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枪》、《死亡之门》作者崔西‧西克曼谈写作
来自:你猜我是谁(你猜我是谁)
《龙枪》、《死亡之门》作者崔西‧西克曼谈写作 (一)从何著手 当我上中学四年级时,我决定创作我生平的第一部书。 我确信写书的方法就是每天写几页。这样过上一段时间以后,你就有足够的篇幅可以组成一本书了。 於是我拿出铅笔和稿线纸开始写作。 X-1 我被分佩(asiand)到一艘去逐(desrouer))舰--X-1上。她长得和一般的船差不多。 在水中她长240英尺,高50英尺,全副武装地准备投入战斗。 三月一日,我们准备出航,真是令人激动的一天!我们正在吃饭,这时红色警报响了!我们都跑向各自的岗位。 当我跑到时,船员们已经准备好了开始战斗。50架飞机从西面飞来,我们不得不启航。 9点钟,25架飞机已经被击落,其他的都逃跑了,但我们非常孤单,因为我们是舰队裏最大的船。 (顺便说一句,写这些时我还没学到编辑的价值。我已经写到了我伟大的英雄史诗的第二页----我四年级的稿线纸上的格子可真是够宽的----该是时候继续了!) 许多天过去了,什事也没发生,接著又过了几周,接著有一天, 「见长(Capten),雷达上3点钟方向有潜艇,完毕。」我跑向控制室,对著话筒喊道:「发出识别信号,完毕。」没有回答,「见长,声纳显示3点钟方向一号鱼雷出现,当然,2号鱼雷也……」轰!一声巨响!接著从西面又扑来20架飞机!我们奋力战斗,但是,我们失败了。 非常令人激动,但是…… 当我四年级时,在我的海上传奇的第二页,我的创作第一次陷入了困境。我的船沈了!我的传奇故事裏的英雄带著我的故事一块儿沈到了海底!我试图用下面的段落挽救我的书: 我们被打得很惨,船随时都会沈没,於是我们上了救生艇,被潜艇上的人抓住,把我们投入了监狱,我设法逃了出来,又被分佩到另一艘船上。 但这不行。就在那裏,就在犹他州奥格登市(Ogden,译注:在犹他州首府盐湖城北面,韦伯州立大学所在地)马龙‧希尔初级中学的教室裏,我知道了我永远也成不了一个作家。 自我幼时放弃成为职业作家的梦想至今,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之后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到了写作里几乎各个方面裏的结构: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写作结构、甚至还有故事结构本身。我学到了写作的技巧,以及故事和角色的本质。我学会并搜集了这一行用到的工具,并坐下来写了第一本真正是我自己写的书。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那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实际上已经知道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在所有这些技巧这些学习这些准备之外,最终还是一件事…… ……你每天都得写几页。 我想很多人都忽视了一条写作的规律。你必须工作,而这就是工作。那种田园式的幻想,认作家都是沈湎於苦思中,直到被他的缪斯女神拜访迸发灵感,草草涂抹出几句光彩夺目的句子,然后又退回苦思中的罗曼蒂克式的幻想,全是些毫无意义的废话。绝大多数我认识的作家--包括我自己--都是按照计划写作,否则他们最终什麼也完成不了。 这就是关键所在,对自由职业者来说,写作就是职业。这是工作,无可否认,这是一项有创造性、开放式的、令人激动、也令人灰心丧气、令人抓狂、又令人愉快、令人抑郁、偶尔还令人有些神经质的工作……但归根究底,这还是一项工作。 写作最初的《青铜圣歌(Bronze Canticles)》(译注:这是Tracy和Laura合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一套系列小说)的经历,就是一个我如何获取在现实世界中写作经验的绝佳例子。 最开始,在所有的计划、大纲和资料搜集工作之后,是实际的开始在稿纸上写字的工作了……或者是在电脑上敲字存入文件的工作。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一个新文件,并设定好格式。 这一步之后,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也可能有你自己的习惯。比如玛格丽特就喜欢把每一章单独存成一个文件。我则习惯把整本书的内容写在一个文件裏。 我打开这个新文件,键入页面的标题资讯和我的代理商资讯--这些都是一本小说的封面所必需的东西。 我使用的是微软的Word软体(我想我是从Word 5.0开始用的),马上就切换到大纲模式。接下来我按照场景、设定和题目划分出章节。正是在这个阶段,我得到了故事大致流程的感觉,并且对章节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我来说,我通常知道我的小说的长度会在40到50章之间,每一章大概有10到20页。这就是我写作的方式。我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我鞭策自己每天写一章。这就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纪律:每天写完一章(还记得前面的每天写几页吗?)我知道根据合约,我的小说必须要在10万到12万字之间。这就是说如果每一章有15页的话,我的手稿会在40多页左右。 现在Word文件档已经建立了,每章的标题也都在大纲模式下设成了自动获取序号,这样如果----或者说当----我要重新安排章节时,Word就会替我整理好章节序号,现在,我准备好开始写作了。 然而不幸的是,这时却恰恰是我非常郁闷的时候。 对我来说,开始写一本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我知道当我完成的时候,我会用两个厚厚的大夹子来装大约700页的双线稿纸。盯著这些空空如也的文件夹,同时心下了然我将要用我的手指敲出来的字,来装满这些夹子的前景,实在是让我不寒而栗。我不禁寻思我到底该怎麼做。 然后我记了起来:每天写几页。 接下来我所做的事就是制定计划。我可以每天写一章,但我也知道生活中经常会有些事情来打扰写作。我掌管著家裏的财政大权,这意味著我得留出时间来支付账单、规划收支。我自己生意上的其他一些方面也需要时间:和编辑、代理商、会议组织者的谈话,以及不定期的新闻邮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生活上的事情也需要注意:处理垃圾、整理床铺、下厨弄饭。我的妻子劳拉和我一块儿写书,我们也共同分担家务劳动。除此之外,还要维护房子和汽车。我们的两个孩子还需要我们每天开车送往学校并支援学校的工作,比如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最后,还有节、假日裏最伟大的家庭责任,团聚和其他一些活动。 所有这些生活琐事都是重要的,所有这些事情也都需要时间。我猜想有些作家会认为他们必须为他们的「艺术」牺牲一些事情。但我不。我看不出脱离生活,当个旁观者有任何可取之处。 所以我必须安排我的时间。当我今年开始安排计划时,我意识到我的儿子从巡回团裏回到了家中,而我的女儿则要到另一个州去找工作(译注:Tracy和Laura共有四个孩子)。我将要度过我的二十五周年庆典(译注:25周年反推的话是1977年,照此来看这裏的庆典应该是指Tracy和Laura结婚25周年的庆典),最大一次的在鲍威尔湖的年度家庭大团聚,还要参加两次大型聚会。 我们的书要在11个月内交稿。当我开始在日历上标出各章节完成计划时,我意识到这个日程表可真是有得瞧。不只因时间很短,而且因为日程上显示章节之间会有几个无法避免的长期中断。这意味著把小说放到一边,让我的创作情绪完全冷却下来去做另外一些生活裏的事情,然后又试图重新找回创作的感觉继续写下去。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坚持写几页。 在开始写作《青铜圣歌》的第一稿时,我感觉已经被源源不断的灵感包围了。紧邻书桌的墙上8*4英尺的木板上布满了新世界的地图和人物肖像。我的大纲就在手边。我的文件夹整装待命,只等著接收稿纸。 第一天,我开始的时候脑海裏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每天写一章。不去想横亘在我前面的那39章,只专注於我眼前的这一章。 随著工作的继续……事情变得不对头了。算算看,事情总是出错。有时候是小说的问题:某一章就是写不好,或者它的位置不对,又或者你写了一些错误的东西不得不全部推倒重来,因为它就是不对劲儿!还有些时候不是小说,而是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我的儿子不但回到了家中,而且订了婚,还决定要在我们的小说的创造过程正中间结婚。关键之处在於,随著写作的进行,你必须根据事情的改变随时改变计划。这就像那句关於战争计划的古老格言:一旦真的接触敌人之后,没有一个计划不乱套的。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坚持写几页。 於是我开始写作,把列印出来的章节交给劳拉。她做的是后期工作,她仔细阅读著故事和细节,我可以感觉到她办公室裏的红墨水涓涓不断,但我现在还无法考虑这些。在全书完成之前,我不会回过头去修改。我喜欢一直朝著故事结尾写下去的风格。如果我发现一个被我在第6章杀掉的角色在第9章又突然活了过来,我会抓过我的红笔,在第6章的空白处做个附注,然后继续写第9章。我觉得在我把全书作为一个整体理解清楚之前,任何在这时做出的改动都将会引发连锁反应。所以只有在全部完成后,我才会回过头来和劳拉一起工作,并重新对整本书做出修改。 每一天我都面对著新的一章。我尽量将自己置身於尽可能多的故事中。墙上有故事的地图,还有我的那些角色,当我工作时,我会播放一些特定的乐曲。有时候我会播放得非常大声,就像把整个世界都排除在外面一样。我的家人都知道,当我办公室的门关著的时候不要进去,因为那意味著我正在工作。如果他们真的进了门对他们可能也没多大好处,因为我通常是如此沈溺於故事中,以至我极少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劳拉偶尔会在这种时候进来问我一个问题,她告诉我说我回答了她,但我根本不记得她问过我问题,也完全不记得我回答了些什麼。 一旦我完成了当天的章节,我就把它列印出来,并且打孔装订好,无比关爱地放入我的文件夹中。我还会再列印一份交给劳拉,任由她的红笔屠戮得血流成河。然后我检查一下我在Outlook任务表裏设置的章节计划,并拷贝已经完成的全部内容到软碟上做个备份。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我的工作日结束了。 有些日子----比如两天前----非常美妙,文字就像流下山间的溪流一样喷涌而出。还有些日子----比如昨天----文字的出现则象拔牙一样无比痛苦。不管那一天是长是短,是困难还是轻松,我都知道我面前的一条规则: 这样并无帮助:每天多写几页或是一章。 於是,有一天,我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结尾写下了「完」这个字。在我所写的每一本书裏,这个词总是让我惊奇。我看回去并想著……真的结束了?所有的这些日子,还有所有这些堆在我桌上的稿页,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完成一本有你自己大名在上面的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具有冲击性的事。这给了你一种不朽的感觉:一种某种程度上你创造了一样即便在你身归黄土之后还能长久存在的东西的感觉。完成一本书足以令你自豪,还有当这本书出版后将带给你的小小名声,即便当你初出茅庐时出版书的收入并不会很多。当手稿完成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些让我们遐想连篇的事情。 接著我意识到我们是在写三部曲!现在该是浏览大纲,设定文件,并开始盯著另一套空空荡荡的文件夹的时候了。 我知道我能做得到,但那是因为我在四年级时学到的经验教训。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我也把经验郑重推荐给你。你并不需要离群孤索,像个隐士一样住在湖边写作你的恢宏巨著。 只要知道这样并无帮助:你只不过得每天写几页而已。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李镭翻译的版本实在太烂了!有别的版本么?? (大鱼梦溪)
- 刚啃完第三本,为什么这个小说里的主角没一个让人喜欢的 (纪晓岚)
- 这部书实在是遗珠啊 始终热不起来 (Han叔叔)
- 时轮里面,暗帝这一派对黑暗之友这么差还有人愿意当? (君子如竹)
- 真的有人会喜欢佩林吗(吐槽向) (内分泌失tiao)