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字经》

周工

来自:周工 组长
2010-12-31 02:57:4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22:47

    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首孝悌,次见闻。学物理,识书文。

    2,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德者,仁智勇。后句与后面重复。 ----? 可删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可略

    4,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七色:赤橙黄,青蓝紫,加以绿,是七色

    5,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29:54

    6,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长幼序,友与朋。人则敬,事则忠。

    7,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为学者,必有初。生则始,慎于终。

    8,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可略

    9,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可略

    10,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可略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38:10

    1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诗书易,礼春秋。是五经,古所求。

    12,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可略

    13,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可略

    14,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可略

    1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可略 -----儒名墨,道兵法,诸子书,可习阅。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45:47

    1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国,下泽民。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53:30

    《三字经》初改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学物理,识书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赤橙黄,青蓝紫,加以绿,是七色。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人则敬,事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生则始,慎于终。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诗书易,礼春秋。是五经,古所求。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儒名墨,道兵法,诸子书,可习阅。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3:54:19

    不到一小时改好了:)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04:00:01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1722),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02.htm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12:06:08

    17,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有功,荒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12:28:22

    1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古礼备。

    说明:《礼记》时代局限很大,改为古客观些。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0-12-31 15:13:25

    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首孝悌,次见闻。学物理,识书文。

    说明:物理,物之理也,亦为学之总名。时代之学不止于数。

    2,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可删

    说明:三纲过时了,后句与下文重复。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可删

    说明:五行于现代科学有争议。

    4,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七色:赤橙黄,青蓝紫,加以绿,是七色。

    说明:五色说不科学,为七色。

    5,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说明:夫妇从,易生误解,改为顺好些。

    6,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长幼序,友与朋。人则敬,事则忠。

    说明:君臣伦过时了。

    7,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为学者,必有初。生则始,慎于终。

    说明:现代读书内容有差异,另,四书中《中庸》、《大学》也有争议,且下文有《礼记》内容,二文本《礼记》中之文,故可改。改为互文之“生则始、贯于终”亦可,用慎字,语意更丰富一些。

    8,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可略

    说明:同上,且作者有争议

    9,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可略

    说明:同上,且作者有争议

    10,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可略

    说明:读书之顺序、内容可商量

    1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诗书易,礼春秋。是五经,古所求。

    说明:读书之内容可商量,改为古,反映古代实际。

    12,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可略

    说明:《易》还有争议,且略

    13,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可略

    说明:《尚书》有争议,且略

    14,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可略

    说明:读书之顺序、内容可商量

    1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可略 -----儒名墨,道兵法,诸子书,可习阅。

    说明:诸子百家可多看一点

    1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国,下泽。

    说明:君,有时代性

    17,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有功,荒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说明:戏对儿童很重要,是学习的方法,改为荒好些。

    1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古礼备。

    说明:《礼记》时代局限很大,改为古客观些。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1-01-01 13:38:34

    1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说明:喜怒哀爱恶欲,此七情说本不是很严谨。不过2000年前能有如此认识也很不错了。经典也不能完全无瑕,算尊重历史吧,此点就不改了。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1-01-05 19:51:01

    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止至善。

    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

  • 周工

    周工 组长 楼主 2011-01-07 14:08:20

    荀子与三字经

    批评荀子很多了,即其是儒法转换的中间人物,违夫子之道。但其主观应为增加儒学可行性,且做了很系统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

    荀子重教,其著作也有此努力。成相篇就是儿歌的形式,应意在普及而作。首以三字形式为文,《三字经》似有取法于此。

    附:《荀子-成相第二十五》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埶移。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 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圃高其台。 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 请牧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辨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复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详。 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谗夫弃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埶,直而用抴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埶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 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之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成相竭,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辨其殃孽。 请成相,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辨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 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圣贤,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舜授禹,以天下,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迁於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 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揜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 正直恶,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反覆言语生诈态。 人之态,不如备,争宠嫉贤利恶忌。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埶,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厉王流於彘。 周幽、厉,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衷对,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讬於成相以喻意。 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守其职,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君法仪,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请牧祺,明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修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吏敬法令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各以宜舍巧拙。 臣谨修,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70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