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范晓萱的脸
来自:段誉!(生长。)
喜欢范晓萱是因为初一的时候,在我生日的时候有一个和她长得很像的女孩子给我唱《雪人》。自那之后我便不假思索的将这两个人紧紧地锁在一起,于是就连自己的故事也一发不可收拾,总是在范晓萱的歌声中潮起潮落。甚至当她渐渐的走出青涩,走向她自己所认为的美好,这些心情也一直伴随着我的变化,我的成长和我的起伏。 这些日子本来是不好过的。我走在人生的分叉路口。这个时候,当好友将萱的不同时期的音乐带到我的耳边,还有那场曾经我找了很久的香港演唱会,我不由自主地又躲回到记忆里那些温暖湿润的场景里。那时候我目光纯净,表情天真而忧伤,胸怀大理想却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边数着日子一边等着时光流走,不主动也不被动的看着家乡破落的风景。那时候我不知道,家乡的破落背后曾是几千年的文明。 从儿歌开始唱起的范晓萱,在太小的时候就经历了太红。十五六岁的少女承担不起的光环和压力她照单全收,终于在某天爆发,和自己的恩师李亚明翻脸。翻脸之后,清纯的范晓萱不在了,她开始尝试自己的音乐,试图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体内的真实情绪。市场证明她失败了,可是却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而这也正应证了曾经人们说得,市场和品味之间很难调和,像王菲那样的神化,在还没有成熟的华语乐坛,实在难以成就。 记得《我要我们在一起》时候,范晓萱拿了金曲奖。等她终于开始自己操刀拿出《绝世名伶》的时候,销量非常可怜,入围金曲奖最佳专辑却终于还是没能得奖。大小S颁奖的时候还不住地说“遗珠之憾”是范晓萱,当时我还颇失落了一阵。现在想来范晓萱心里一定很得意吧,她的音乐若是被主流奖项肯定她会不会更佳的失落呢? 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样,更加怀念《深呼吸》、《RAIN》时候的范晓萱。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深度。那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在雨中撑着伞,默默念着美好心事,或者歇斯底里呐喊的范晓萱。那时候,我们正在长着身量,无所谓方向感,情窦初开默默地关注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那时候,萱的歌声点缀了我们青涩的梦。 在北方长大的人,可能也会像我一样,《雪人》也会装载着很多的回忆。每逢下雪,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唱起这首歌,初中的时候甚至有人用“Are you my snowman?”来表白。而那句“眼看春天就要来了,而我也将不再生存”又曾经勾起了我们多少伤感的神经。 还有《深呼吸》。小时候跟老妈一起看一部台湾电视剧《爱在他乡》,主题曲就是《深呼吸》。于是很多人是先会唱《深呼吸》才知道演唱者是范晓萱的。驾驭这样一首歌对于当时的萱来说可能难度算很大了。那歇斯底里的心碎的感觉让一个感情经历不是很风度的人来表现确实难度很大。可是,当我再次站在街上听到“心碎,在扰攘的街,我的伤悲你没发觉;心碎,下着雨的夜,整个世界都在流泪。”的时候,我的心脏也会一起跟着崩溃。而这些都表明,这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子,也可以驾驭这样的悲伤情歌。 1996年卫视中文台播过一部《飘零燕》曾经赚了很多人的眼泪。于是伴着曲折的剧情,当我们一起听着《处处都有你》一起复习掉泪的情节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会随着萱的歌声而感动,而震颤。这首歌虽然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大”歌,但是却实在因为它发生的年代太早而伴我走过了很多路。每个阶段结束,当我要告别从前的朋友进入到新的环境的时候,我总是为我的最舍不得朋友们送上这首歌:“走进回忆门,如果真的可以,我想永远和你住在那段回忆里。”年少的感觉已经一去不返,可是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是能记起每个离别的时候我的认真表情。那时候,我的心中,纯净如水。 《眼泪》是我很小的时候觉得词写得最好的一首歌。“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他永远不要改变,许多梦想总编织太美,跟着迎接幻灭。”我还清晰的记得写词的人叫做许常德。萱的很多歌都是这个人写的。那些年我就是淹没在这样的美丽的词藻力而不现实的体会着这个世界。因为这些词,我看到这个世界的夜变美了。 喜欢的歌太多所以没办法一一点清。98年经常听着《氧气》里面的竖琴发呆,99年听着《过期》里面的真假声转换。到《绝世名伶》,萱的声音开始变得娴熟、性感、真实。我看着一张张变幻的范晓萱的脸,直到我在北京的春天终于看到她的演唱会,慵懒、暧昧、心如止水。我喜欢这样的范晓萱,就像喜欢现在的我自己。而每当我回头看到这么多个她,就像看到一路走来的辛苦的我自己。然后笑笑,继续向前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今天是范晓萱出道三十周年 (sourears)
- 2022年了有群可以加吗? (Carrotti)
- 天是灰色的 雨是透明的 (迷境徜徉儿)
- 有西安的鱼儿吗🐟 (迷境徜徉儿)
- 【在听】给孩童的音乐幻想小故事 (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