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我把《radioactive》从昨晚听到现在,各角度分析了一下(歌词、和声、编排、唱法)
放大镜
作为一个不信邪十级选手,我真得很想研究一下为什么这首歌在四个人的发挥都没有出现任何车祸的情况下,会呈现出这样一种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效果……
所以我去网易云把这首歌听了大概有七八十遍……从歌词、和声、编排、唱法四个方面分析了一下。
以下都是【个人】对这首歌的感受,难免会有一些褒贬但是没有刻意针对四子中任何一个,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看在我把这首歌真实地听了一晚上的份儿上,别骂我(骂我就删)
一、歌词。
这首歌第一遍震惊我的真得还轮不到编排的问题,我看到歌词的时候人就傻了。
啥玩意儿就核聚变?奇点又是啥?宇宙大爆炸那也应该是奇(ji)点……(没有涛读音的意思,唱ji点更完蛋)
【我是按照singularity这个概念觉得是ji的意思,但是有小浣熊说物理和数学术语就是qi点,概念上没有ji点的说法,所以纠正一下dbq是我的知识盲区……读音不是重点啦~】
而且慕名去看了一下原词,这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这个版本“信达雅”哪个恐怕都不沾边儿,所以就只能认为可能是为了过审吧。
因为我听中文歌对歌词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体感歌词这一关就应该先劝退了一拨人……(不过据说现场观众投票是没有歌词字幕的,那还好一点点……)
【有jm说歌词现场可以看到……我两行热泪……】
但是在把这首歌循环了几十遍之后,歌词的问题我已经基本忽略了,以下就单纯从歌来说。
二、和声。
我知道很多人在涛唱法,但是因为这个我实在很业余,而且我觉得这个不算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就到后面稍微一提我的主观感受,先说和声编排。
其实虽然我也觉得昨天的唱法有点微妙,但是忽略一些对每个人唱法既定的印象,从开头一直到蔡蔡的“我迸发着光线”我都觉得是一个渐入氛围的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而且到这里其实我已经有一种小高光的感觉了……但要命的是接下来“核聚变”和“奇点”来了……我一开始听到这就忍不住一边问号一边狂笑……
所以在忽略了歌词问题之后,从开头一直到第二遍开始我问题都不大,直到第二遍开始出现和声的部分。
和声一般会出现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合不上的话会打架,一个是容易被带跑。但昨天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出现,而且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其实四个人的和声还是很有层次的。
但是这一部分和声最终的呈现就是有点突兀。
我一开始的直观感受以为是编排上给的伴奏太薄了没有起到润色人声的作用所以会突兀……但后来又听了很多遍发现不全是,是各轨人声给得太多了。
当然这跟调音有关系,因为重唱的时候除了歌手自己声音的控制,现场各个麦的音轨输出也很重要。通常来说如果是和声的话,只有主旋律的音轨是最突出的,其他的部分在输出的时候都会调小以免出现冲突感,可能是为了突出摇滚的“氛围”,昨天这首歌很多和声的部分,每一轨都给得很突出。
但是我的感觉是,昨天和声在编排上,很多和声的地方,每个人的声音和旋律都并不是处于一种绝对衬托的位置,而是各自有承担的职能,有想表达的氛围,然后融到了一起,所以会有一种“给得太多”的感觉。再加上昨天给我的感觉配器一直有点点单薄,所以如果和声一下子挤进来很多东西,就显得更突出。但这个问题到底调音跟舞台设计谁的责任大不好说,只是我个人感觉最终这种设计就是让原本四个人都没有问题的和声最后的效果好像是打架打得一塌糊涂。
三、编排。
第二遍唱完之后鹤加入了一段《炫境》,应该算是整首歌的一个高光了,而且我觉得从这段之前不断重复“radioactive”的部分开始到现在,其实慢慢就开始走向嗨点了。所以我真得觉得《炫境》之后乐队来稍微过渡一下开始嗨就Vans了,不需要人声再慢下来做这个过渡……
虽然说结构上来讲蓄势一下的话嗨起来会更嗨,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段的效果真得是削弱了前面的氛围。因为首先花腔之前的部分只是一个小爆点,并没有特别持续地炸不需要考虑大家的审美疲劳来做冷却,而且花腔虽然惊艳,但不是那种轰炸式的爆,所以花腔其实已经有一点蓄势的作用在里面了。
并且从结构上来讲,这首歌并不够长也没有达到那种由平静到高潮再寂静再高潮的循环效果,全曲往最高潮推就是应该在结尾的部分,前面一段慢下来人为地削弱了原本的氛围,最后引向爆点的部分长度又不太够,所以很容易给人一种差那么一哆嗦的感觉。
再加上这首歌的定位又是摇滚……所以如果不那么嗨的话很容易让大部分人不满意。
(跟原版相比的出入太大和配器过于古典也是个问题,但是因为我本身对原版不熟,所以就不多说了。)
四、唱法。
首先我对于唱法这个问题真得非常非常得业余……说的只是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昨天涛得比较多的是卓儿的唱法,说实话卓儿昨天这首歌的唱法给我的感觉是有一点点异样,但我不觉得像很多帖子涛的那样是因为仝卓真的只长于民美唱法。别的不说声里面的《la vita》和《一步之遥》我觉得至少在唱法上就没有任何违和感……
有很多人觉得卓儿昨天的民族感有点强所以违和,但我的感觉反而是他为了这首歌有改变自己一贯的发声法。
举个例子,只是我的第一感觉,“从废墟中”和“我抬起脸”这两句的旋律应该是一样的,但猛地一听发声上好像就有点差异,好像第二句的嗓音突然被压到很实,我说不好是在哪个方面,但感觉上这种唱法我觉得是有别于他一直以来的方法的。
并且不只是他,包括川子为什么会用美声,以及鹤鹤的中声部,都有一点往这种低沉、厚重的氛围上靠的意思,感觉上会有一点点的不太舒适……(蔡蔡的solo负责的都是比较高的部分,所以我觉得和他平时的发声差不多,和声部分我没有仔细辨别)
但因为我相对比较熟悉四个人一贯的发声方法和音色,所以在听的时候才会一直有点介意这种改变,如果是路人来听的话会不会反而没有这种感觉这我不太清楚。
总之我在把这首歌循环了N遍之后,依然没有真香……但是也没有那么地不能接受。这首歌确实问题挺多的,但是能找到的问题不至于让我觉得很无法理解……(可能这就是考完之后分析一下卷子找找问题得到的安慰)。
当然以上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之前并没有听过这首歌的原唱,也并不是很期待摇滚,所以没有太多心理预设,并且在听这首歌之前就了解四个人所以才会一遍一遍地循环去分辨……
如果是纯路人歌手的话恐怕就真得另当别论了。
————————
再补充:这个楼主要说的是存在的问题,其实这首歌很多段落在各方面完成都挺不错。我刚才又去听了几遍,一部分和声编配的也很好,而且演唱上配合都没有出现差错。
但是因为在一首歌的范围内,出现我上面说的那么多点问题实在有些密集,而且又是在大框架安排不太合理、原版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所以整体就显得让人有些难以满意,掰开了来看亮点肯定也是有不少的,毕竟几个人的实力都在那摆着。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水|《声鸣远扬》官宣了 (羽衣青提牛油果)
- 水|202510新楼,神奇摆件在哪里 (包治百病薄荷糖)
- cp&文学|洪杨-仿生人的最后一道程序 (伊格诺夫)
- 水|π组求拉楼 (小黄鸭)
- 水|辛苦减肥的高哥打开kb两眼一黑但赶紧拿上筷子吃一口 (哔卟哔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