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牛奶的巨大危害?
菠萝油王子(我去微博玩一会儿……)
感谢“纠结的发条”童鞋提供这篇文章 《牛奶的巨大危害!建议彻底禁食“牛奶、肉、鱼、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472742/ 由于槽点过多,下面尽可能驳斥一些主要观点(按文章出现顺序)。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 性激素、IGF-1能诱发癌症是早就知道的,但是不能因为牛奶或其他食品中含有性激素、IGF-1就认为牛奶能致癌。我们吃的米饭含有糖分和淀粉,难道也能说我们吃饭会得糖尿病吗?关键是它们的含量有多高,能不能被人体吸收。 实际上,牛奶中的性激素、IGF-1含量与人体自身的分泌量相比,微不足道,其可能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例如,1.5升牛奶中的IGF-1含量,还不到人体每天分泌的胃肠分泌物中的IGF-1的2%,还不到人体每天自己生产的IGF-1总量的0.1%。因此即便每天喝1.5升牛奶,即便牛奶中的IGF-1都被完整地吸收进了体内,对人体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何况,IGF-1是一种蛋白质,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掉,难以完整地进入人体。 ※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 “各种激素” 就是这样来的! ---------------------------------------------- 有人以为“催奶素”就是雌激素,奶农给奶牛注射雌激素催奶,因此导致奶粉中雌激素含量高。实际上,如果给奶牛注射雌激素,那将会抑制产奶。 所谓催奶素应是指用来增加牛奶产量的生长激素。牛奶本身含有微量的牛生长激素,注射过牛生长激素的奶牛产下的牛奶,其生长激素的含量并未明显增加。生长激素不能耐热,用巴氏消毒灭菌后牛奶中90%的生长激素会失去活性。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它将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掉,难以完整地进入体内,因此必须通过注射才能发挥作用,口服无效。 一些国家的奶农的确会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给奶牛统一发情,但是GnRH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2~4分钟,很快就降解得难以捡出了,所以注射的GnRH在牛奶中是没有残留的。牛奶中含有微量GnRH是奶牛自己产生的。而且GnR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在消化道中会被降解,喝牛奶不会让GnRH直接进入人体发挥其激素作用。 ※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鬆症。 ------------------------------------------------------ 认为 “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的一条常见证据是,那些有饮牛奶习惯的国家例如美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而没有这一习惯的国家例如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反而低。且不说把是否有饮牛奶的习惯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高低简单地联系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实际的情形很可能恰好相反:根据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估计,美国大约有一千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根据200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国大约有八千八百多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显然,中国人的发病率要比美国人高得多。只不过因为这种疾病在中国受关注、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美国,绝大部分中国患者都未就医,因此给人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低的错觉。 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做了随机对照试验,一组每天喝用50克奶粉 (含800毫克钙)冲泡的牛奶,一组不喝牛奶。试验持续了2年,发现喝牛奶能有效地防止骨质丧失。2003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妇女重复该试验的结果,结论相同。2007年,他们报告对试验对象随访的结果,发现在试验结束近两年后,牛奶组的骨质仍然比对照组强。2005年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167名50岁以上的男子做了类似的试验,结论相同。 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003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报告对3251名白人女子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少儿时代喝牛奶能显著改善成年时的骨质,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那些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少于一杯的人,成年后骨折的风险是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一杯或以上的人的两倍。作者估计有11%的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是由于少儿时期喝牛奶太少导致的。 还有人举出例证,北欧等牛奶消费量最大的地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最高;热带居民牛奶消费少,他们的骨质疏松也最少。但是这种说法忘记了很多基本事实:与热带居民相比,北欧居民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都严重不足,室外活动和体力活动也严重不足,吃鱼肉蛋的数量则大大高于热带居民。总之,这两类居民的生活差异太大,除了喝牛奶的因素之外,其他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也太多。用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如果给热带居民多喝牛奶,他们就会像北欧居民一样患上骨质疏松。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 还有人说,中国自古以来很少喝牛奶,但是从来没有骨质疏松,只有现在喝牛奶之后才有这个病。这话更是可笑得很。过去只是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骨质疏松,并不等于没有这种疾病的存在。 我国传统上说“生一个孩子掉一颗牙”,是因为生育之后没有补充钙,使妇女骨质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俗话说“老太太怕摔跤”,也是因为老年妇女普遍存在骨质疏松问题。旧时那些妇女有几个是从小喝牛奶长大的呢? 据中国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的统计,我国骨质疏松者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当,大约在6%~10%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骨质疏松者发生在农村,以及其他不喝牛奶的地区。 ※她(简·普兰特)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优酪乳。出乎她的意料,六个星期之后,她脖子上的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 --------------------------------------------- 有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要确认两个先后发生的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还不是因果关系),必须先靠大样本对照试验,通过数据来说明问题。而文中单靠一个没有对照组的个案来说明问题未免太过儿戏了。我们且不用休谟公理去质疑她的一面之词,就算这个事件是真有其事,也根本不能得出“不喝牛奶能治肿瘤”的结论。因为很多肿瘤存在自愈性,而她不喝牛奶的同时有没有其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未可知,因为根本没有对照组。连相关性都得不出,何谈因果性? ※ 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酪蛋白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 坎贝尔教授指出这是媒体对研究结果的误读,他本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一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说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即使是酪蛋白,坎贝尔教授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他写道:“蛋白质摄入水平和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关系,并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导致癌症的病因”,“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而癌细胞增殖,也是在老鼠摄入的酪蛋白“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才会发生——很明显,坎贝尔教授已经在书中向我们说明了“牛奶致癌论”不够科学。 ※牛奶致少年儿童I型糖尿病 ------------------------------------------ 早期牛奶暴露增加I型糖尿病只是一个医学上的假说,而致病机理也仅仅停留在猜测的阶段,目前尚在争议没有定论。正反两方面的流行病学证据都有http://milk.procon.org/view.answers.php?questionID=000827,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JDRF认为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喝牛奶会增加发展中国家患糖尿病的风险。目前主流医学观点认为I型糖尿病病因为止,但可能跟遗传和传染性病毒有关系,并且需要环境触发。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 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 生鲜牛奶含有大量细菌,必须经过消毒才能饮用,不加工反而是不安全的,而惯常采用的高温消毒又会破坏营养,于是我们有了巴氏杀菌。巴氏杀菌奶采用的是低温杀菌法(例如72~76℃保温15秒),并不能杀死全部细菌,更不能杀灭细菌芽孢,所以必须冷藏,否则芽孢恢复生长繁殖就会让牛奶很快变质。 现在我们又有了无需冷藏的超高温消毒法(UHT),方法和巴斯德消毒法差不多,祇是溫度和時間有所不同,是把牛奶在攝氏120度煮1-2秒。這種方法會破壞牛奶中的少量營養物質,但在密封包裝好後,可於室溫下長期保存。 乳脂不会因为高温而破坏,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具有活性的蛋白质,而是属于脂肪。而生物酶就算失活,也顶多变成无用的废物,不可能变成毒物,更别说会死亡了。 而饮用未经高温灭菌的生奶是存在健康隐患的。今年的3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报了在密歇根州爆发的与饮用生奶有关系的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iosis)。在1998年到2008年之间,(美国)一共有1614例饮用生奶致病的病例被报告。其中,187例住院,2人死亡。[2]并不是所有的食物传染致病的病例都能被确定和报告,所以实际的数字可能会更多。 ======================================= 延伸阅读: 美国著名营养学专家:牛奶致癌论属于误导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6-12/19/content_5504829.htm 方舟子:驳“牛奶有害”论 http://news.cn.yahoo.com/07-05-/991/2i7ek.html 云无心:“牛奶激素”的是非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0_08/13/1945029_0.shtml 方舟子就“牛奶致癌”问题答《中国消费者》记者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gxza.html 加工牛奶,连小牛都不能喝? http://www.guokr.com/article/2477/ 为牛奶的八大谣言“辟谣” http://life.dayoo.com/health/200902/06/60558_5277499_8.htm 维基百科·糖尿病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abetes_mellitus 奶牛靠打激素来产奶吗?http://www.guokr.com/article/2092/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别闹了】从B超单能看出胎儿性别? (菠萝油王子)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组里3w成员,一年没有新帖,果然很不靠谱 (yi)
- [别闹了]三步恢复被删文件? (菠萝油王子)
- 【转】偏见源于无知 (菠萝油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