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搜索出的个人认为很精准的碟评!--关于P.K.14的名字。。
来自:virgin(尽收人间美好?:)。。)
今天找出了全部的三张专辑,一张一张听,因为已经不满足存在电脑中mp3的音质! 反复着重温着歌词 封套 ,突然发现了一直忽略的一个细节——在最近一张唱片上《白皮书》的盘盒脊部,P.K.14的英文全称印刷着“pent kilowatt one more than thirteen”的字样,不知如何翻译,便网上搜索一番,但google居然查不出来任何消息,百度上也只是查出一条,但是就在这一条的社区页面上,我捕捉到了惊喜[以下转自那个社区]: “专辑:《PK14 / 白皮书》 出品:Modernsky-Badhead(中国) 当来自南京的PK14把自己的队名解释由Punk(朋克)要死改为The Public Kingdom(公国)要死之后又改为Pent Kilowatt One More Thirteen(被禁的十三加一千瓦)的时候,让人感觉他们是如此不定性。但不论怎么解释,PK14依旧是PK14,国内Post Punk的班霸。这种称谓对他们一点都不过分。如果杨海菘不是PK14的主唱,他可能是一个演说家、一个诗人、一个行为艺术者。但是作为这个乐队的主唱来说,他带领着PK14真正走到了国内非主流摇滚乐的前线。熟悉PK14的乐迷都清楚PK14在国外的名气有多大,所以这次PK14的新专辑在瑞典录制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杨海菘脑子里到底想了些什么,我们很容易的可以从他的歌词之中看出来,神经质而具有煽动性,同时也是格式化的词藻,仿佛一个被麻痹的社会中唯一的生存者。就乐队这次整体的表现看来,比上张专辑《谁谁谁和谁谁谁》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说上张专辑《谁谁谁和谁谁谁》是 PK14在闷着脑袋折磨你,那么这次的《白皮书》就是一个彻底的爆发,其中的几首快歌绝对是躁动的摇滚人群暴动的首选。PK14这群曾经灰头土脸的知识分子凭借着对音乐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挣扎一路走来,已经越来越成熟。三张专辑也一张比一张出色。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摇滚史册上一定会有他们写下的一页。” 我觉得这篇文字评论得很到位,可惜却是我想得出来却无法写出来的!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另:他们将要连续两个周末的演出: 1.本周末[0519]在 两个好朋友 酒吧 2.下周末[0526]在 D22 酒吧 我想拿着他们所有的专辑去请他们签名!!哈哈,想起来就不能平静!! :)。。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打鼓雷坛坛传 (喜北在觅食)
- 征兆。 (Frank)
- 收一张城市天气的航行cd (未知数)
- P.K.14的吸引力 (River Huang)
- 建wx群 交流音乐 (May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