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0”
来自:大熊
最近接连看了几篇评论“80后”孩子现状的文章,基本都带有鄙夷的目光和俯视的姿态,网络上也有许多说“80后”的孩子是在港台文化腐蚀下成长的一代,事实证明,此番评论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个人认为和“80后”扯上关系的孩子,年纪大的已经奔三了,小的不过才18周岁,若是把二者混在一块,显然对80年代早期出生的孩子极不公平,所以我认为应该科学的把“80”一分为二:“前80”和“后80”。本人很幸运出生在80年代早期,接触也的也多为“前80”的孩子,就让我站在“前80”的高度说几句。 “前80”的孩子基本已经过了追星的年纪,身边的朋友也少有人痴狂的收集某明星的物品,偶尔朋友聚会,若有人夸夸其谈明星的绯闻、八卦,那他基本上会被视为另类,通常聊天的话题多是谁谁薪水又加了,谁谁又跳槽了,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咱们聊天三句不离谁谁球星、歌星的私生活。本人喜欢在网上溜达,那些一呼百万应的粉丝团里基本上已经没有“前80”的踪影;同样,热衷于各种选秀节目的观众,也很少出现“前80”的孩子。 电脑、网络只是“前80”的孩子抒发情感、交友的平台,“前80”的孩子成长过程恰逢电脑、网络逢勃的发展,整天盯着电脑屏幕,用MSN、QQ聊天,并不能说明我们“前80”的孩子性格内向;也不能因为我们出生在国家施行计划生育的年代,独生子居多,而说我们缺乏沟通、为我独尊。就以本人及周边的朋友为例,MSN、QQ只是聊天的工具,并没有因为过多的使用电脑、网络而变成自闭、不愿和人沟通,相反,我们热衷于各种聚会,乐意于人交流,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前80”的孩子聊天缺乏谈资,知识面匮乏。我是1998年买的电脑,网龄也有8年,每天泡在网上7-8个小时,也没有出现那种孤僻的性格。 有很多人说“80年”的孩子,没有吃过苦,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但我们“前80”的孩子好歹也是吃粮票长大的,也经历过每月按计划买米买肉的年代,也过过父母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日子。 综上所述,“前80”的孩子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为我独尊,当然我也不奢望别人会改变原来的想法,最后把笨笨说过的一句话稍加修改,来结束这篇文章。 “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让‘50后”、“60后”的大叔大婶们羡慕去吧。” 链接地址:blog.sina.com.cn/guoyuexuan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一个离婚单身群征群友,欢迎想脱单的,严肃交友的朋友入群~ (一笑不倾城)
- 大家来这里有什么收获吗? (向着太阳追着光)
- 79~~ 30++还单着的都来露个脸吧~~ (原来原去)
- 80年新人加入 (pinkrosewine)
- 有一个人过中秋的吗 (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