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那段乘客暴动的戏份,是为了煽情吗?
来自:GOD1412hao
很多人说推车男和袁泉演讲这段是强行煽情,全然不顾逻辑。
这里有必要澄清几点。
1、关于吸氧。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人缺氧窒息时是一种类似于溺水时那种呼吸不能的痛苦状态。但其实人在正常进行呼吸动作的情况下,窒息的过程是渐进的,甚至是不怎么痛苦的!潜水是呼吸不能的痛苦,只是人在呼吸动作受阻时引起的应激反应。央视曾采访民航飞行员,他们曾做缺氧实验,在缺氧环境下,让人写字从1写到100,多数人写到一半左右,已经字迹歪斜,呈现明显意识模糊倾向。事后让受试人员看自己写的东西时,他们自己都不相信那是刚才写的,甚至都没自觉异常。如果进行类比,逐渐缺氧窒息的过程跟喝酒过量最终醉死的感受可能差不多。所以从生理上,乘客推车、乘务长说服乘客,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办到的,只是这样做很危险。事实上刘传建机长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当时因为风太大他没办法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是后来第二机长帮他戴上的,他就曾有几分钟是在缺氧状态下稳住的飞机。这是生理学常识,当然很多观众的知识储备不足,并不了解缺氧的具体过程。可是作为故事片,编剧有必要将我上述的这些生理常识进行科普吗?如果你们认为有必要,那无遗,编剧的锅呗。
2、关于拴安全带。不少人也质疑,推车男在当时解开安全带闹事,乘务长也解开安全带制止他的行为,这样与其他人先前那么紧张地被要求拴安全带不是自相矛盾吗?我想说,这确定不是自己陷入了逻辑误区吗?请问安全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以防万一,你坐车被要求拴安全带的时候,难道把安全带打开就立马会站立不稳、甚至甩出车外吗?难道因为你不拴安全带,车在行驶还算平稳的时候你并不会站立不稳,所以你就不应该被要求拴安全带吗?只是恰巧当时飞机已经暂时被机长控制住,正在平稳盘旋,此时乘客解开安全带闹事,为什么办不到?在已经有乘客闹事想要冲撞驾舱的情况下,相比解开安全带自己可能在突如其来的颠簸中受伤的危险,不阻止乘客所可预见的危险不是更大吗?所以乘务长的选择又有哪里不合逻辑呢?
3、关于这一段所谓煽情。我先给你们总结一下乘客闹事这里到底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怎样的:不合时宜地向乘客特意用中文喊话指出飞机在转圈的是外国人;跟着带节奏说“我们有知情权”的是有头有脸座头等舱的中国人;被煽动情绪冲锋陷阵要见机长的是唯物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准备去西藏拜菩萨的小市民;被骚动情绪带动一味喊我不想死、要把飞机开回去的是年纪大的无知大妈……危机解除后,不尊重乘务员的吴先生做出了反省,冲锋陷阵闹事的小市民道了歉,妇女大妈们对乘务员表示了感谢,提出问题的老外和附和带节奏的人(公知?)没给升华镜头……看完你还觉得加这一段是为了煽情?我先声明,这一段是整部电影我极其厌恶的唯一一个地方。就这个地方的强行插入,我对电影的评价直接掉一分。但是,这里让人恶心的地方显然不是所谓煽情,请找对点谢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两年半过去了突然删我评论…… (江湖骗孑)
- 杜江去搭讪孟子义时,为什么脱下四道杠? (136****9883)
- 《中国机长》和《紧急迫降》之间差了十部《萨利机长》 (神的玩偶)
- 感动! (&半度微凉~)
- 中国机长 (房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