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情商问题-讨论
点水如爱
举个例子:两个人因为一件事情交流。如果是稍微熟悉的人,就会因为了解了对方一些缺点,产生了成见。然后放大这个成见为:对方是个大傻X。在之后的交流中,当一方甲发表一部分意见之后,另一方乙就直接用“对方是个大傻X”脑补了剩下的部分。然后直接断章取义或者带着想象的“换位思考”。指责、贬低或者教育起自己想象中的脑补出的沟通对象。
这样即使甲觉得很委屈:我不是那个想法啊,也会因为前面铺垫的“攻击性”而拒绝解释。或者也因为“成见”脑补和断章取义地攻击起乙,让乙受委屈。又或者,根本没有解释的权力!直接让你闭嘴,通知你结果!
然后某一天,可能甲乙互换了角色。那么乙可能也会成为那个先受委屈的人。不善于倾听和不乐于倾听。不善于换位思考和不乐于换位思考。或者即使换位思考也是靠主观的脑补和成见或者想象。
就像我们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也都是老师上面说,学生下面听。老师问,学生按照书本答。弱势一方即被剥夺话语权。强势一方自动放弃倾听义务。直接靠想象和脑补武断。
很多小孩挨打,就是因为主动争取话语权。
相对平等的关系,就是都觉得对方弱势,互相剥夺话语权和自动放弃倾听义务。
这些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相处模式。就是低情商的模式。专门传播负能量。直接摧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爱的连接。久而久之,正向反馈过低,人就成了“爱无能”。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科普|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爱相杀 (溯念)
- 正念练习|4个自我觉察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meiya)
- 远离原生家庭不一定会过上好生活 (好吧,快来)
- 助力实习|心理学市场媒体短视频 (发一个结局)
- 人格解体中的恍惚状态 (不一样的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