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好奇一下这个:而全级前两名,被广州前十的两所高中提前录取了" 广州前四的高中是固定的,5和6基本就是二中和六中,后三名就不一定了。。。协和?铁一?广附?仲元?
教育资源是差别很大,但是每个高校在某一省份的招生名额不是都有限的吗,所以说到底还是要看排名呀
也不一定 广东教育资源算可以了 但是考生基数大 也很难考
或许你们知道江西吗?
奇怪啥啊奇怪 这种问题问出来是真的有在思考吗(我指的是楼主截图的二位 主要是第二位实在是装过头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不仅是全国不均(向江浙沪北上广倾斜)每个市里分布也不均 其次就是高考招生计划各个省市分数线和人数也不一样 这太简单的问题了吧 说这些我都觉得是废话 这有啥可奇怪迷惑的?真的上过大学吗
我上的省里最好的高中,我们隔壁班的同学(倒数)高二下学期转到天津上学了,在天津是班里的前几名,后来上了c9的大学,他要是在我们本省考,估计只能上个一本或者末流211
坐标魔都,一个大城市教育差距很大的,很多人都上不了高中,比例惊人~郊区很多普通孩子都去读中专的~
考上好高中就不容易啊 基础不一样
姐姐,我自己就是高三。 所以我很少会像一些人一样,diss衡水和毛坦厂中学,“填鸭教育”,“高考工厂”。我觉得只是一些人在家庭条件和社会阶层不佳的情况下,用尽全力尽力去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而我做不到那种程度,也没有资格酸人家。
第二个哪个学校的,报上名来啊。
[内容不可见]
北京本地海淀户籍的来说 当时学习很努力的几个朋友只是考上了二本 不太努力的都考了三本或专科 这东西也不是说教育资源好就可以都上一本的 和家庭环境智商基因也有关系。。。
广东确实挺好考的,我觉得我也没有很努力……当然也有更好读的,也跟读书效率有关
上海孩子中考不努力还有普高上,在某些省这样的可能就直接进中专职校啦…所以北上还是好一些的。比如我是从山东考的上海的大学,我们那里是山东经济靠前的地级市,我读的初中是区重点,只有前30%能上区重点的高中,高中又只有前10%能上大学,上的就是你说的三本以上这样。我高中一届有23个班,每个班60多人,你想想这竞争程度。
也不是啦....上海中考上高中和职校的比例也是1比1左右,里面还包括了各种一学期学费2w到8w不等的各种私立高中,我虽然不努力但总分630的中考也考了553这个水平,而且整个上海高三学生大概只有6w左右,每年三月有个自主大专几乎就会走掉2w人,剩下来的参加秋季高考的人都是有点把握的不然早就被老师在3月劝去大专了,而且上海的学校所有的假都是放满的,绝不允许留在学校也不允许在职老师补课,休息日想上课只能自己去找机构一对一起码800一节两小时的课,上海确实很多方面有优势,但大家考大学都不太容易啦
第二个评论 反正不是北京 海淀西城除了我校之外 其他的学校高三无一需要晚自习 我校的985率也没有那么高 不过我怀疑是不是北大附2333333
我感觉我们浙江教育资源也不错了 但本地好大学也太少就一所浙大 整一个把我们往外地赶 然后浙江卷说实话数学年年和江苏一起上热搜 还有该死的七选三 我觉得我们也挺苦逼的😭本人现在就漂泊到武汉上学去了
是啊 爬了那么多层楼 终于找到上海本地鹅的客观评价了…区重点排名中后只能去外地二本,15年
我在河南的一个十八线小城市,不过比较幸运,高中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分班考试擦边进了最好的班,班里的人有的人比较努力,还有挺多不努力也考试很厉害,虽然最后班里一本率百分之百,但我们都知道,只有我们班才这样,另外市里的几十万的考生,都是主要靠自己的
我一朋友人大附中的 也说过她们那一届最差的去了首经贸…教育资源真的太重要了
前面那两条好气哦,来河北山东江苏试试。现代版何不食肉糜
北京和河北分数差不多,卷子不一样啊,卷子差很多……而且河北今年高分密集…河北内卷太严重了
教育不平等才是最大的不平等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