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来自:七月七
这些天懒成了一只水獭,就只想呆着不动,还是花点时间把经验贴给写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山东双非师范院校,四六级忘了不到600,专四优秀。 当初选这个学校是因为喜欢和向往,选这个专业一是兴趣使然,二是因为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当然每个方向每年报录比都有变动,所以个人认为不必在意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想报什么只要今年招生,报就好了。 上外初试算技术分(具体官网上有),政治和二外各在总分中占10分,过线即可,毕竟得专业课者得天下。所以,我主要说一下专业课,顺道说一下复试。
专业课
5月考CATTI三级笔译,考完之前那段时间没怎么看考研的书。有二外的课,看了《何谓文化》、一些New York Time双语文章、部分《双语报刊精选》,读过Born to Win。复习CATTI看了武锋的《12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思果的《译道探微》(可能是《译路新究》)和半本笔译实务教材,打印了一些New York Time双语文章练习英译中。虽然CATTI考的文章类型跟上外的不完全一样,一些翻译技巧和理念是共通的。这次上外的英译中是关于某个普通人的轶事的报道,中译英从雪景联系到人生。
7月份正式开始考研复习。忘了哪个时间段具体复习了哪些,因为复习计划没有固定不变,根据掌握情况调整过几次,其实挺乱的。定期想想自己的复习状况,哪部分有提升,哪部分没起色,要不要调整那部分的复习方法,还是增加复习用时等等。词汇始终有看,阅读、翻译一直都有练,有段时间每天做一套阅读;考前两个月左右调整成两天一套阅读、一天练中译英一天练英译中。10月开始下笔写作文(有点迟了),三天一轮,一天练小作文一天练大作文,还有一天看例文摘录词句、事例。写作文总是超时,到最后大概三个星期才接近理想用时;考试时写完了,但是字数应该不够。
11月中,最后四个星期,主要是做阅读、写作、互译、看作文范文、现西、政治刷题背答案,尽量每天看一篇Economist的文章,偶尔看看单词。最后一个星期,政治刷题背答案,练习量减少,看以往做过的翻译,主要补现西、政治。(因为之前复习现西和政治的时间太少了,有点烂尾)。
复试准备
1、 必看:戴伟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新旧版都行,至少过三遍,课后练习要做。网上有精简的笔记。估计第一章Introduction、句法、语义、语用学、语言习得方面的理论更重要。语音、音系、neurolinguistics看得懂就差不多了,不用太纠结。看完第二遍之后,如果只剩一两个星期,就结合笔记背理论、概念的含义和内容要点。
笔试试题有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大部分从这里出。填空题都是关于基础概念;记得简答题是举例解释几个理论或术语,分析几个句子产生的歧义;论述题有三个问题,前两个记不清了,其中一个好像是illocutionary act的类型,第三个问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学。笔试时间1小时,我勉强写完最后一问,而且感觉句子歧义没分析好。
面试前在候考室等,轮到自己是下一个时,就去到考试课室外面坐着等。然后会有人发一篇材料,要联系语言学知识评论内容,前一个考生面了多久就有多久的准备时间。面试顺序按姓名拼音排序,我是最后的。这次有两篇材料,一篇出自圣经,一篇是 Pygmalion的一幕台词。我拿到的是第二篇,关于那个语言学家鼓吹说卖花女将英语说的很难听,他可以让她学会说标准英语,从而改头换面,卖花女喊了几句奇怪的语气词……我那时只想到关于traditional grammar、语言相对论(语言影响思维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的东西,应该还可以说更多的,社会语言学、语音学等角度的,但是一时间没想起确切的知识点。有五位考官,面对他们坐。其中一个先提出要求,让我先读材料,再评论。评论完后问了两个问题(不是所有考生都只被问到两个问题),“how to mak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和componential analysis有什么不足。都是戴书里的。第二个问题我想不到有什么,就先解释了那是什么,再说不知道……然后就结束了。要直接回答相关的理论或观点,有其他考生说老师不让他们举例。
2、 选看: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新旧版都行,可以中英对照着看,讲解没戴书易懂。有一些戴的书没有的内容,比如Blending Theory、著名语言学家的主要理论介绍等,这些要看。其他相似的内容说法可能跟戴书不一样,不建议看,以免混乱。同样以句法、语义、语用学为主。
3、 可不看:A Study of Linguistics
参考书目之一,美国人出的教材。没看过,大家都说不用看。。。
研一开学前我看了一部分,感觉讲得挺清晰的,章节划分得更细,比前两本有趣。感兴趣可以看看。
4、 其他
根据经验帖里回忆的复试题查漏补缺。前两本教材里,有几个理论讲得都很简略,比如句义二分法、Blending Theory、Metaphor等,上网搜一下也行,或者找本语言学词典,但是不用太细致。推荐微信公众号“语言学午餐”,有很多有趣、结合生活与语言学的文章。
5、 谚语
以往的面试材料是谚语,我找了别人整理的回忆版试题练习。虽然不用考,但是口语还是要练的。评论的大致结构可以是:paraphrasing → opinion →examples →conclusion or suggestion。应该多多少少能锻炼到怎样表达、展开自己的观点。计时练习,思考1分半钟,说大概3分钟。
6、 复试不需要发邮件
有的学校要求复试前自己联系导师,但上外的复试不需要也没有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外刊精读|时间生物学:别再调整时钟了 (moqihn)
- 外刊精读|智力流失:你的阅读能力比得上十岁小孩吗? (moqihn)
- 外刊精读|经济增长:西班牙启示 (moqihn)
- 分享一个语法检查器,不仅能检查语法,还有讲解。平时做习题... (winterxwinter)
- 外刊精读|行善之道:智慧给予的艺术 (moqi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