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好认真啊你们
当年也不是中专比普高好吧?没扩招大学太难考了,大多数人家里又比较穷,都选择了中专早几年出来包分配工作
[内容不可见]
那个年代 就是那样的
你爸 是 80后 吗
你们 可不可以 看下主楼 或者 大家的回复 不要直接上来说 中专 吃香 好不好呢🙏
是啊,有钱请家教,没钱读大学,她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个背景还蛮有时代特色的
我也迷惑 其实我妈是这样的 可是她中考tm还是八十年代啊!!!!
都挺好是师范大学,因为明玉当时已经读高三了,中专不是初三毕业就可以读的吗?
是我孤陋寡闻了😔
赞同,我有个亲戚1999年中考,读的中专毕业出来都不包分配了,坐标大广东,不知道其他省份政策怎么样,一般包分配应该是70那一代吧
这个解释下,是读了中专之后女主爸爸做生意有钱了然后女主想考大学爸爸就给她找了男主做家教,而且其实之前她家也并没有穷到不能让女主上高中的地步吧,只是妈妈重男轻女不舍得给女儿花钱了
哇,这种妈真的!
我老师现在年纪比较大了 因为他读书年纪挺小的 还给我们说过中专毕业当老师时学生和他年纪差不多 真的很聪明
结合年代,我觉得完全ok
我还记得有篇小说男二因为女主高考失利,然后女主一个市状元去读了男二的中专。。。。结果中专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个岀国名额,女主当时年级第一,但把名额让给年级第二的男二了。。。我现在都觉得女主脑子不好使,回报男二恩情是你陪他去个三流学校就能还的吗?
75后
女主当然不乐意啊,很明显她想上的是外国语,但是因为重男轻女的妈妈她不得不去上了中专。所以我想吐槽的是全市第二 学校和教育局不重视居然就让她去上中专??我觉得这很不合理。看女主这种表现,那时候中专真像楼里大家说的那么吃香吗😥 要是作者写女主成绩很优秀但是没有具体到她全市第二 ,我有可能没有这么强烈的吐槽欲望吧
我这两天看都挺好 苏明玉清华的料她妈让她上本地师范
哈哈哈这本我开头就没看下去,之前在组里一个贴我都吐槽过了,我弃文的原因是男主是同济还是哪个大学的反正是比我成绩差我就弃了2333我还没看到女主成绩这块儿呢,这样较真起来,我说实话女主可能成绩比男主还好....中考全市第二如果继续高中正常读下去至少华五好吗。
所以建议作者不要太具体好吗,成绩好就说全校名列前茅,大学好就A大不好吗。
全市第二会有学校抢的,开啥玩笑,如果家长实在坚持,还会有人来做思想工作,不过我看这书的时候没发现这细节,楼主好细致
我也去jj看了下!作者的确改了这里!!我看的是她没改之前的版本,作者本人都修改了这个地方,大家居然都说合理我……😥
这么细??!
就是!谁能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
她多大?这的确是我妈那个年代的特殊国情。
我妈当时就是成绩不好不能上中专然后去的高中,最后上了大专。emmmm,感觉我妈那年代中专更难额
这一下午我真的累了 我怀疑大家都没看主楼我的更新,还在源源不断的举例😩
80后 姐妹😩或许可以认真看下我的主楼更新
哈哈哈瞅瞅你的求生欲😂 我觉得也不至于到“知错就改”的程度,毕竟不大开始连载的时候,2008年,那个时候的生活标准和现在不止是12年的差距。小朋友可能想象不到了,但是我也有家里父母是老师、学习也好的亲戚,97年上了中专,后来去幼儿园一路当了园长。当时优秀的人确实很多会选择中专,这不是什么值得惊掉下巴的事情,甚至是严重得破坏小说的瑕疵。 唉:-(我就觉得,不喜欢一本书就弃掉好了,组里很多时候对昏嫁的严苛,我真觉得emmm 这就是一本版权都没卖出去的普通小说,一点都不专业,一点都不名著,满分100只能打85。真的,昏嫁不值得。去看好书吧,大把呢。
这楼里面都是针对我吐槽的那点来讨论的,你真的不必上升到“严重得破坏小说的瑕疵”这个地步,没人这么说👌?而且我不是针对昏嫁的严苛,我说了很多遍,我只是想吐槽这个设定👌?换个小说我一样吐槽好吗?知道你是淑芬不用替作者赶客,而且这楼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淑芬,我也没有上升到整本书
其实我觉得直接把女主设定成因为成绩不好才考不上高中 对后来剧情也没什么影响……
因为作为淑芬觉得你的吐槽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样说可以么?
首先,你也说了,这个设定作者改掉了。那我可不可以说,你没有查证,就拿着作者修正以前的设定,非要别人承认这个不合理,很无理取闹呢?
其次,昏嫁第一章连载于2008年10月10日。不知道你多大,你可以问问身边年纪大的人,在2008年,说一个10年前,全市第二的女生,上了中专,有没有那么不可理喻甚至“智障设定”。昏嫁2012年出版,那个时候生活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也就改掉了。总之,放在2008年可以理解,放在2012年不合适,所以改掉了,值不值得主楼和楼里某些冷嘲暗讽呢?
第三,你要找的认同,楼里有人已经给你了。至于淑芬,我们永远愿意设身处地去考虑作者做出设定的原因。所以高赞纷纷认为这个设定很合适、没问题。可能大部分人给不了你要的认同。
第四,淑芬不认为错,你不认为对,互相无法说服,那就不要找不自在,不看就好了。所以大家都会我有弃书的时候啊,算什么替作者赶客?看小说不就图个开心??
绝对不是中专吃香好吗!!要说八十年代可能还勉强…都快两千年了放弃大学机会读中专,成绩还那么好太不合理了 我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具体情况,就单纯这个梗提出一些看法
嗯 我只反驳下 我没说过智障设定我也没认同过 。其他你随意
好的,智障设定是楼内说的
get到楼主说的点了,全市第二的话,不说市教育局了,学校/街道/区/县首先就会大肆宣扬+奖励。要是这么个好苗子要去读中专,不说为了什么国家人才培养,单单为了他们辖区能有考上清北的大学生,也会干涉的。如果是贫困学生,那不得了,采访捐赠全来了,这都是实打实“爱民如子”的素材啊。
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的,县第二名但是家里穷加上当时中专分数高还吃香就去读师范中专了,出来就挣钱还不用交学费,之后边工作边读书,现在是教育学硕士,今年应该是小40了吧(我语文老师是我邻居)
年代文的话,可以理解,初升高不太清楚,但是也有一段时间是大专分数要比本科还要高。如果时间再往后一些,可能就不太合理了
师专那个年代要求就是很高,我们镇子小学老师以前都是师专
我们考的好的,不仅免学费,好学校的领导直接跑你家给你奖学金,让你别去别的学校。
有一说一,我家这边全市前多少名会有民办高中抢人的,会开出很多好的条件让排名很前的学生过来,如果可以一直维持这个成绩不仅可以免学费甚至学校会给奖学金,考到清华北大学校还会给几万块作为奖励。所以这个小说里的情节基本不会在我这边出现,或者女主不够优秀
我们高中还会在中考后去其他邻近市和下属县去招生。生怕错过好生源
她当年未必知道学习好还有这待遇,学校还能请你读书,这是有一定阅历后才知道的事,你想初中毕业的时候才多大,学校再争取,可能到家长那里就拦了,本人未必知情。再说那么大的小孩,家里不让……有几个真有勇气跟家里撕破脸不顾一切的。
需要看时代,我爸65后,他那个时候(75年后)中专都是最好一批学生考的,包括现在证监会的老大也是中专出生,和现在的中专完全不一样
这个我有经历,我当时中考等级制满分,重点高中小班随便我报,但我们老师就说有一个中专师范问我要不要读,读5年后直接当老师,而且分数线很高,不是我这个分数他都不会和别人讲,但是我不想当老师,就没去,我另一个朋友全校第五去读了这个中专,当时分数线真的很高
而且年代也不久远,我是98年的
女主不是成绩不咋地,找男主补习来着,进步这么大,一下子从差生到全市第二???
你知道免费师范生中专的录取分数线嘛?我98的,我们班有几个去读的都是成绩好的(我们班全县第一)
初中起点的免费师范生 生源成绩都很好 而且绝大多数是女生
对滴对滴,我98年的,当时我们那一届初中免费师范生分数线很高的,没几个能去的
90年代初,小中专比较可以,包分配。90年代后期就不行了
80年代—90年代初期最多95年,非常吃香存在可以直接拿到非农户口加分配工作,而且读书年限也少,那时候高中考大学比率非常低。
后面小中专就不行了因为95后小中专不包分配了,而且大学开始扩招!
女主角80-85之间 跟65年还是有区别的
80中专的待遇就....作者写的时候出历史差错了吧👀
被坑了吧 中专改革后收到生源都会给老师人头费的
这我不知道,不过那个时间那个5年的中专师范我老师和我说是学费全免,还有助学金,包分配
。。。。我爸也是65后 伯父就是中专师范 最好的一批铁定高中 又不收费不读大学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年级二十名的去军校 那个年代最吃香的想想都知道是军官 然后是老师 最后才是普通中专 不是说中专成绩不好 而是中专肯定不是成绩最好的去读
因为要招生源 中专师范那个时候还可以 所以后来中专师范都变成大专了
要看家庭情况吧,我爸农村出生,那时候就想能不能去中专【因为中专和大学一样能转城市户口】
我爸他们一家也是山坑坑里出来的 就只有我大伯去了中专师范 他现在还很庆幸别人把他军校的名额顶替了 能有一辈子铁饭碗 剩下我爸三个都考了985 国家政策就是高中大学都不给钱还发吃的 所以他们才能念完 摊下来能读中专的也是班上前几名了 但不是最拔尖的
当今二把手就是高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成绩到底什么水平,结果第一志愿填了个安徽师范,但是因为考的分数实在太高了,结果还是被北大录走了。
我爸考中专,当时成绩够但不知为什么没名字,后来也考了985。只能说那时候中专和现在缺失不一样,大专含金量也高好多。
《都挺好》小说不是苏明玉读师范而是读的本市大学,而且因为这样她还恨了她妈一辈子。我看昏嫁女主后期也没有咋恨继母还心甘情愿当扶弟魔
全市第二年年有,指望别人惜才也惜不过来,希望可以免学费什么的想一想就觉得肯定很难操作,毕竟对方学校也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家里也不是没钱(省给弟弟了),教育局也不可能会管这些那些的理由,顶多去劝一劝,但是父母不答应不给钱不支持,也还是白搭
我一个长辈家里农村,三姐一弟,属于温和型重男轻女,她作为第三个女儿成绩最好但也就是镇中第一的水平,88年高考应该比文里条件更差吧,家里都咬牙供上了大学,也是上的师范因为师范大学免学费有补贴。
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八零后 家里是教师世家 也是选择中专,当了老师以后才考的大学 不能一概而论 时代背景很重要
昏嫁和步入浮华都是隔壁组名著的时候我就想读 因为很多人推荐说很真实 但每次都读不下去 看到lz的吐槽我想说这个情节emmm
大家不都在用实际情况论证吗?小说主角是全市第二,受关注度是不一样的,至少我们这很重视县前几名~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