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物质生活书吧书讯
物质生活书吧(关注微信号:深圳物质生活书吧)
6.3.物质生活书吧书讯 1、《雪》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土)帕慕克 作者简介: 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于2005年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 《雪》是2002年出版的一部神秘、精美、动人的政治小说,2004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获法国美第奇奖的外国小说奖。 内容简介: 主人公KA是一个阴郁但有魅力的诗人,已经很多年没写作了。但KA并非叙事者:当读者被告知他遭谋杀后,他的故事便由一个碰巧也叫奥尔罕的老朋友拼凑起来。 小说开始时,KA在法兰克福政治流亡,为了母亲的葬礼,他在12年后重归伊斯坦布尔。在他去KARS(一个虚构城市)的路上,一场暴风雪降临了。(土耳其语“KAR”是“雪”的意思,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层层嵌套的信封。)KA声称自己是个记者,对近期的市长谋杀案及由于学校强迫去除头巾所引发的几位年轻女子的自杀事件感兴趣。其实,他也想去看IPEK,一个他学生时代结识的美丽女子。在与KA的一个已成为伊斯兰政治家的老朋友离婚后,她住在破旧的雪宫旅馆,KA正巧也住在那里。 被雪切断了逃脱的路,KA徘徊在这个被显赫的过往萦绕的城市:那里有曾经辉煌的奥托曼帝国的建筑遗迹;亚美尼亚大教堂空空如也,为对它崇拜者的屠杀作证;有俄国统治者的鬼魂和他们过于奢华的庆典、阿塔土耳克的照片,他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无情的“现代化”运动的始作俑者,这运动包括了——并非只是顺带提及——对头巾的禁止。 KA企图发现更多,却遭遇了阻力:他有大都市伊斯坦布尔的中产阶级背景,他曾被流放西方,他有一件时髦的外套。信徒们谴责他的无神论,政府派间谍跟踪他,普通人民则怀疑他。当一个原教旨主义的枪手谋杀一个驱逐戴头巾女孩的校长时,他正好就在那家面包店里。人们还把他与他旧爱的前夫混淆起来。 这种种的政治纠葛、宗教和民族纷争以及重新降临的爱情,都使得主人公的经历格外乖张离奇。难怪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论说“一如帕慕克的其他小说,《雪》是一个分裂的、满怀希望的、孤独而神秘的土耳其灵魂的一次深度之旅。” 2、《窥看欧洲》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日)妹尾河童 作者简介: 魅力十足的窥看高手——妹尾河童 1930年生于神户。视觉设计相关领域经历,1954年自学后以舞台设计身分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的舞台设计,为曰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曾获“纪伊国屋演剧赏”、“山多利音乐赏”、“艺术祭优秀赏”、“兵库县文化赏”等众多奖项肯定。 配上细密插图、观点独特幽默的散文广受欢迎,已出版中文译本作品有《少年H》、《窥看欧洲》、《河童旅行素描本》、《窥看印度》(本书曰本销售量己达51万本)。 河童甚至还写了一本《舞台的表与里》,针对舞台上的各种面向,例如美术设计、视觉效果、布景、道具、照明、舞台监督、乃至于剧场的硬件设计与建筑,都以他一贯的风格与表现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给一般大众。 拥有对舞台的热爱、对专业技术的娴熟掌握、丰富经验与无限的创造力,这就是身为舞台美术设计家的妹尾河童。 内容简介: 从比萨斜塔到米兰高楼,从维也纳电车到巴黎的弹簧门,意大利、德国、荷兰、希腊、瑞士、捷克…日本艺术家的海外研修旅行,沿途对近20个国家的真实笔记和素描,带你一起窥看欧洲。 这是一本感性而具有个性的旅行笔记,作者从日本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欧洲,对街头种种事物、国际列车的乘务员、各地民宅的窗户、甚至对饭店房间的结构都十分感兴趣。因此,他对沿途近20个欧洲国家都进行了笔记或素描。他用图像文字并重,理性感性兼具的手法,呈现了一份文化互动的记录,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概念与视角。 旅行不只是空间之于形体、文化之于心灵的移动,也是在生活形态间的穿梭。面对速度、内容不同于以往的旅行,你可以从它别具一格的观点中产生新的旅行阅读与观察视角,孕育个人独有的旅行概念,并以自己的行动创造出新的价值。 3、《明治维新》(附福泽谕吉传)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 吕理州 内容简介: 幕末维新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页,这段期间不仅出现了许多光芒四射、魅力十足的英雄豪杰,更因为这个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变革,蕴藏着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的解答。本书清晰而完整地叙述了明治维新的震撼历程。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讲述日本明治日期的言论界巨人、明治政府的诤友福泽谕吉人生历程的《福泽谕吉传》。 幕末维新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页,这段期间不仅出现了许多光芒四射、魅力十足的英雄豪杰,更因为这个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变革,蕴藏着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的解答。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宛如脱胎换骨般转趋富强,同时也成为中国维新变法的范本。本书清晰而完整地叙述了明治维新的震撼历程。 4、《毕加索的成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伯格 作者简介: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役后进入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学习。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他开始为伦敦左派杂志New Statesman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更有多部艺术专著问世,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毕加索的成败》等,已经是艺术批评的经典;他亦写小说,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最近20年间,伯格一直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令他着迷,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内容简介: 毕加索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魅力光环的艺术家,他的一生被各种传奇事迹所环绕。 伯格以批评家的身份,从毕加索出生背景、时代氛围,以及画作来展开分析,时间横跨他的一生历程,穿透笼罩在这位艺术家周遭的光环,试图去再现他的真实处境:毕加索的成功使他与世隔离,并且使他的创作题材匮乏;当友人们努力使他快乐时,他却独自面对年华老去、创作力衰退的孤绝困境。在他生命的终点,伯格说,毕加索成为第一个用油彩诅咒的画家。作家以悲悯之心和独到见解写下了画家的一生,带给读者一种直指内心的震撼。 5、《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美国股市“内幕信息”及腐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作者:(美)丹.莱因戈尔德,珍妮弗.莱因戈尔德 作者简介: 丹•莱因戈尔德,做过微波通信公司(MCI)的财务主管。后来进入华尔街,从事投资价值分析14个年头,是资深的证券分析师,曾经供职于华尔街上几家著名的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士坦利、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他在自己作为电信分析师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年头被权威的I.I.,即《机构投资人》,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美国财经人士的必读刊物《巴伦周刊》曾对他做过专门介绍,《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与《商业周刊》常常引用他的分析报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及路易斯•鲁凯泽主持的财经节目《每周华尔街》也经常对他进行访谈。他在美国证券投资界以正直诚信,有远见与洞察力,独立思考,作风踏实,客观理性而著称。 就像《操盘手回忆》、《骗术扑克》和《贼巢》、《泥鸽靶》分别是关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作品,《华尔街顶级证券分析师的忏悔》则是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年的美国证券金融市场的权威呈现,而且是第一次由分析师来揭示从未有人敢披露的最隐秘的东西。 内容简介: 丹•莱因戈尔德有14年都是华尔街的顶级分析师,是所罗门美邦银行的分析师杰克•格鲁布曼在火热的电信板块上的头号竞争对手。本书提供给您一个观剧的前排位子,以便观看美国金融史上最有戏剧性的,最终也是悲剧性的故事。作者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从未有人敢披露的华尔街无处不在的内幕信息泄漏和最隐秘的内幕交易,描述了亲身经历的那些已昭然于天下的公司欺诈案、白领犯罪,也揭示了华尔街上令人担忧的奢华消费的趋向。 莱因戈尔德描写了那些交易的机密在公开之前如何提早数天被人在密谈和耳语中泄漏出来,回忆了当他获悉世通公司老板伯尼大量做假账的消息时的情景。他还震惊于自己无意中成了一系列充满明目张胆的色情内容的e-mail的促进因素,这些e-mail将会让华尔街震惊,会迫使格鲁布曼屈服,使得他的老板,花旗集团(Citigroup)的CEO桑迪•威尔提早退休。 莱因戈尔德的故事有些残忍,有些喧腾,还有些简直荒谬可笑,但它们都是对华尔街的冷曝光:一个由贪婪和自私组成的丛林,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内幕消息的地方,华尔街宣誓要为“主街”服务,但却荒谬地与主街断绝了联系。作者还展示了政府调查人员虽然大张旗鼓地开展工作,但是从未深入道德和法律交叉区域的中心。他们完全忽视了华尔街上对内幕信息滥用的痼疾,它让广大投资者——甚至是久经世故的职业投资人——上当受骗。全书以作者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改革建议结束,目的是净化投资业务环境。 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您需要订书或者筹建图书馆、资料室(团购有优惠),请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669689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百花二路百花公寓1栋首层物质生活书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想知道 (影者彭有)
- 《RICE》雜誌11月講座——彎彎·夢想繪生活 (王击凡)
- 6.3.物质生活书吧书讯 (物质生活书吧)
- 物质生活书吧 5.30.书讯 (物质生活书吧)
- 物质生活文化沙龙第二十八讲 洁尘:读! 女人书――女性阅... (物质生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