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城 请带上想象力
来自:高东豪(TU me manques)
高昌故城是新疆境内最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9世纪进入高昌故城的俄国人雷格尔曾惊呼:“那里有一个如同罗马城市一样的废墟。”元代以前,在差不多1400年的漫长岁月中,西域大地上发生的很多政治和军事上的大事件,都和高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高昌故城坐落在吐鲁番市东南40公里的火焰山脚下,驱车需要1个小时。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成为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9世纪后,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首府,是西域最大的国际都会、宗教中心以及亚洲巨大的印刷中心之一。 高昌城的由来,和大名鼎鼎的天马——大宛马有关。西域自古出良马,民间传说,大宛国有高山,山上有马,不可得,于是取了五色马同牠交配,生下汗血宝马,也叫天马。 张骞通西域后,向汉武帝提及大宛国有好马。汉武帝是个非常喜欢马的皇帝。另一方面,中原地区的马的质量不好,当时汉朝和北方的马上民族正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非常需要好马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于是神往好马的汉武帝派了一个叫车令的壮士,带了黄金千两前去交换,但是大宛国王拒绝了交换要求,并且抢劫了汉朝使者的财物。 消息传到长安,武帝非常恼怒,任命李广利为将军,率领几万兵马远征大宛。李广利的大军一路行来已是人困马乏,给养也耗尽了,与大宛国第一次交战就大败而归,走到敦煌时,武帝下令不许汉军东返,进玉门关者一律斩首。李广利的军队后来在吐鲁番的火焰山下建城屯垦,就近补充军队、武器和给养,一年后,再次征伐大宛,大胜,终于得到倾城好马。汉朝将士们修养屯垦的地方,由于地势高敞,人庶昌盛,所以他们将其称做高昌。 如果说交河故城是一座玲珑的精美之城的话,那么,高昌故城则是一个气势恢弘的大都市。 驱车来到高昌故城,一进故城大门便被其规模所震慑:好大的一个城市呀! 门里有十几个“驴的”,都是当地的维吾尔族村民,他们会热情地招呼你:“坐驴车参观吧!每个人20元钱。”要是你摇头犹豫,他们会指指头上火辣辣的太阳,又指指远处的古城,说:“别光想着省钱,这么大的城,这么热的天,等你们转出来,胳膊都能晒成假肢一样的颜色。” 进城的大道跟古城还是一体,黄土的路面上压出的车辙印深约20厘米,在驴车的颠簸中,古城与你越来越近。 高昌故城规模宏大,是古中亚一带显赫的大都市。据史书记载,高昌故城有12个城门,市内房屋星罗棋布,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全城呈不规则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与隋唐时长安城布局相似。 城里最著名的景点就是西南方的佛寺,该寺院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寺院的右边是讲经堂,讲经堂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奉行的「天圆地方”概念,圆圆的穹顶可以看见碧蓝的天空,而堂里却是个四方形,可容纳数百人,四墙角都为穹隆顶状,有消声作用,这里就是唐朝著名高僧玄奘曾经诵经讲佛的地方。 参观故城要带着丰富的想象去才对,在作坊区,你要想象出两个铁匠在你面前叮叮当当地打马蹄铁,风箱把炉火鼓得通红,两个铁匠的头上与赤膊全是汗。 在佛寺的讲经堂,你仿佛是百余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中的一个,正在安静地听玄奘法师的诵经,香炉里的烟在人们的头顶盘旋,仿佛七彩祥云一样。寺院附近是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筑群,风格与交河故城相似,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不用木料,为吐鲁番一奇。 高昌故城陆续出土过大量内地罕见的文物,如北凉的“沮渠安国造寺碑”,回鹘时期摩尼教画、经典和文书,佛教壁画和塑像,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的大量木乃伊(其数量之多、完好率之高举世罕见),唐代珍贵墨块“松心真”、绢画绢花和唐尺,还有风干了的千年以前的水饺、面条…… 高昌文化,也是高昌的珍贵遗产。麮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为汉人,汉文化对此地的影响显而易见。但高昌毕竟属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元蒙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又据隋、宋史书记载,高昌人讲究服饰,男子穿胡服缦裆裤,“伏剑骑羊势猛烈”;妇女短袄华裙珠玉链饰,多美艳。高昌人还善美食,擅制作各类面食和牛羊肉,吃法花样很多。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骄傲。它是华戎交汇、中西融合的文化成果,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流行,被列入唐十部大乐之中。史载,西州(今吐鲁番)人何妥就任过隋朝国子监博士,专司音乐舞蹈制作。看来吐鲁番人的长于音乐弹唱,不是没有历史缘由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日夜思念的新疆自驾!您说我来组织安排 (高东豪)
- LZ活着出现了 (高东豪)
- 请诸位兄弟姐妹们多多关照哦!!! (高东豪)
- 新疆自驾车旅游黄金线路 (高东豪)
- 大家准备来新疆的可以加群主微信 (高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