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魔不成活
🙈🙉🙊
虎为白首尊,谁敢触其怒,唯有亲子情,一步一回顾。 其实确实有这首诗的存在,只不过作者是汪广洋,诗名就叫《画虎》,而且作者年少时便跟随朱元璋起义,不过后来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2. 太子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我想看到第三、四集的人都觉得是后者了。 从头到尾朱高炽都在以退为进,而且我们知道历史上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一年却得到极高的评价。我们翻阅明史可以发现,朱高炽与朱棣,性格方面判若两人,单从他处理方孝孺事件的表现来看,就足以称得上一个“仁”字。他在担任太子的时候,又亲自处理过很多事务,而且始终秉持仁政,并给大臣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3. 鸡鸣寺。前面几集剧情锁定的场景是在南京,尤其鸡鸣寺出现的频繁。去南京鸡鸣寺打过卡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确实是在鸡鸣寺取的景。而历史上,朱元璋和鸡鸣寺真的有一定得渊源。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重修寺庙,改名“鸡鸣寺”。鸡鸣寺原来所在的山叫“鸡笼山”(山形酷似一只关小鸡的竹笼子),后来叫花子皇帝、曾经做过几天和尚的朱元璋打下南京,看这里山清水秀,就在旁边建了国子监,希望这些读书人听见鸡打鸣就起来读书习武,所以改山名为“鸡鸣山”,寺庙改名鸡鸣寺。这也是剧里为什么朱棣经常出现在那里得原因。 4.历史上,齐泰、是黄子澄是朱允炆身边的重臣,齐、黄与朱允炆商议的第一次行动便是削藩,不过,齐、黄两人似乎运筹于朝宫尚可,却无法做到决胜千里。等到齐、黄说到了该出手的时候,朱棣却于建文元年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举兵南下,建文帝多次派人讨伐,均被燕王打败。后来永乐建元后,朱棣对其采取了报复。 4. 我想这也太像了,造型师终于上线了。民间多传说朱元璋是马脸麻象,但<<明史>>说他相貌非凡,25岁投奔郭子兴时,因容貌出众而当上了郭的亲兵。但到底长相如何,并无定论。 5、汉王朱高熙效仿其父靖难逆袭。朱棣的反叛过程中,其子朱高煦亦是居功甚伟,但是并不是继位人选。朱棣病逝后,朱高炽继位。朱高熙闻讯便派心腹入京,欲伺机叛乱。朱高炽虽收到情报,未为难他,反而增其俸禄,但依然没能打消朱高熙叛乱的念头。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继位。朱高熙认其软弱可欺,便举兵造反。不过,叛乱很快便被肃清。朱瞻基不忍叔叔,将其囚禁。哪想,当朱瞻基去看看叔叔时,却被他刻意一脚绊倒,遂命人搬来300斤的铜缸倒扣,将其困住,铜缸顶部取炭生火,将其活活烤死,其子嗣也因他屡教不改而悉数被杀,从此绝后。 5. 天下第一字号牢房。现在我们社会上现存最早的牢狱就是一座明代时的监狱了,这所监狱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它的位置是在山西省,现在已经变成了可以让人们参观的地方,对于电视剧中出现的天下第一号牢房,我却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6. 在第三、四集中姚广孝指出朱允炆可能在海岛上,这也为后面郑和下西洋埋下了伏笔。 多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展示明王朝的国威,但是根据史料发现,郑和下西洋除了弘扬国威之外,永乐皇帝还秘密交代郑和了一件他更为关心的事情,那就是寻找他的侄子——朱允炆。朱棣发动靖康之难兵变即位后感到自己不是正统,身边还隐藏着很多不安因素,对他的皇位存在很大威胁。 其中尤其是自己的皇帝侄子朱允炆最为让朱棣忌惮,虽然在他攻入皇宫时皇宫失火,表面上看建文帝已被烧死,但是朱棣深知,烧死的根本不是朱允炆,而是另有其人,朱允炆已经逃走了,他会不会积蓄实力反扑朱棣不敢肯定,他也不知道朱允炆什么时候会来,一直心中不安,想尽快除掉这个心魔。 他曾暗中派遣多方势力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后来得知朱允炆可能已经出海,于是他才派遣郑和出海寻找朱允炆的下落。郑和七下西洋,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找到过朱允炆,但是据知情者透漏,在一些野史资料中曾有言郑和是找到过朱允炆的,只是他不忍去抓,更怕无功而返才放弃了那大好机会,隐瞒了这些事迹。  7. 从剧中朱高炽自爆少吃四碗饭,由此不难推测出这位太子每顿吃饭的基数至少是五碗(除了牛,我还能说什么!)很多观众以为这只是他略带蠢萌人设而设计出来必要的台词。 但实际上,历史上的朱高炽也是身形肥胖,连走路都要俩太监搀扶,导致身体较弱。而且朱高炽在位不到1年就去世了,终年47岁。据《病逸漫记》记载,皇帝是得了“阴症”而死,也就是行房后误吃冷饮或者被阴风侵袭染疾而死的。  差不多就是些了,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1集|大明风华里,惊现肖战? (豆瓣是咱弟弟)
- 豆瓣简介认真的吗 (.)
- 剧情讨论|一些碎片化解读 (Sylvia.Darcy)
- 第22集|这也太离谱了吧,胡皇后跟汉王朱高煦?? (BerylZ1008)
- 霸道皇孙之爱上刁蛮反贼 26~30集(写完啦!!!) (小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