温和,淡雅,空灵,模糊,留白。让人感觉舒适,意犹未尽,回味绵长。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闸释,解读。

  • katherine

    katherine 2020-06-20 05:38:21

    东方文化讲意境,画的写意,诗词的含蓄。风格上相对西方的直白,写真,更具艺术性。内敛,温和, 东方文化讲意境,画的写意,诗词的含蓄。风格上相对西方的直白,写真,更具艺术性。内敛,温和,淡雅,空灵,模糊,留白。让人感觉舒适,意犹未尽,回味绵长。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闸释,解读。 ... 月在梨花

    所以这就是宋文化最特别的地方,宋词本来就是表达唐诗不能言传之意,唐诗相对直白豪放达意,宋词是婉约,晦涩,好的词需要去玩味背后的另一层意境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063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