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文学#《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100%
来自:7(每月十次打卡,加robinbook)
这本书买来挺久了,一直放在书架上,鉴于今天天气不错,用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给我带来欢乐,让我全程爆笑不断的书。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这本书的作者是普利策奖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本书以一本正经的小词典形式收录了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
伊伯特电影三准则:
1,一部电影的核心不是讲了什么,而是讲得怎么样。
2,一部好电影永远不会显得太长,而一部烂电影永远显得不够短。
3,一部好电影永远不会使人沮丧,而所有烂电影都令人想自杀。
接下来分享几则在这本书中,大家观看电影会经常遇到的烂俗套路:1,最后一抓定律:电影中被推下阳台的角色们在掉下去摔死前,总会紧紧抓住阳台或者推他们下楼的凶手。他们紧抓的手部通常会以一个特写镜头呈现。
2,子弹速度定律:在动作片中,为了确保我们的主角能优雅的避开攻击,子弹飞行的速度总会贴心的降下来,在科幻电影中,为了让主角或者飞船能及时避开攻击,同时确保观众能看到炫酷的光波特效,这些电影甚至可以让光速(激光炮、冲击波等)都毫无压力的慢下来。
3,爆炸循环定律:电影中每次爆炸都会至少循环3次,自带3个不同角度,并且音轨上会有3次“嘭”的音效。尽管实际上只发生了1次爆炸。
4,斜坡伪装定律:在电影中的追车戏里,至少有一辆汽车会不小心冲上一个伪装成普通街景的斜坡,然后顺着坡度高高跃起。在空中优雅停留片刻后,这辆车通常会莫名撞上什么东西,然后引发一场不太科学的大爆炸(如果是坏人的车);或者更不科学地安全着陆,丝毫不理汽车悬架早就应该碎成渣渣这种常识(如果是好人的车)。
对于一名电影套路恐惧者来说,平时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没少吐槽过那些前篇一律甚至违反常识的情节,也因此,这本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能戳到我的笑点。但是,与普通人的吐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伊伯特大佬的吐槽不仅细致(黑客电影里主角的打字速度;主角们在双耳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发射了上百发弹药,听力却丝毫不会受损。),还对某些套路会经久不衰的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讨论(爆炸循环定律是因为导演不愿意轻易放过这些烧钱的镜头;水果袋的破裂,意味着旧生活被打破)。在读这本书时,除了不是被海量的电影案例中的套路逗得捧腹大笑之外,经常对伊伯特大佬深厚的学识产生由衷的赞叹。
其实,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直在跟随着人类的文明一同发展,为什么会有套路,也就是类型电影的存在,是因为完全的创新实在太难,对于口味越来越挑剔,眼光越来越毒辣的观众来说,对套路的存在也就越来越反感了,这时候我就在想,有没有完全不按套路来走的电影呢?我觉得目前来说是不存在的,毕竟,连纪录片也不敢说是完全真实的,而如何区分现实与艺术的界限,在这里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正如DAU给我们的启示一样,这场社会性实验究竟要如何定性,在电影里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到底是演员在演戏,还是假借演戏之名实施暴力,假如以后的电影要向真实性的方向继续发展,那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阿诺的读书打卡】·二零二五 (阿诺是个好菇凉)
- 每天分享见到的好句子 (鹿井大酱)
- 分享由Deepseek列出的全球100本畅销书 (尤利西斯)
- 中国近代史PDF求下载 (偏爱)
- 坚持而佛系的阅读记录 2025 (窝在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