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权、史、实力
来自:知白守黑
问题的起源:历史作为存在,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并且,历史不属于过去,当下的生活也不断在变为历史,人即生活在历史之中。“现在”与“过去”的共融性,使得历史可以起到某种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于是,如何把握历史,就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
历史的模型演化有两种典型:一是易经,二是围棋。模型只可作为一个角度,而不代表所有历史,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简化。真正的历史研究只有回到历史本身。
历史的复杂在于,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加上涉及人的附属(如物、地盘、小团体、势力)以及人的性格、社会环境(思潮、经济状况、制度)和自然环境(天气、地理),最后是人的观念(如合法性),这些构成了全部的历史。
但历史也有自己的主导人物和主要舞台,就是对国家和社会举足轻重的人物、事件以及人物活动所展开的场所。举足轻重是一个模糊的词语,用一个文绉绉的词就是一个人的组织资本,更直白一些,就是他(她)手里的权力。权力决定了事物乃至世界发展的方向和变化的程度,用“决定”这个词是因为能动性对于现实世界具有一种浅层次意义上的压倒性的优势。而权力的背后,则是达尔文世界的丛林法则。
人物的观念也是一个模糊的界说,历史人物大多具有一种认知衬布上的意志的张扬。观念即应在这样的框架内去进行认识。而认知,又包括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世界存在和世界“理”的认知。这里的“存在”又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未来的期许则与意志的活动连在一起,构成了“观念浮雕”的主要部分。
刚才说到,用易经和围棋去象征历史,会过于简化。但这并不影响建立历史事件的自身模型。归纳和建立历史模型有利于对历史更深入的认识。对于中国历史,这样的模型至少能建立二十多个,这使得“前识往行”能够获得一种“具象”的存在。
到这里,还没有说到正题上。在下面说到正题之前,要提到的是,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大多对世界的“理”具有一种深入的认识。成功不是偶然的。虽然对“理”的认识实践会导致人性的女性化和孱弱( “如汉代的张良”),但其长处常常能盖过这个弱点,而发挥出它的效应。
权力,是历史的主体。它可以不是争夺,而是禅让;可以通过文明而制度化,也可以是一种外交辞令的努力,以使对方折服,而不必总诉诸战争。权力的相关问题有三:谁有权力?谁赋予他(她)权力?他(她)拥有什么样的权力?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权力而互不干扰,多个人用自己的权力会使整个事物变得无效,权力世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象。它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某个事物的走向,并非按照某人的期望,因为他(她)缺少权力。人的无所作为与受抑制,也在于(她)缺少权力。但在并不排除他(她)从别处获得这些权力。权力背后的基础是规则和惩罚,乃至武力。
权力结构或权力系统的存在,说明最终决策可能是多种权力实践共同活动后的产物。权力也并非为所欲为,它是在共识与规则背景下出现的,具有被限定的内容。权力的争夺是历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并非是无意义的,它实际上是历史的本质,并且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复杂的联系。首先研究权力的实质内容,是历史研究的先决条件。
责任是与权利并列出现的,密不可分。权利是在权的基础上产生的。权力所指偏向于人对事物的支配。权利所指偏向于人对事物占有而获得的利益。一个人在其领地上的权利,同时注定了他对这片领地所承担的治理的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忧、谋划与关照。它同时也占据着人的活动的一部分,甚至,是激发人意志的来源。当人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时,他(她)就从内在地生发其某一活动的自觉。和外界的推动比起来,它具有更持久的推动力。
责任是怎么出现的?刚才虽有所述,但也仍然构成一个问题。举一个例子,项羽的叔父项梁被害,项羽是否觉得自己有为叔父报仇的责任?如果有,这个责任是怎么出现的?从广义上说,自身的附属物如果受到伤害,自身则产生出仇恨。可见,责任本身来自于“我”的观念。“我”的出现,使得“我”对自我的关照成为责任。这是因为“我”作为大脑的意识,觉醒到大脑本身在身体中所承担的职责;如果不承担,则大脑无所事事,而违背正义。正义也是一个关键的伦理命题,自我的附属物受到不合理的待遇,自身则会产生出不满和仇恨,这即是正义的力量。
“我”对自我可能存在许多期望,这些期望并不都构成责任。责任一方面是最低限度的,另一方面则需要有充足理由作为依据,例如某方面与他人的特殊决定了其他方面应当不一样,这时就诞生出责任,否则这种特殊性无法体现,而它不应该被抹杀。
历史的成败常常并非是个体的,而是团体或者集体的。它的偶然性不足以否认必然性。这最终决定于实力。实力作为一个综合概念,也同时具有内涵和外延。实力若不发挥出来,则无人可以看到。但实力不发挥出来,也不能抹杀其存在。实力在成败中的作用容易被看到,但其研究却不容易,这一方面在于综合所产生的模糊,需要确定其向度,另一方面,运势在其中的影响也不应被忽视。运势是看不见的,但具有周期性,它受综合因素影响,例如道德、社会风气、天象、地球内部活动、生物节律等。
把握历史不易,尤其是看到历史之外的可能空间。本文旨在找出一些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主要因素,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些切入角度。历史学最终培养的是时间维度上的悟性,犹如高手对弈,方着子十几手而胜负已分。学历史,亦当以臻于此境界为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